|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一个“差生”母亲用泪水写的日记
    家有学子  >  [中学话题] 一个“差生”母亲用泪水写的日记     
    查看: 487544  回复: 1323
     1324  16/27  |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 
    [中学话题] 一个“差生”母亲用泪水写的日记      查看: 487544  回复: 1323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圣经》里最搞不懂的经文之一:

    【太5:39】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太5:40】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太5:41】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太5:42】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今天找了个“老师”聊一聊,参了个半懂,这个老师没读过《圣经》,居然解释得大差不差,可见悟性与社会阅历亦是学习的本钱。天下的道理本是互通,举一反三可也!

    那么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用这段经文来应付最近的学习与生活,最重要的是跟儿子过招。态度平和仍然是第一要素,接下来的就是忍耐与感化。

    这么做不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好,期待自己能够发自内心的行出这段经文,跟他一起得到提升。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3 14:00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无意中看到的,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贴一个:
    1.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我们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我们总是挑剔他。

    3.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们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是因为我们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我们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我们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我们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我们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我们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我们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5月14日,晴
    昨晚开始,群里大谈江苏减招38000名大学生。
    我的观点与大家相悖,不愿意浇冷水所以憋着不吱声。因为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上大学,(我自己就是吊车尾上的大学,三年时间就是标准的浪费。)勉强进去混文凭不如学一门技术来得靠谱,四年时间很宝贵,与其呆在宿舍打游戏,站在女生宿舍门口泡妞吹口哨,不如早点工作,早点了解社会,减轻家庭负担。

    只是大家十二年寒窗都是奔大学文凭去的,心里受不了也是正常。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4 08:28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几乎我所在的每个群都在热议“减招”,几乎!
    因为有两个群显得很冷淡,一个是教会群,一个是新东方家长群。
    一个是宗教世界观带来的自然平和,一个是事不关己的无所谓。
    投入得越多的家长,这件事对他们伤害越大,因为高考投入的不止是时间与精力,还有孩子的健康和家长的金钱。所以一直以来落榜杀伤力无穷大,有可能轰得这个孩子一生都爬不起来。
    如果通过这件事,我们家长能更加理智的对待高考,此时不失为一件好事。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4 11:4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中国人是很聪明,所以更容易偏执,一条路走到黑,包括我自己在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今天不管走到哪里都听到有人在收看“减招”视频。后来跑去乡下玩,乡下也在收看这个,大家都捧着手机关注程度可谓空前。

    也就是在今天我终于觉得自己不是人群中唯一的逆行者,突然好多人都和我观点一致的在朋友圈扫屏,发文质疑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不计一切代价无底线的牺牲时间精力金钱健康走上高考路的真正价值到底有多少。

    但是这种同志感也仅仅维持了两三个小时,突然之间我的思想又不合群了,因为看着那些现场视频,我觉得跑去抗议示威是不理智的举动,又因为我想起了“甘地”和“曼德拉”的智慧,游行抗议的压力下,即使政府不减招把38000个名额还给江苏,那又怎样?!那又怎样?!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游行示威这里面有一股说不出的偏执劲头,但是我没有那个水平把它表述清楚。

    成功的考入大学然后是什么?会有现成的工作?会有融洽的婚姻关系?会有充实的精神生活?会有大把的金钱?这个也许会有,高学历也许会带来高收入,漂亮老婆,大房子,好车子嘿嘿。如果只追求这个不管其他,那么倒是必须示威游行的。

    资源是有限的,强调资源的高度集中,那么必然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绝大多数人必须用低收入低消费来为少数人的高收入高消费垫底,好比某女穿28000元的风衣,必须是n多个我这样的母亲省吃俭用,终日穿优衣库来帮衬她。

    跑题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值得游行示威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必然伤害自己的同时,对孩子是否会是伤害?

    那个看到爸爸被打的考生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如果他没考上会怎样羞愧?考上了又是如何的对老父亏欠?

