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考城隍(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家有学子  >  [其它话题] 考城隍(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查看: 19244  回复: 7
    [其它话题] 考城隍(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查看: 19244  回复: 7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0-3-27
    •  
    考城隍(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宋公讳焘,邑庠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乘马从去,路甚生疏。

    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状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之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尔题纸飞下。视之,八字有云:“一人二心,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

    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曰:“有阳寿九年。”

    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

    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

    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幩,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

    公自记有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翻译:

    以前呢,有个姓宋的人,单名一个“焘”字。他呢,是一个秀才,或者说“茂才”,这是为了避汉光武的名讳。

    这个“庠生”呢?就是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这个“学”在哪呢?在城邑里,所以就叫“邑庠生”。

    有一天,这个宋秀才啊,生病了,卧床不起。突然呢,就看见一个小吏手持公文,牵着白额马来了,张口就说:“先生好,现在请你去应试。”

    宋先生很奇怪,问:“省里学官还没来,怎么就开考了?”

    这个小吏也不说话,只是催促他赶紧走。

    古代啊,这个所谓的“吏”只是一种小公务员,有职无衔,是谓“不入流”,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什么捕快、衙役,所以呢问了也是白问。我们的宋先生宋秀才呢,只好苦苦撑着爬起来,骑上马跟着他走了。走的这个路啊,也很奇怪,非常的陌生。这位宋先生呢,本来就是本地人,居然也不认识。

    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处城池,看着啊,就像是大城市,犹如王都。不一会啊,就进了一处府衙。这处府衙呢,亭台楼阁巍峨壮丽。

    宋先生心想,想必是到了州府学宫了,于是就走入正堂。走进去一看,哎呦,堂上坐了十余位领导,呵呵,一个都不认识。哎,认识一位,是谁?汉壮缪侯关羽关二爷。

    关二爷啊,后来被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呢,共嗣学宫,因此在这里出现啊,也不为奇。至于他的这个“壮缪侯”的封号呢,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在这里,笔者遵从“误传说”,毕竟真要是一个恶谥,他的后人肯定会有意见的。古时候缪穆通假,那么传下来也有可信之处,毕竟古语云“左昭右穆”,刘备曰“汉昭烈帝”,关羽谓“汉壮缪侯”,也是极为可取可信的。

    且说这位宋先生宋秀才,进得厅堂,跟各位领导打了招呼,环顾四周,发现廊檐下放了两套桌椅板凳、笔墨纸砚,并且已经有另一位秀才坐在右首,前面啊给他留了一个位置。他心想,想必这位也是来应考的。心里这么想着,就跟这位同学一起并排坐下了。

    刚坐下,试卷答题卡就飞下来了。宋先生看了一眼,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心,有心无心。”他心想:嗯,开考了。

    古代考试,都是考的科举,有文科举武科举,所谓“文科举”,也就是写文章了。说写就写,宋先生一看题还挺容易,一会儿就写出来了。旁边的同学呢,看起来也不是学渣,也是一挥而就,二人啊,前后脚交了卷,有小吏呢,呈到堂上。

    宋先生洋洋洒洒一千多字,看起来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其中有一句话啊,深得考官喜爱,是哪一句?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啊,你若是刻意的去做善事啊,虽然是善,但是我不奖励你;你若是无意之间犯下的恶行啊,我也不特别追究你的责任。看起来,颇有点现代法学里关于主观故意和无意过失的法理在里面;也有一点点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哲学思想的味道。

    各位大神看了这份卷子,各个传颂称赞,点头颔首的,于是就把宋先生召上堂来,其中一位对他说:“小宋啊,你好啊。你这个卷子答得不错,那么现在呢,河南府有一个城隍的空缺,想必你呢,一定能够胜任。吃点工作餐,然后就去上任吧。”这个城隍啊,又叫城隍老爷,最早的时候呢,其实就是指护城河,后来逐渐神格化。类似阳间的县令,除了保一方平安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赏善罚恶,主人间福禄惩罚。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根据天下城池的大小,分封了各地各级城隍,“以鉴查民间善恶而祸福之,俾幽冥举不得幸免之。”

    这位宋先生一惊,突然就明白过来了。搞了半天这里是阴司的学宫啊,是招鬼仙的,怪不得关二爷是活的。顿时扑通一跪,哭泣着祈求:“在下何德何能,既然受各位如此恩宠,实在是不知道说啥了,也是不敢推辞啊。但是小人家中还有七十多岁的老娘无人奉养,希望各位领导开恩,让我回去服侍她老人家养老善终,到时候我再来鞍前马后、做牛做马保证没有二话。”

