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高考只不过是考试,填志愿才是人生
    家有学子  >  [中学话题] 高考只不过是考试,填志愿才是人生     
    查看: 6852  回复: 6
    [中学话题] 高考只不过是考试,填志愿才是人生      查看: 6852  回复: 6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6-12-5
    • 行业 教育科研
    •  
    高考只不过是考试,填志愿才是人生

    昨晚,很多亲戚朋友打电话询问我志愿怎么填报。我好多年不做班主任了,但在外面跑得多,也算见多识广。既然问得多,不如一并说说。


    很多朋友直接问我,未来什么专业最好找工作,未来什么专业最赚钱,就填报什么。


    我一下子无语了。第一,这样填报本身就有风险,你这样想大家也这样想,独木桥难走。第二,现在最好找工作的,也许就是将来最难找工作的。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等到你毕业,黄花菜都凉了。世上本来就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路。


    在我看来,填志愿要坚持三个方向: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最擅长的是什么,你未来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希望孩子们选自己最喜欢的、最擅长的、最想做的,而不一定是选最热门最赚钱的。道理很简单,你想多赚钱,大家也想多赚钱,最后你未必能够多赚钱。就算能够赚到钱,一味赚钱也不一定能让你快乐。


    但当你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就获得了快乐。更重要的是,你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你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掘出来,你的身体会舒展,你的心灵会飞翔,你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作为一个球迷,我最羡慕的就是篮球评论员。你想想看,他们本来就热衷看球,就是球迷球痴,现在看球评球又成了他们的职业。他们把爱好与职业结合在一起,不但现场免费看球,还能在大的平台上指点江山,和广大球迷分享自己心得,人生如此,夫复何言?


    我在教育部借调期间,曾经参加过大学招办主任的一个调研会议。长安大学招生办主任丁珊说: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至少有70%的人报考学校随随便便选一个专业,到了大学才发现不喜欢,但又改变不了。很多人因此破罐子破摔,生不如死。更何况毕业之后,还要一辈子与这个专业打交道,这简直太可怕了。所以,她恳求我们高中的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指导。


    但现在很多学校,只在乎学生的高考分数,至于后面的志愿填报,真正能够给出指导的并不多,大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在黑暗中摸索。


    家长又极容易功利,很容易被社会裹挟,孩子从书本中抬起头,往往也是一脸茫然,常常被专业的名称所迷惑。比如法学院,学生一想到香港电影中的大法官,或者雄辩的律师,觉得牛掰不得了。却忽视了这个专业,想要拿到律师证极其艰难。


    一句话,志愿就是规划未来的人生。那么,究竟该如何去操作呢?


    第一,锁定可上高校。


    在具体填报之前,根据分数和成绩单上的全省排名,锁定能报学校。但需注意,分数有时候扁平化,不能作为填报志愿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对照本年的一分一段表,把分数折算成全省的位次。只有精确到位次,志愿填报才有意义。为避免参数失真,最好结合三年的数据,才能发现某些规律,最后锁定目标高校,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弄懂一个术语。


    所谓一个术语,就是平行志愿。所谓平行志愿,就是一个志愿考生可以填报A、B、C、D等多个院校,这些院校是平行关系,都属于同一志愿。过去是“志愿优先”,现在改为“分数优先”。也就是说达到同一批次最低分数线的考生,根据你填报的平行志愿几所院校,计算机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检索,确定录取。


    一定要注意,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关系,但却有先后之别,要特别注意院校排序。


    平行志愿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填报同一院校志愿录取。计算机按照考生填报几个平行志愿的院校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按高分到低分,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一旦这些高校已经录满了,但你却把这所高校放在平行志愿的后面,你自然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尽管是同一批次的平行志愿,院校之间一定要有合理梯度。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不形成合理的志愿梯度,可能就会导致考生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


    第三,坚持一个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保持平行志愿的合理梯度,一冲、二稳、三保。


    所谓一冲。就是考生根据高考成绩,尤其是排位,在A志愿适当“冲一冲”,填报自己梦寐以求的院校,冲上就好,冲不上拉倒。一定要研究招生简章,选择冷门专业作为第一选择。冲一冲的本质是挑选学校,牺牲专业。如果冷门专业恰恰是自己钟爱,那就完美了。我印象中某一年大概是2013年吧,中国人民大学在江苏招生居然就是本一线,还没招满。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扼腕长叹。


    所谓二稳。B志愿则要相对“稳一稳”,填报离自己成绩稍后些的高校,确保有80%-90%的几率会被录取。一定要给招办打电话确认,最好可以签协议,在专业上提一些要求。


    所谓三保。C志愿应该“保一保”,填报往年报考人数少、计划多的高校,以确保本批次录取为出发点,防止落入下一批次。这一志愿绝不委屈自己,随便挑选最好专业。


    第四,学习前人经验。


    这个经验可总结为一句话:一个避免、两个倾向、三次筛选。


    所谓一个避免,就是避免热门学科。过度追求热门学科的弊端是什么呢?一是不一定是你真正所爱,二是竞争性比较大,三是未来人才可能会过剩。当然你是学霸,分数高得吓人,竞争中总是遥遥领先,自然无需避免。