    对那些看见父母游行示威的孩子来说,考不上或者考得不好,是无法面对的后果,考上了是条亏欠一生的道路,不管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他遇到什么问题,也许他都无法接受坦然失败,因为十架太重,上面压着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的爱和期待,让人无法面对失败。

    也许他会因此力争上游耗尽一生回报父母,也许他会不堪忍受变得玩世不恭……

    我的观点也许是错误的,但是我确实是这么做的,鼓励孩子轻装上阵,不做任何事物的奴隶。

    他下周要考《上下五千年》,但是他明显对这本书没有兴趣,所以我提醒过就算了,不勉强,让他学他喜欢的知识是我们目前教育的第一宗旨。在将来的七年中,如果他能学会不偏执,不奴性,顺着兴趣快乐的自学,快乐的生活,那么是否高考,是否上大学都无所谓。绝大多数人读到博士后也学不到这么一点东西。如果他学到了,那么这一年三万多的学费确实是物超所值的了。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4 19:4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不敢有一日懈怠,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言传不如身教,我的,我丈夫的,我们祖祖辈辈的偏执,奴性,自卑,不可在儿子身上重演。

    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值得我们牺牲原则牺牲快乐去读。因为我们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原则,寻找自己的快乐,不是么?

    我穿优衣库,我是蓝领,但是我精神自由心灵快乐。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4 19:4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太5:43】“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
    【太5:44】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太5:45】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太5:46】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
    【太5:47】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
    【太5:48】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这一段是我最初读起来很反感的,几年下来经历过一些事情,才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无限哲理,堪称自我保护的最高境界。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派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经历过再来看这一段,太深刻了: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5 14:20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我和儿子今天去教堂做礼拜,用手机写字“手谈”记录:

    我觉得他讲得不算对,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不讲,你猜是什么?

    自由?

    我觉得是耶稣,他一直在讲人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讲耶稣的恩典。


    他讲得不完全对,里面有误导。帮我一起想想他哪里不对。

    人不能只靠自己努力,还要靠耶稣。

    虽然他讲得不完全对,但是上帝为什么使用他?让他站在讲台上?

    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5 19:1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没有把我的想法灌输给他,但是想让他知道不要别人说什么都全盘接受,学会质疑很重要,即使是面对非常权威的人。

    但是别人讲话的时候我们要尊重,即使观点不同。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5 19:16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梁漱溟


    我的观点有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仅仅只能代表现阶段我自己的思维取向。
    对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了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很多问题都将消失,或者不会再象目前所表现出来的那么严重那么有侵害性。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一切理想追求与物质金钱都无法带来足够的快乐与满足,相反会成为束缚与枷锁。

    纳粹回忆录中记载着,二战时期犹太人毫不反抗的排队走进毒气室,即使他们知道前面等着他们的是什么,仍然能保持镇定与平和。我猜那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犹太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全面解决了“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所以他们分散在全球数百年,无数次几乎被灭族,却又无数次重整回归,这种精神是可畏的。

    保护好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内心建立和谐的关系是重要的。不为外力所扰,或者尽量少被干扰。按部就班,审时度势,做本分内该做的事,凡是备好退路,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这部分算是身教吧。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5 22:0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我们最亲爱的儿子:
           听到你精力充沛的声音我们很开心,但是我们也为彭同学感到遗憾。你瞧,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平静的心情对健康是很重要的。
            如果可以,妈妈想建议你思考一下未来的理想。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幻想长大做一个旅行家,带着书背着包四海为家的流浪。(我那时候三毛的散文看多了,有点入魔。)
            后来有了你,我的理想是开一个隐于闹市的百年老店,做一个“高深莫测(就像韦小宝常说的那样。)的点心厨子,每日限量供应。目前这个理想已经一步一步按计划在实现。
           你呢?我的宝贝儿子。想想你的理想是什么?大胆的想一想,不过不要着急,带着这个疑问慢慢寻找你所热爱的。
           晚安!
          
                                   爱你的爸爸妈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白岩松: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于是,那些我们听说和没听说过的各种怪异的事情,也就天天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每一个人,是制造者,却也同时,是这种痛苦的承受者。

    幸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的身边呢?


    (八)

    钱和权,就越来越像是一种信仰,说白了,它们与欲望的满足紧密相联。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5 22:2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5月16日,晴
    儿子今天中午打电话来说:“妈妈今天你不要接订单,歇一歇。”

    我决定以后周末他在家的时候减订单,不让他看见我加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晚上八点半,儿子打电话来说下午发烧了,刚刚感觉好一点。医生开了药,头上贴了退烧贴。

    我说妈妈很舍不得你,他说下次生病我不告诉你,免得你难过。

    我说你必须告诉我,我才能告诉你怎么处理辅助治疗,你等下看我的短信。

    他说好的妈妈。

    1,用白花油擦脖子后面和脖子前面,一个小时擦一次。
    2,多喝水。
    3,不吃间点,不喝牛奶,不洗澡。
    4,睡觉一定要脱外衣外裤。
    5,身体好了以后尽量多跑步,增加体抗力。
    6,多吃蔬菜,不挑食。
    7,及时穿脱衣服,不要捂一身汗。
    8,出汗了及时换衣服,不要被风吹。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6 22:0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他这个老毛病是虚不受补,这次回来高热量的吃多了,走的时候我闻到他口臭,感觉消化不太好。