    听他这么祈求啊,领导们想想他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坐中间有帝王之相的一位啊,就立即叫人查阅宋母的寿稽。想必这位就是阎罗王了。

    不一会,就有一个长着长长胡须的小吏站出来了,指着生死簿说:“查到了,他老母还有九年寿数。”这下呀,可不太好办了。

    就在大家踌躇商议的时候啊,关二爷出来说话了:“我看啊,要不就叫小张先去挂个职吧,先暂代一下,也不是不可以。”转过头呢,又对跪着的宋先生说:“其实你啊,既然来考了,我们大家又都审定了,就应该立刻上任去的;但是呢,现在又考虑到你这一片孝心,所以呢就给你九年的养老假,回家供养老娘。九年之后啊,你再来应召履职。”回头又勉励了张秀才几句。原来跟宋先生一同考试的这位啊,姓张,就是关公口中的小张了。

    这二位,便一起叩了头下了堂。张秀才呢,就握着宋先生的手,一路送到郊外。一路上二人也谈了几句话,毕竟一起应了考,也就是年兄年弟了。张秀才说自己是长山县人,家中还有什么什么情况,最后送了一首诗给宋先生。文人嘛,临别送个诗作个赋的,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什么的。

    送的这首诗啊,大部分都给忘了,只记得一句“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这个宋先生,估计也是怕的,所以记不清了。不过这一句写的确实不错,就是告诉我们,不管情况如何境遇怎样,只要有信念,乐观向上,其他的就随他去吧,不要想那么多啦。套用一句现在的网红鸡汤,也就是“幸福就是认清了各种现实的不如意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位宋先生啊,跟小张同学道别之后,就骑上白马,飞奔而去,很快就到了家里,感觉这次就像是做了个梦现在突然醒了。他摸摸四壁,黑灯瞎火,好像是个棺材。原来啊,这时候他死了已经有三天啦。他想喊,却又发不出多大声音,只能喘息呻吟。

    老母亲呢,这时正在棺材旁伤心落泪,突然听到里面有喘气呻吟的声音,赶忙叫人打开棺材把宋先生抬了出来。宋先生呢,休息了好半天,才恢复过来。

    恢复之后啊,他问了问长山县的情况,原来真有一位秀才姓张的先生,跟他前几日一样时间过世了,不过他却没有醒来。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九年过去了,宋先生老娘果然得了善终。宋先生呢,安葬好老娘之后,沐浴更衣睡到了卧室里,也就这么跟着去了。

    宋先生呀,还有个岳父。这位亲家啊,家住府城西门大街。他也没忘了去道个别,只见他衣着华丽,随从车马排场讲究,敲锣打鼓的来到他家门口,然后又走进堂前,向岳父全家拜了一拜,也没说话,回头就走了。他们很奇怪,不知道他是咋了。于是啊,派人去查访了一下,这才知道宋先生已经没了。

    关于这件事啊,宋家呢,本来有家谱记录了的,只可惜战乱之后,都荡然无存咯,现在呢,也不过就是茶余饭后听别人说的而已。

    这个故事呢,我想蒲老爷子是要告诉我们:

    1、是有阴间阳世的;

    2、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到了阴间也可以发挥余热;

    3、人还是要积极乐观一点;

    4、大家要讲究仁孝,死了都可以复活;

    好了,既然都看到这里了,您就关注一下点个赞,给点鼓励吧。

    刚开始写,不停更,权当一乐耳,只为博诸君一笑。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1-6-16
    • 行业 其它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0-3-27
    •  
    耳中人(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

    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既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思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

    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

    忽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知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翻译:

    从前,有一个叫谭晋玄的人,他呢是一个书生。

    这位谭先生呢,书读的多了,颇有点自命不凡。于是乎啊,他试也不考了,干嘛呢?要修仙。他呀,接触到一门道家的修炼方法,叫做“导引之术”。

    这个“导引之术”啊,是我国古代道家传下来的一种以“吐故纳新”、“意念引导”为主,讲究以气带动身体,由上而下或者由内而外进行相关动作的一种修炼之术。现在看起来啊,估猜也就是一种保健体操或者干脆就是气功。联想起金庸大师笔下的华山派,有“剑宗”、“气宗”的修炼法门,估摸着也就算是道家“气宗”派吧。

    这位谭先生自从接触了这个道术以后啊,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刻也不敢耽搁,用心的不得了。特别是这几个月来,越发觉得自己似乎大有精进,恐怕要成。

    话说这一天,他刚刚闭上眼盘好腿坐下,突然听见自己耳朵里有声音,这个声音很小,就像苍蝇的声音一样。那这个小苍蝇声说的是什么呢?