    所谓两个倾向,一是倾向综合性大学,二是倾向基础性学科。孔子说,君子不器。综合性大学会极大的丰富你的人生,而基础性学科未来的可塑性比较强,选择就业的空间比较大。


    所谓三次筛选。圈定院校之后,进行三次筛选,一是根据区域要求进行筛选,选城市;二是根据专业要求进行筛选,选专业;三是根据院校要求进行筛选,选学校。在我心目中,城市第一,专业第二,学校第三。


    为何如此排序?


    最重要的是城市优先。因为一所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势必会对一所学校产生影响。而学校的这些东西又会潜移默化对一个人的塑造产生影响。所见即世界,所选即生活。


    更重要的是,大城市毕业的学生,其眼界、视野和胸襟都不一样,未来就业路子更加宽广,还有大城市的单位更愿意招收本城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相同的文化因子,能够很快融入到文化和集体之中。


    至于选专业还是选学校,那要根据个人喜好。比如你有特别明显的喜好,兼有专业特长,那当然要专业优先,如果你的专业特长不明显,也没有特别的爱好,那就干脆选学校。


    当然,为了避免滑档,一定记得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包括“保一保”的志愿。


    最后祝愿所有的学子,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永远在你们身后,用浑浊的双眼,目送着你们。不必追,当然也追不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5
    • 注册 2013-3-7
    • 行业 其它
    •  

    我一个同学就因为志愿填的不好,本来上苏大的上了江大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4-7-15
    •  


    QUOTE:
    原帖由 爱在西元前cc 于 2019-6-16 12:43 发表
    我一个同学就因为志愿填的不好,本来上苏大的上了江大
    这个区别大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9-18
    •  

    先收着。




    • 来自 香港
    • 精华 0
    • 注册 2007-8-28
    • 行业 工业制造
    •  

    本一线左右,是选专业上本二,还是上本一选不了专业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4
    • 注册 2008-9-17
    • 行业 学生
    •  


    QUOTE:
    原帖由 陶老师高中数学 于 2019-6-16 12:40 发表
    在我看来,填志愿要坚持三个方向: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最擅长的是什么,你未来最想做的是什么。
    ...
    老师您好,最关键的是,对于大学开设的众多专业,就算早已走上社会的家长,都搞不明白,这些专业学什么课程?学好了走上社会能干啥?何况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孩子们,尤其是高中三年,学校整天抓的是成绩,几乎接近封闭式的管理、学习。孩子能了解多少呢?对孩子来说,只知道我要考个985,211,至少考个一本就是很牛,对大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要么追求热门专业,要么为了考个好的大学,服从调剂,一般都很难调剂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要么就是服从父母的安排。要么就是懵懵懂懂的觉得自己喜欢某个专业,当真正进入这个专业之后,发现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跟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即使孩子某方面有特长,比如化学特别好,孩子认为将来想从事有关化学方面的工作,那么跟化学相关的专业也太多了啊,孩子如何选择到自己喜欢的相关化学的专业呢?这也是一个问题啊?如果对大学开设的专业不了解,也是很难正确的选择的。

    我个人觉得,高中的学校,从高一开始,就应该为孩子们填报志愿作准备了。比如详细、系统的讲解大学各种专业知识等等,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将来走上社会能干啥等等,让孩子们有个相对的了解,而不是抽象的想象。最好是能请到本校毕业的,考取了各类专业的学生,并已走上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学生回来做专题汇报,这样是最好的,对孩子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如果学校不可能这样,那么我们家长,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去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这么多专业?

    [ 本帖最后由 英雄救美 于 2019-6-18 10:21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4
    • 注册 2008-9-17
    • 行业 学生
    •  

    更多时候,孩子所谓的喜欢某个专业,可能只是懵懵懂懂的,因为孩子知道的太少了,所以局限了孩子选择的余地。

    有时候,孩子所谓的喜欢,只是还没有遇到、没有了解到更好的,更适合的而已。比如有的孩子,虽然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有的专业,比自己的还要好啊。如果从高一开始,能全方位的让孩子了解和熟悉各类专业,可能会更好一些吧。

    像中国科技大学,我觉得最牛的地方,就是这个大学,是转换专业最容易的大学,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可以申请换个专业。这样做的目的,我想是为了让孩子能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吧,从而能发挥孩子最大的优势和潜能。

    [ 本帖最后由 英雄救美 于 2019-6-17 17:33 编辑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22408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