    下周回来还是不能狂补,以素食为主。

    下周还要带一个备用踏花被去,天气不稳定,厚被子反而容易受凉。

    再带一些苹果和白萝卜,帮助消化。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6 22:0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老公说我真舍不得儿子,我也舍不得,但是必须过这一关。
    我说我们祷告吧,他说好的祷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从二月二十日收到录取通知到今天五月十六日,近三个月时间。转学住宿新东方的酸甜苦辣尝过不少。

    这个十三年来从没有离开过我的孩子,这次实实在在独立在外生活了三个月。期间他所经历的就像过山车,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做父母的心就跟着他起起落落不得安宁。然而除了更坚强,更谨慎,更平和以外我们能为他做的还不如他的室友多。

    他吃了不少苦,精神上的,肉体上的,他苦我们更苦,但是宝宝不说我们也不说。

    他长大了成熟了一些,我们不再需要为爷爷奶奶的溺爱担惊受怕,因为老人们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小。

    他发了三次烧,拉肚一次,体质比同学们弱很多,对此只能寄希望于学校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周末教练的体能训练。

    他的作业不再需要我检查,正确率高,字迹工整,越来越接近大方块字,很有男子汉气概。(他原来字歪歪扭扭象蚂蚁)

    他花钱很有计划,对价格昂贵的东西有渴望,但是绝对不会买。有的同学玩具动辄几百一套,他羡慕之余拿二十块钱买个盗版乐高,满足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候我看着心里不忍,建议为他买个跟同学一样的,他坚决不要,理由是不要乱花钱。

    两块五一包的蒜蓉辣椒被同学打翻了,他心里非常难过几乎要哭,因为浪费了妈妈辛辛苦苦挣的钱。

    当学业不再成为激化我们之间的矛盾的理由时,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他的善良纯真(纯真原本被看作是他的缺点,是缺心眼,是先天不足。)知足常乐。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6 22:5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当我静静的思想这个孩子时,发现他原本就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孩子,知足感恩,胆子很小,从不伤害人。

    学业上的不如意,使我们每一个大人的眼睛都盯着他挑剔他的缺点,时时刻刻监督提醒防治他犯错。这个孩子遇上了愚蠢的大人,导致了后面发生的一系列问题。

    优点全部消失,缺点越来越突出,大人们越来越焦虑,孩子越来越叛逆。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才明白儿子的感受。

    督促与批评不能使缺点消失,反而会放大缺点。就像法利赛人谨守律法,不会是他们比一般人高尚,反而更冷酷卑劣,
    拯救人类的是耶稣的救恩。教育也需要恩典,饶恕错误的部分,鼓励放大正确的部分,这个孩子就走上正轨了。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6 22:50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5月17日,晴
    早上收到一个朋友发的数据,中国每年有15万以上的学生自杀,12岁是自杀高峰期。

    12岁的孩子大多数应该都在父母身边成长,这值得做父母的反省。

    山不来就默罕默德,默罕默德必须去找山。当社会教育不理性不合理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许应该表现出双倍的理智与平和来中和环境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中和孩子心中的偏激与敌意。

    国家由个人组成,每个人做好自己,国家自然就会好了。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不论别人怎样,我有我原则,我有我底线。

    我最大的投资是孩子,最大的抱负是家庭和睦孩子身心健康,所以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激怒我改变原则使这许多年
    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

    性格决定命运,世界观决定生活等次,这是人生能否活得喜乐的最大条件。如果一个孩子他能身居陋巷而不知苦,面对不公保持平和的斗志,那教育就成功了,也许随便读哪所大学都读不出这个境界。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7 18:5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当国家经历痛苦的时候,个人更加需要一颗平和心。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值得一看的视频
    http://mp.weixin.qq.com/s?
    __biz=MjM5NDI4MzE1Nw==&mid=2652596015&idx=4&sn=a2fd458b7c5d3d523d442850c51f7d16&scene=2&srcid=0510YL89v4rDdMmLSl3oVI3n&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当不公平不合理客观存在的时候,是情绪激动心存愤恨的孩子容易成功,还是心地单纯热爱学习的孩子容易成功,结果很明显。