    “可以现现身、见见面啦!”

    谭先生一听这话,赶紧睁开眼看,咦,啥也没有。于是啊,他又闭上眼,定了定神,继续“导气”,结果刚一进入状态,那声音又来了。可他赶紧睁开眼一看呢?又没了。嗨,算了。

    从此以后啊,但凡他调息坐定,必然就听见耳朵里有小声说话。谭先生觉得啊,嗯,恐怕是内丹要炼成了。心中因此偷偷欣喜。他想啊,下回有声音,我一定要偷偷看一看。

    隔了几天,谭先生又听见耳朵里有这声音响起,于是他就跟着这个声音应和道:“可以现现身,出来见一见啦。”

    这时候,谭先生感觉耳朵眼里习习索索的,好像有东西出来啦!他偷偷的眯缝着眼睛看,只见一个小小的,大概只有一个三寸高的小人就这么晃晃悠悠旋转着飘下来了。哎呦,这个小人啊,长得真是丑的可怕,面目狰狞,就像夜叉似的。谭先生呢,是又害怕又惊讶,根本不敢动啊,大气儿都不敢出,只是凝住神闭住气,眯着眼偷看。

    这个“夜叉”呢,来源于梵语,是音译。是一种行动极其敏捷,长相极其丑陋的恶鬼,吃人。哎,划重点了,敏捷且长得丑陋,还要吃人,我的天哪!在《西游记》和《封神榜》里啊,都有这么个鬼怪,他们是要吃人的,并且还要吃童男童女,同时啊,喜欢涣散人的灵魂,总之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后来佛祖啊,收他们做了八部天龙护法真神。

    且说这位谭先生,正眯着眼偷看小夜叉呢,突然就有邻居过来借东西,啪啪啪拍着门大喊。小夜叉听见啊,吓坏啦!绕着这个屋子里就跑,就跟惊鼠找不到洞门一样,到处窜。谭先生呢?也觉得是失魂落魄,丢了魂儿,一时也顾不上看小夜叉了,不知道它转了两圈又窜到哪去了。

    就这么滴,谭先生就突然得了癫痫,每天是号叫不止。家里人啊,给他四处求医问药,好好地治疗了大半年,这才有所好转。后来啊,也是药不能停咯。

    《耳中人》呢,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蒲公想说什么呢?在下就妄自揣测一下吧。

    1、人还是要立足本份,你是干嘛的就干嘛。读书的就好好读书,经商的就好好经商,公务员就好好为人民服务。不然就算你修炼了什么,最后掉出来的还是夜叉,他们可不是好东西,要吃人的。

    2、人是有魂的,每个人都各异。你要是走入歪门邪道,一旦风吹草动,自己的灵魂就不见了,精神上就要出毛病。

    3、不要急功近利。谭晋玄听见耳朵里有声音就暗自窃喜,以为将成,其实还早得很呢,或者说还不知道自己混的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4、人有七窍,搞不清什么时候就会有什么东西掉出来啦!所以还是要多与人沟通,可不要暗自猜度心怀鬼胎哦。

    5、最后,就是那个邻居。你说你借东西就借东西,你咋咋唬唬干嘛呢?万一把人吓到呢。君子六艺“礼乐射御术书”,最重要的就是“礼”了。再拓展一下,发微信发消息什么的,有事就说事,不要“在吗忙吗”,你叫人怎么回答?我要说不在,万一是你请我吃亲情饭友谊饭呢?我要说在,万一是你找我吃面子饭场面饭呢?

