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零食这样吃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的制作越来越精细,超市中的儿童食品越来越精美,发生偏食和厌食的宝宝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偏食和厌食,宝宝的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没有食欲,看到饭菜就摇头,胃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不能摄取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导致体力和精力都落后,进而影响到智力的发展,因此,许多家长将零食全都拒之门外,但面对宝宝的哭闹却又无所适从。那么,宝宝的零食应该怎样吃呢?
1、时间合理,补充正餐。
对于偏食和挑食的宝宝,零食正好可以用来补充正餐的不足。如面包、蛋糕、饼干、馒头、包子、饺子等面食可补充米饭的摄入不足,水果可补充(不是代替)蔬菜量的不足,适当的在两餐之间吃些零食,可弥补饮食中营养素的缺乏。幼儿园里除了中餐外,也会在上午9点钟左右和下午3点钟左右,补充一顿点心,有面点、稀粥、甜羹、水果等。
2、方法巧妙,吸收营养。
有许多零食就单方面的营养素来说,与饭桌上的饭菜不相上下,如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品,它们富含“亚油酸”“亚麻酸”,由它们衍生出“DHA”,即人们常说的“脑黄金”,它是视觉和大脑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年幼的宝宝咀嚼能力差,吃整粒的坚果不好消化,最好吃用坚果制成的酱,比如用花生酱抹面包,或把坚果炒熟,去皮后压成碎末,撒在粥上或制成面点,及营养又好消化。
3、这些零食不要吃。
有些零食几乎没有营养,相反还有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果冻、泡泡糖、口香糖、方便面、过甜饮料、膨化食品、碳酸饮料(可乐、汽水)一类的零食,宝宝最好少吃。另外,豆类、球形糖果、果冻等圆滑的固体状食物,3岁以下的宝宝也最好别吃,因为这些宝宝的臼齿发育不健全,咀嚼功能差,咳嗽能力弱,咽喉部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完善,很容易导致没有嚼碎的食物嵌于咽喉部或气管内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