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贵州旅游市场愈来愈“沸腾”。
每天清晨,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延安南路,几十辆旅游大巴满载游客从花果园出发前往全省各大景区。
上午6:50,几十辆旅游大巴在百来米的路边排得满满当当,等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登车,游客们排着队,提着行李箱,戴着太阳帽,手握自拍杆,脸上乐呵呵地,俨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但是,旅游大巴集中停靠,会不会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新的困扰?如何快速有序地疏散人群,安排游客前往目的地,也是贵阳能否接住“泼天富贵”的关键。
从4月份开始,贵阳旅游进入旺季。而延安南路上集聚了多家酒店,每天到此接送游客的旅游大巴车渐增。贵阳市交管局南明区分局七中队民警任海介绍:“大概高峰期有4、50辆。早上主要是集中在6点50分到7点半,下午送游客返程,主要集中在4点半到6点。
”为保交通通畅,也提升游客的交通舒适度。贵阳交警做好以下措施:
一是要求旅游大巴车在7点半之前,也就是交通高峰期来临之前完成旅客的接车。同时在整条延安南路、小车河路上进行分散停放,避免扎堆双排停放;
二是大巴车接客即停即走,不能长时间停放;
旅游大军”抵达贵阳!三是在6:40到 7:00期间,加强警力部署进行交通疏导,确保该道路的畅通有序。
记者观察到,旅游大巴停放的路段双向均为4车道,加上时间尚早,即使在大巴错车高峰时,也能保证其余社会车辆的正常通行。在上午7点40分左右,旅游大巴相继发车,道路逐渐恢复畅通。
交管部门提醒,市民朋友驾车通行该路段时,如遇旅行大巴候客高峰,请勿违停、鸣笛,以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旅行团队做好接客准备,引导旅客按序上下车,不要横穿马路,不要扎堆在马路中间上下客,以免产生交通隐患。
贵阳“出行热”折射了经济的澎湃活力,“人从众”模式对于当地交通承接能力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好的交通体验,也将对地方的文旅消费起着正向作用。景色美、美食香、城市文明,才能让旅游更有底蕴,为贵阳带来“回头客”和新增量。
来源:贵州交通广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