    最后,想起明朝李贽《童心说》里的一句话: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这句话啊,总结起来就八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送给大家。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1-6
    •  

    看了看,一篇正能量仁义道德。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0-3-27
    •  
    尸变(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阳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里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

    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则翁家客宿邸满。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得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更不敢有所择。”

    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

    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又观寑所,则复室中有连榻。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

    惟一客尚朦胧,忽闻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客卧者三。客大惧,恐及将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

    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如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

    才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帷,而客已拔关出矣。尸弛从之。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扣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

    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乃急挝山门。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

    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濅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

    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

    时晨钟已尽,晓色迷蒙,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勾,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

    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譁。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

    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


    翻译:

    曾经,在山东省阳信县,有一个老头,老家是河南蔡店的,就是今天河南上蔡县。这个老头是干嘛的呢?在离阳信县城五六里远店地方,有个小村子。这个老头父子俩啊,就在这个村边的路旁开了一家小旅馆,靠这个小旅馆过活。来往客商呢,基本都在这个小店里食宿。有一群拉大车搞物流的车夫呢,跟他们父子很熟悉,来来往往做生意,一般都住在这里。

    有一天傍晚,来了甲乙丙丁四个车夫,看样子是结伴接活刚结束,走到小旅店门前啊,都感觉挺累的,就想投宿在这里了。谁知道刚进去,老头就跟他们说今天客满了,没有地方了。

    四个人看看天色,又想到今天这么累,就央求老头一定要收留他们。老头呢,看看这个情况,想了一下只好说:“房子倒是有一间,不过恐怕不合适啊。”这四人中的小甲就说了:“老爹,没什么不合适的,只要是一间房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行了,哪还会挑剔什么呢?”

    原来啊,这个老头刚刚死了儿媳,儿子出去买棺材去了,一时还没回来。所以就先把儿媳尸首停放在一间偏僻寂静的屋子里,这间屋子啊,平时也很少人去,跟店里还隔了条巷子。老头见车夫们如此坚持,就只好带他们过去了。

    大家穿过小巷到了这间屋子,走进去一看,只有一盏昏黄的长明灯点在案几上。案几后面呢,挂着灵帐;灵帐下面,老头的儿媳就盖着黄裱纸做的被子停在灵床上呢。为了省事,老头直接就拿竹床做了灵床。再看看左右,哎,还有一个小房间,小房间里呢,有一个大炕。看样子,这还是个套房。这四个人呢,白天都辛苦了,所以头才刚一靠枕头就睡着了,咕噜此起彼伏。老头见状,也就关上门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这四人中有个小甲,正睡的朦朦胧胧的呢,突然就听见外面灵床上发出了“嚓嚓嚓”的声音。他睁开眼一看,昏黄的灯光下,那个儿媳的尸首已经掀开纸被坐起来啦。尸首坐了有两秒钟,然后就下了床,走到里间的卧室来了。

    这个女尸,面色蜡黄,头上戴着生绢做的抹额。只见她慢慢靠近大炕边,正逐个对着那三个车夫吹气呢。小甲呢,吓坏了,想着马上就要吹到我头上啦,于是赶紧把缩了身子,并且把被子拉过来盖住头,闭住气息,忍着口水偷偷听外面的情况。

    果然,没几秒钟,这女尸就像吹别人一样吹到他头上了。就这么吹了两下,女尸就走了。她回到了灵床上,盖好了纸被。

    感觉到女尸走了,小甲才敢把头探出来,他偷偷看了一下女尸,感觉没有动静了,就在被子偷偷踢了几下同伴。结果呢,另外三个人一动也不动,小甲心想:“完了,估计他们是凶多吉少了。怎么办呢?要么我赶紧穿上衣服跑吧!”于是坐起来穿衣服。

    谁知小甲一坐起来,外间竹床子又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了。小甲一听,赶紧又趴回被子里,把头也缩进去了。

    果然,女尸又来了,她对着小甲的被子又吹了好几遍,这才离开。小甲又不敢动,一直等听到外间竹床的声音,他才敢探出头来。这下他不敢有大动作了,偷偷把手伸出去,把衣裤拽进被子来,胡乱套在身上,猛的掀开被子,光着脚跳下床来就跑。

    一看小甲跳下来了,女尸“噶”一下猛的坐起,就要来追他。等她从灵帐里蹦出来,小甲已经打开门锁跑出来了,于是女尸就一路跟着他追过去。

    小甲一边跑一边喊,可是不知怎么了,就是喊不到人;又想去敲老头的门,又害怕回头过去给女尸抓住。于是啊,小甲就只好看着大路,一路往阳信县城的方向狂奔过去。

    跑了一会儿,到了县城东郊,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个寺院,里面有木鱼声诵经声传来。于是啊,小甲就赶紧去敲门求助。

