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在缺乏全国道路网和铁路的年代,长江航运是对内陆地区进行大批量运输最可行、最经济的方式。
1874年3月太古洋行的长江航运业务(中国航业公司)进入镇江,在镇江租界区域设业务机构,成为其一个重要分支。
不过在这之前1年,太古洋行其实就已向镇江运来了Cadiz号趸船停泊在镇江江面,用一座浮桥与租界连接办理货运事宜。但由于趸船离江岸过于靠近,导致漩涡冲刷江岸引起坍塌,中英双方为此事前后交涉达3年之久,史称“镇江趸船移泊案”。
太古公司与旗昌洋行(美商)、怡和洋行、麦迪洋行、招商局等既有激烈的竞争,也有联合垄断。其中使太古公司在长江航运市场站稳脚跟的,是两位中国人唐廷枢、郑观应,在他们的谋划和经营下,原先独霸长江航运6年之久的旗昌洋行最终被挤出了长江市场。
镇江太古洋行 1906-1907年
在1908年时太古轮船公司共有轮船60余艘,而其中就有一艘“镇江”轮(chinkiang)。
“镇江”轮同型共建造6艘,主要用于中国本土航线,4000吨级,三段膨胀蒸汽机,航速10节。
该船于1898年5月交付太古轮船公司,1930年9月出售拆除,使用了32年。
在“镇江”轮的运营历史中,除在长江及苏沪浙粤港沿海行驶外,还曾向旅顺运输过军事装备、并多次前往菲律宾运输蔗糖,也曾于1925年6月发生了全船海员的反帝运动。
这条船的消失距今已百年,但观其档案仍能感受到镇江航运在百年前的兴盛,着实令人唏嘘。
(“镇江”轮同型船)
太古公司“镇江”轮简历
太古轮船公司徽章
[ 本帖最后由 爱搓澡的大脸咪 于 2025-2-15 14: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