    如果一个12年来苦苦追求学业的孩子在高考中胜利了,他有可能会事业成功。

    如果一个12年来苦苦追求学业的孩子在高考中因为不公平而失败了,能够保持平和心,他肯定会事业更成功。因为毅力,决心,能力,胸怀,体力,成功要素他全部都具备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夏老师说儿子已退烧,早晨吃得很好,我们也放心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人是不公平的,而上帝是绝对公平的(永远不要怀疑这一点),你有多大的力他就分给你多重的包袱。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相信,相信他给我们的包袱里装的都是必须带上的东西。事到临头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包袱里拿出那些必需品一一应对,然后会发现如果没有这个沉重的包袱,我们走不了这么远,爬不到这么高。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7 08:5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中午儿子打电话激动地说他和同学在学校的池塘里发现了食人鱼,在草丛中挖到了变异的植物,在操场上捉了几只蝴蝶。

    我的孩子终于可以活得像个真正的“孩子”,我很欣慰,再苦也不累。

    同时感谢上帝,他开始学着寻找跟他一样“傻”,一样“缺心眼”的玩伴。他不止一次的说:“我觉得我就是海绵宝宝,我觉得我像憨豆先生。”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
    试图使他明白在中国,海绵宝宝也好,憨豆先生也好,是不适应社会大环境的,会被排斥会吃苦。因为这样的教导,他迷失了自我,无所适从。所以上周我们对他说,如果你是海绵宝宝,那么你必须寻找派大星,海绵宝宝只有跟派大星在一起才不会孤独,他真的去找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这篇很好,最近越来越觉得改变思维的重要性,在我自己身上可以说思维决定着百分之五十的成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脸书coo,桑德伯格的演讲。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觉得她说的东西很空洞,但是经历过的人会知道她在说什么,她说的是真的……

    对待压倒性的痛苦,我们必须知道有一天它终究会过去,用倒计时对付它是最好的办法。

    儿子被逼无奈离开家的时候,我列了一个倒计时的表。因为知道不管多么难以接受,30天后自己就会习惯这个小猴子一周有五天不在眼前。事实上比那个更快,大约三周不到,我已经适应了。

    桑德伯格她的领悟跟我的总结有类似,不过我的总结主旨思想来自于对《圣经》的阅读理解。她来自于“拉比”(以色列人的老师)的教导,所以有类似不奇怪。
    1,有一些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不管你多么小心,要认识到那不是你的错。
    2,有一些事发生的时候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但这不是事实,这只是痛苦在愚弄你的大脑。
    3,有一些事貌似会毁掉你一生的快乐,别被它骗了,你只需要列一个表开始倒计时,有一天会发现表格还没划完,而你已经走出来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7 19:5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信力健说,“西方所崇拜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不与平民精神对立,不意味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它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有自制力,一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7 22:2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柴静《看见》


    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柴静《看见》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柴静《看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7 22:2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我们最亲爱的儿子:
           妈妈在睡觉之前听到一首好听的歌“hero”,把一部份歌词发给你看哦。我一看到这个词就想到我的宝贝儿子啦,你是我和爸爸的小英雄哦。
             There's a hero
          有一位英雄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如果你往你的内心深处寻觅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你无需恐惧
          Of what you are
          自己是什么
          There's an answer
          会有一个答案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如果你往你的灵魂深处探索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你所了解的悲伤
          Will melt away
          将会消散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然后一位英雄走来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充满了力量继续着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把你的恐惧甩到一旁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你明白你能活下来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所以当你感觉希望破灭之时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正视自己并且要坚强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最后你终将发现这个事实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你就是英雄


    永远爱你的爸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Maybe there's something fate can't touch, fate doesn't control how easily you come to peace.
    或许这世界上还有命运无法触及的东西吧,它无法掌控你寻找心灵宁静的脚步。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5月18日,晴
    今天一分钟都没有空闲,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店里新冰箱用了一周就坏咯,幸亏还有一个西门子顶上在用,这是支持国货的下场,不过虽然如此我还是打算尽可能支持国货,至少一半进口,一半国货。

    修理工师傅从宝应来的,中午我请他跟我一起吃面,他说上周宝应死了一个14岁的娃,跳河自杀。因为考试分数不好,老师要找他父亲谈话,他在回家路上决定自杀。尸体几天后才找到,这是一个平时成绩很好的娃……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8 22:5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我们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命运有百分之90掌控在自己手中,这部分决定了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8 22:58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我们最亲爱的儿子:
           今天我们“暂停”了一次,妈妈觉得很满意,因为我们每周暂停的次数越来越少,说明你的努力非常有效果。谢谢你愿意这么努力!
            今天你问为什么有时候上帝不帮助我们?妈妈以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并且曾经对这样的上帝非常恼火。后来我明白了,上帝是天父,一个好父亲要做的就是让他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独当一面,而不是把孩子伺候得无微不至。
          
           所以上帝有时候会让我们经历一些事,自己去独立处理一些事,但是一旦到了危机时刻,他一定会出来保护我们,就像爸爸一定会保护我们一样。

           儿子,你对这个回答满意么?
         