    原文里的“兰若”,大家都会想起张国荣的《倩女幽魂》,里面有个“兰若寺”;另外提一下,明天又是张国荣的忌辰,估计又会有好事之人再感叹一边。其实这个“兰若”呢,又叫“阿兰若”,是一个佛教用语;而这个“若”呢,在这里读作“惹”。它呀,来源于梵语,是指一些幽深寂静之处,比如什么大森林,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盘踞在“兰若寺”的大boss-姥姥,她居然是一个千年树妖了。这些寂静通幽的地方呢,通常都有修道者在那静修,所以后来也用“兰若”来泛指一般的佛寺。

    话说这个小甲跑到寺院前大拍其门大呼救命,果然叫来了和尚开门,可是这个和尚一看小甲衣衫不整慌里慌张的样子,又不敢放他进来,随手又把门给关上了。这小甲真倒霉呀。

    于是呢,小甲就想赶紧转身跑,谁知道一转身,这个女尸已经跟上来啦!这时候离他只有一尺多远了,小甲吓坏了。

    正在这个档口,小甲突然看见旁边有一棵大白杨树,这棵白杨长得不错,估摸着一围已经有四五尺了。于是小甲就赶紧跑过去,躲在白杨树后面。这个女尸也就跟过去了,就这么滴,这一人一尸就围着白杨树周旋:人往右躲,尸往左抓;人往左跑,尸往右蹦。这个女尸啊,就越发狂怒了,心想,你小子戏耍与我,我跟你躲猫猫呢!想起英叔的僵尸片,也颇觉有趣。

    一人一尸就这么躲了一会猫猫,不禁都累了。小甲呢,是躲在树后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刚刚喘了两口大气,说时迟那时快呀,这个女尸突然就跳起来,伸出手想隔着树干就要来抓他。小甲吓的当场就扑街了。而女尸呢,没有抓到人,就这么抱着树僵硬的靠在树上。

    旁边小庙里的和尚呢,隔着门听了好久,听到外面逐渐没有声音了,才走出门来,老远啊,就看到小甲正趴在地上。和尚们赶紧走过去看,嗯,已经昏死过去了;再摸摸胸口,嗯,还有点热气。于是啊,赶紧就把他抬进庙里,等到天快亮了,人才渐渐苏醒过来。又灌了几口米汤,见他气色有所好转,就问他到底怎么了。小甲就把怎么去投宿了,怎么诈尸了,怎么逃跑的说了一遍。

    等到晨钟结束,天色慢慢模模糊糊亮起来的时候啊,和尚们都去树旁察看,果然有一个女尸抱在树上,都吓坏了,于是赶紧报官。这个阳信县令是个认真的人,不一会就率着一众衙役都来了。

    县太爷一看这个情况,就叫人先把女尸放下来,结果女尸都手牢牢的抠住大树,硬是拿不下来。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女尸都手早已深深抠入大树,一直到手指甲都抠进去了。于是啊,又叫了好几个人一起把女尸的手拔出来。只见树身上那个洞,居然就跟凿子凿的一样。

    又叫人去老头家小旅店察看。这个小旅店因为半夜死了人,儿媳尸首也不见了,闹的是吵吵嚷嚷乱乱哄哄的。衙役告诉他们昨夜发生的情况,老头赶紧跟着过来了,请了人把女尸抬回去安葬了。

    案情告一段落,县太爷也要打道回府了,小甲却哭着把他拦下来了,说道:“我们四个人出来的,结果死了三个,就我一个回去,我怎么跟乡邻们交代啊?谁信我啊?”

    太爷想想也是,于是叫来公安局长,给开了一个介绍信证明信,拿给小甲,让他回去了。


    《尸变》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我读下来有这么几点体会,与诸君分享一下:

    1、听人劝吃饱饭。别人跟你说不行的事或者嘀嘀咕咕答应的事,你就不要再坚持了,有句话怎么说的:不是一口答应的答应就不是答应。

    2、跟人结伴而行遇到危险,怎么也得跟别人打声招呼。比如现在流行合伙做生意,你有了问题不说,自己跑了,这是不行的,起码也该“以足阴踏诸客”。

    3、要注意人伦道德,不管怎么样,灵堂,怎么能住人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讲人伦道德,要出问题滴。

    今天就到这里咯。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0-3-27
    •  
    尸变(聊斋故事之一,翻译及所得)

    阳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里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

    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则翁家客宿邸满。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得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更不敢有所择。”

