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春天风大,小区物业又又又贴出消防通知,提醒业主们即时清除楼道里的杂物。
这样的情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演一遍。很迷惑,哪来那么多的杂物,以至于家里都放不下。老人家们大概会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那可都是有用的东西。
有时候,觉得爸妈家就很神奇,像一个魔法匣子。冰箱里有拿不完的饺子馒头各种菜肉,生活里常用的物件儿,袋子盒子针头线脑儿,但凡你需要,老妈基本上都能立马递给你。
她乐此不疲,每隔两天就会在房间里巡视整理一遍,所有物品看似杂乱,但品类位置老人家是了然于胸。很好,没有把东西摆到楼道里影响消防安全,作为“受益者”,我没话可说,二老开心就是我的福气。
喜欢囤东西,可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有一朋友,家里的衣橱里堆了好多没拆标签的衣服,包包。进门的玄关处,差不多每天都有一堆快递包裹。她是看到喜欢的东西一定买回来才舒心,烦恼的是储物空间永远不够。
山下英子的家庭生活类著作《断舍离》主张,断掉即不买、不收取任何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抽离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自由的空间。
我们祖先的智慧:舍得,有舍才有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得失转换之间,无外于是。
日常,需要什么去买什么,买回来的东西是为生活服务的,这是我们主动计划的生活需求;不论用不用得着,喜欢就一定要买回来拥有,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空间去收藏打理。物质这时候就占据了主导,生活围绕这些东西的需求来进行。
取舍之间,各得其所,各人有各自的道理和体会吧。
社交媒体有一个话题,大意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和父母交流。这大概也是老人家们的困惑吧,只不过他们不熟悉社交媒体,没集中表达而已。
“代沟”,虽然现在不那么频繁提及了,但它一直都在。绝不只是家里杂物处理这事无法相互理解沟通那么简单。
比如倍速视听视频音频,打游戏,网购,熬夜等这些生活方式。比如婚恋观念,理财观念,自我价值观念,等等等等诸多方面。
这是一个发展创新的时代,日新月异已经不能算是形容词了,它更像是一个写实的词汇。
科技,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等更新迭代的速度飞快,人们脑中心里堆积保存的所谓经验,不及时整合提纯、清理割舍,新的理念进不来,和走在时代前沿的人交流起来就很是费劲,卡壳儿跟不上。
人生如棋局,妙手常生于弃子之时。取精华去糟粕,舍弃老旧的,学习接纳新生的,永远保持轻装上阵。
日子在舍与得的交替相依中不断前行,人们烦恼着,学习着,快乐着……为这有舍有得的生活而感慨不已,因这多姿多彩的年华而始终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