         永远爱你的爸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儿子,妈妈还想对你说一句,东西没了可以再买,下次更谨慎的保管就可以了。不可以做物质用品的奴隶,物质上的失去还是得到都不值得激动。那些东西只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你健康的身体和每天的快乐。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早上起来看到的,换一个思路看孩子上网有瘾:
    每一种叛逆行为的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很积极的动力,你可以找出这个积极的动力,并用优雅的方式来表达它。
       
    譬如,网瘾常常被父母视为严重的叛逆,而希望自己的孩子戒除网瘾,恰恰是因为中国父母们的这种特殊需要,才在中国催生了达100亿人民币的网瘾集中营的市场,最后出了杨永信用“电击疗法”等恐怖方法来强制孩子戒除网瘾的事件来。
       
    关于这一点,也许你们已知道,全世界只有中国、韩国和日本才有“网瘾治疗中心”,在其他国家,父母们和社会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譬如美国,曾开办一个网瘾治疗中心,但因为没有生意,也有违反美国法律嫌疑,最后关门了。
       
    但不管父母和社会怎么看,你可以先看看你自己,你为什么上网,你上网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如果你上网是为了玩游戏,那或许,你上网行为的动力是,希望过人生变得精彩一些,那么,你能否在现实中将这种精彩活出来?
       
    如果你上网是为了QQ聊天,那或许,你上网行为的动力是,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开阔一些,那么,你能否在现实中多交一些朋友?还有可能,你网上聊天时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么,你能否在现实中将自己压抑隐藏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活出来?
       
    很多所谓的问题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积极的动力,但是,这个动力你可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甚至,你这个动力处于被大人禁止的状态,你因而才有了叛逆的表达方式。
         
    无论如何,你都可以尊重你的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力,将它在你的生命中活出来。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9 07:3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

    这个就是送儿子去新东方的目的,一直不知道怎么准确的表达出这个意思,今天看到有人帮我归纳总结出来了。

    为这位学者赞一个!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3-13
    •  

    这位有强迫症的妈妈,请你不要在网上晒了,刚开始看看你帖子,蛮同情,后来跟帖的家长都没有了,只有你自己每天孤芳自赏,天天在网络上捣鼓更新这个贴子,说真的有点烦了,想晒没人拦你,但你不能绑架大家的学子版,一个无趣的帖子,都形成视觉污染了,善意的提醒你一下。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亚里士多德说:人性的恶,不在于他有无知识。

    人活着不仅仅需要知识,也许还需要一本《人生使用指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妥协于天性中的恶,有时候我们做恶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样去行善。

    每天都在接触着这样的人,想做一个好人却随着大流,或是想做一个好人却不知如何护得自己周全。

    所以我们需要一本《人生使用指南》,学会如何心安理得的做一个幸福的好人。

    这个社会破坏性最大的地方在于,让想做好人的人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今天如意江南楼上掉下来一个人,砸扁了楼下停的一辆红色轿车。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QUOTE:
    原帖由 姗姗来迟2016 于 16-5-19 21:05 发表
    这位有强迫症的妈妈,请你不要在网上晒了,刚开始看看你帖子,蛮同情,后来跟帖的家长都没有了,只有你自己每天孤芳自赏,天天在网络上捣鼓更新这个贴子,说真的有点烦了,想晒没人拦你,但你不能绑架大家的学子版 ...
    谢谢您善意的提醒,我没有想过这个帖子会刺伤您,很遗憾。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5-19 23:1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2
    •  

    我们最亲爱的儿子:
            我知道你的手机没有电了,不过既然答应你每天都写一封信,那么今天也不会例外。因为只有每天写,才能证明虽然你不在家,可是每天晚上我们都在想念你呀。
             明天是周末,爸爸妈妈很高兴因为我们的宝贝儿子要回来过周末啦。今天买了大虾,等你回来吃。但愿你在学校已经把作业写好了,这样我们礼拜六可以去看上周说好的那场电影啦。
            很期待我们的约会,晚安!
          
                          永远爱你的爸妈。




     1324  16/27  |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128543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