    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

    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又观寑所,则复室中有连榻。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

    惟一客尚朦胧,忽闻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客卧者三。客大惧,恐及将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

    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如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

    才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帷,而客已拔关出矣。尸弛从之。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扣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

    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乃急挝山门。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

    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濅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

    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

    时晨钟已尽,晓色迷蒙,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勾,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

    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譁。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

    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


    翻译:

    曾经,在山东省阳信县,有一个老头,老家是河南蔡店的,就是今天河南上蔡县。这个老头是干嘛的呢?在离阳信县城五六里远店地方,有个小村子。这个老头父子俩啊,就在这个村边的路旁开了一家小旅馆,靠这个小旅馆过活。来往客商呢,基本都在这个小店里食宿。有一群拉大车搞物流的车夫呢,跟他们父子很熟悉,来来往往做生意,一般都住在这里。

    有一天傍晚,来了甲乙丙丁四个车夫,看样子是结伴接活刚结束,走到小旅店门前啊,都感觉挺累的,就想投宿在这里了。谁知道刚进去,老头就跟他们说今天客满了,没有地方了。

    四个人看看天色,又想到今天这么累,就央求老头一定要收留他们。老头呢,看看这个情况,想了一下只好说:“房子倒是有一间,不过恐怕不合适啊。”这四人中的小甲就说了:“老爹,没什么不合适的,只要是一间房子,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行了,哪还会挑剔什么呢?”

    原来啊,这个老头刚刚死了儿媳,儿子出去买棺材去了,一时还没回来。所以就先把儿媳尸首停放在一间偏僻寂静的屋子里,这间屋子啊,平时也很少人去,跟店里还隔了条巷子。老头见车夫们如此坚持,就只好带他们过去了。

    大家穿过小巷到了这间屋子,走进去一看,只有一盏昏黄的长明灯点在案几上。案几后面呢,挂着灵帐;灵帐下面,老头的儿媳就盖着黄裱纸做的被子停在灵床上呢。为了省事,老头直接就拿竹床做了灵床。再看看左右,哎,还有一个小房间,小房间里呢,有一个大炕。看样子,这还是个套房。这四个人呢,白天都辛苦了,所以头才刚一靠枕头就睡着了,咕噜此起彼伏。老头见状,也就关上门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这四人中有个小甲,正睡的朦朦胧胧的呢,突然就听见外面灵床上发出了“嚓嚓嚓”的声音。他睁开眼一看,昏黄的灯光下,那个儿媳的尸首已经掀开纸被坐起来啦。尸首坐了有两秒钟,然后就下了床,走到里间的卧室来了。

    这个女尸,面色蜡黄,头上戴着生绢做的抹额。只见她慢慢靠近大炕边,正逐个对着那三个车夫吹气呢。小甲呢,吓坏了,想着马上就要吹到我头上啦,于是赶紧把缩了身子,并且把被子拉过来盖住头,闭住气息,忍着口水偷偷听外面的情况。

    果然,没几秒钟,这女尸就像吹别人一样吹到他头上了。就这么吹了两下,女尸就走了。她回到了灵床上,盖好了纸被。

    感觉到女尸走了,小甲才敢把头探出来,他偷偷看了一下女尸,感觉没有动静了,就在被子偷偷踢了几下同伴。结果呢,另外三个人一动也不动,小甲心想:“完了,估计他们是凶多吉少了。怎么办呢?要么我赶紧穿上衣服跑吧!”于是坐起来穿衣服。

    谁知小甲一坐起来,外间竹床子又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了。小甲一听,赶紧又趴回被子里,把头也缩进去了。

    果然,女尸又来了,她对着小甲的被子又吹了好几遍,这才离开。小甲又不敢动,一直等听到外间竹床的声音,他才敢探出头来。这下他不敢有大动作了,偷偷把手伸出去,把衣裤拽进被子来,胡乱套在身上,猛的掀开被子,光着脚跳下床来就跑。

    一看小甲跳下来了,女尸“噶”一下猛的坐起,就要来追他。等她从灵帐里蹦出来,小甲已经打开门锁跑出来了,于是女尸就一路跟着他追过去。

    小甲一边跑一边喊,可是不知怎么了,就是喊不到人;又想去敲老头的门,又害怕回头过去给女尸抓住。于是啊,小甲就只好看着大路,一路往阳信县城的方向狂奔过去。

    跑了一会儿,到了县城东郊,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个寺院,里面有木鱼声诵经声传来。于是啊,小甲就赶紧去敲门求助。

