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个例,全国保安缺口已突破312万,连曾经的主力军“银发保安”也在流失,50岁以上从业者离职率高达26%。
这一现象与大众认知形成巨大反差:保安曾是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的首选,如今却沦为“钱少事多没尊严”的代名词。
更耐人寻味的是,外卖、快递等行业正疯狂吸纳中老年劳动力,某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50岁以上骑手数量比四年前激增11.5%。
当“看大门”连老年人都留不住,这个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3756元的月薪,撑不起“体面养老”的幻想
“每天巡逻12小时,工资还买不起一平米房子。”北京朝阳区58岁的保安老张苦笑着算账。
全国保安平均月薪3756元,即便在上海,5500元已是天花板,而当地社保局公布的2023年社会平均工资是12183元。
薪资困境背后藏着更残酷的链条。某保安公司主管透露,物业通常按每人每月6000元支付服务费,但经过层层克扣——管理费抽成20%、装备费扣15%、甚至“岗位保证金”再砍一刀,最终到保安手里的不足60%。
更讽刺的是,部分企业为省钱,专挑“超龄保安”雇佣,既能压低工资又不用缴社保。
低薪直接击碎了中老年人的最后期待。原本想靠保安工作补贴家用的老王,发现扣除通勤和餐费后,“还不如老家种地的收入”,干了两个月便辞职跑起外卖。
12小时站立、夜班、搬货…这届保安堪比“全能杂工”
“说是保安,其实是门卫+保洁+搬运工。”在广州某商场值守的陈叔展示他的工作清单:早7点开闸门、上午帮商户抬货、中午清理垃圾桶、深夜盘点库存……83.7%的保安日均工作12小时,每月休息不足3天。
劳动强度飙升的背后,是行业畸形的“减员增效”。某三甲医院保卫科承认,十年前标配8人轮岗,现在压缩到4人,“夜班费还是15元/晚,和2005年一样”。
长期站立引发静脉曲张、熬夜诱发高血压,让许多中老年从业者身体亮红灯。一位职业病医生警告:“60岁患者连续夜班半年后,血糖值比入院时翻了一倍。”
“看门狗”标签难撕:72.5%的人拒绝子女入行
“业主骂你得像孙子,儿女嫌你丢人。”50岁的保安老赵经历过最扎心时刻:女儿家长会填表时,死活不让他写真实职业。
上海社科院调查显示,61.3%的公众视保安为“低端职业”,超七成父母反对子女从事该行业。
这种歧视甚至渗透到制度层面。多数保安公司不提供职业培训,将员工视为“可替换零件”。
相比之下,日本“保安士”需考取国家资格证,新加坡保安享有与公务员同等的退休金——专业化差异直接决定了社会地位。
外卖骑手日薪300元,谁还守着4000块的岗亭?
行业横向对比让保安劣势尽显。2024年美团数据显示,50岁以上骑手平均日收入280元,且时间自由;而北京某小区保安站岗24小时报酬仅150元。
更吸引人的是,新业态赋予中老年人“被需要感”——62岁的外卖大叔王建国手机里存着20个顾客的生日祝福,这是他在工厂当保安时从未获得的尊重。
转型成本也在降低。电动车分期月供不到500元,平台派单系统简化操作,连字都不识的老人都能接单。
某招聘市场负责人坦言:“现在保安岗位除非包吃包住,否则根本争不过快递站点。”
对此大家有其他看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