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原帖由 880703sll 于 2021-4-1 13:47 发表
这3号怎么这么糊呢 看样子还是心里没重视起来
您回帖真快,3号是有点“糊”呢,他这个“糊”我分析了一下,在家是不是大人“点拨”惯了?“陈星佑,这个”“陈星佑、那个”?他没吃过苦,你们安排的一一当当。所以内心是被“支配”惯了,主观能动性就弱了?今天早上一进来,贡老师提醒“陈星佑,你昨天作业还没做好呢?”,贡老师的好心被我说了“以后不要提醒”!没做好的作业都压在他们自己的垫子下面,第二天早上来“作业区”去完成,很多孩子都已经养成习惯了。像贡老师这样好心好意的提醒反而不有利孩子自觉性的养成!
“作业区”和“惩罚区”是本月份刚开辟出来的“功能区”,以前作业没做好的第二天就在自己的位子上完成,而他的座位如果恰巧在“区域游戏”的范围,就会心难静下来。因此我们才做了改革!“作业区”开辟出来后,孩子们逐渐在养成习惯。比如罗思奇,“作业区”她还一次没去过,因此今天早上她是犹豫了一下问贡老师“我是不是要到作业区做作业?”能犹豫就说明孩子有意识了,这是好事!
午餐时,桌垫下面还有四个人的作业没做好,他们今天早上没有意识要去“作业区”完成,OK ,没关系,我已经说过“胡子马汤的,作业还没做好啊?明天早上补”。其实昨天放学有很多人的作业都没做好呢,人家就都是今儿个早上来“作业区”补好的,这四个小糊涂看明天能不能清醒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