    原文里的“兰若”,大家都会想起张国荣的《倩女幽魂》,里面有个“兰若寺”;另外提一下,明天又是张国荣的忌辰,估计又会有好事之人再感叹一边。其实这个“兰若”呢,又叫“阿兰若”,是一个佛教用语;而这个“若”呢,在这里读作“惹”。它呀,来源于梵语,是指一些幽深寂静之处,比如什么大森林,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盘踞在“兰若寺”的大boss-姥姥,她居然是一个千年树妖了。这些寂静通幽的地方呢,通常都有修道者在那静修,所以后来也用“兰若”来泛指一般的佛寺。

    话说这个小甲跑到寺院前大拍其门大呼救命,果然叫来了和尚开门,可是这个和尚一看小甲衣衫不整慌里慌张的样子,又不敢放他进来,随手又把门给关上了。这小甲真倒霉呀。

    于是呢,小甲就想赶紧转身跑,谁知道一转身,这个女尸已经跟上来啦!这时候离他只有一尺多远了,小甲吓坏了。

    正在这个档口,小甲突然看见旁边有一棵大白杨树,这棵白杨长得不错,估摸着一围已经有四五尺了。于是小甲就赶紧跑过去,躲在白杨树后面。这个女尸也就跟过去了,就这么滴,这一人一尸就围着白杨树周旋:人往右躲,尸往左抓;人往左跑,尸往右蹦。这个女尸啊,就越发狂怒了,心想,你小子戏耍与我,我跟你躲猫猫呢!想起英叔的僵尸片,也颇觉有趣。

    一人一尸就这么躲了一会猫猫,不禁都累了。小甲呢,是躲在树后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刚刚喘了两口大气,说时迟那时快呀,这个女尸突然就跳起来,伸出手想隔着树干就要来抓他。小甲吓的当场就扑街了。而女尸呢,没有抓到人,就这么抱着树僵硬的靠在树上。

    旁边小庙里的和尚呢,隔着门听了好久,听到外面逐渐没有声音了,才走出门来,老远啊,就看到小甲正趴在地上。和尚们赶紧走过去看,嗯,已经昏死过去了;再摸摸胸口,嗯,还有点热气。于是啊,赶紧就把他抬进庙里,等到天快亮了,人才渐渐苏醒过来。又灌了几口米汤,见他气色有所好转,就问他到底怎么了。小甲就把怎么去投宿了,怎么诈尸了,怎么逃跑的说了一遍。

    等到晨钟结束,天色慢慢模模糊糊亮起来的时候啊,和尚们都去树旁察看,果然有一个女尸抱在树上,都吓坏了,于是赶紧报官。这个阳信县令是个认真的人,不一会就率着一众衙役都来了。

    县太爷一看这个情况,就叫人先把女尸放下来,结果女尸都手牢牢的抠住大树,硬是拿不下来。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女尸都手早已深深抠入大树,一直到手指甲都抠进去了。于是啊,又叫了好几个人一起把女尸的手拔出来。只见树身上那个洞,居然就跟凿子凿的一样。

    又叫人去老头家小旅店察看。这个小旅店因为半夜死了人,儿媳尸首也不见了,闹的是吵吵嚷嚷乱乱哄哄的。衙役告诉他们昨夜发生的情况,老头赶紧跟着过来了,请了人把女尸抬回去安葬了。

    案情告一段落,县太爷也要打道回府了,小甲却哭着把他拦下来了,说道:“我们四个人出来的,结果死了三个,就我一个回去,我怎么跟乡邻们交代啊?谁信我啊?”

    太爷想想也是,于是叫来公安局长,给开了一个介绍信证明信,拿给小甲,让他回去了。


    《尸变》的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我读下来有这么几点体会,与诸君分享一下:

    1、听人劝吃饱饭。别人跟你说不行的事或者嘀嘀咕咕答应的事,你就不要再坚持了,有句话怎么说的:不是一口答应的答应就不是答应。

    2、跟人结伴而行遇到危险,怎么也得跟别人打声招呼。比如现在流行合伙做生意,你有了问题不说,自己跑了,这是不行的,起码也该“以足阴踏诸客”。

    3、要注意人伦道德,不管怎么样,灵堂,怎么能住人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讲人伦道德,要出问题滴。

    今天就到这里咯。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36282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