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介绍
介绍不是很全面,那边还有很多历史故事和古建筑
论坛大拿可以补充
京畿路
历史渊源
- 京畿路原名“金鸡岭”,太平天国后变为“京畿岭”,辛亥革命后被“削坡”改造成京畿路,1920年代后,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名称。
- 全长原本约1公里,后现有路段全长不过500余米,大致从伯先路、宝盖路交叉口,直到老火车西站三岔口,通中山北路、朱方路。
历史文化价值
- 见证历史变迁:京畿路是镇江近代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曾是太平天国战争的军事关隘,也是民国时期江苏省会镇江的门面,见证了镇江的繁荣与兴衰。
- 文物建筑众多:京畿路82号的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会旧址,是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大清邮政局镇江分局旧址以及吉庆里、瑞芝里等里弄也保留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现状与发展
- 文旅发展:近年来,京畿路经过改造后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街道两边布置了具有街巷文化元素的墙绘,还引进了中式糖水铺、主题咖啡店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 商业氛围:京畿路拥有众多特色店铺,如钮记酥饼店、张维凤糕团店、花园茶楼等,涵盖了美食、饮品、汉服租赁等多种业态,充满了烟火气和文艺气息。
- 交通配套:为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京畿路设置了临时停车场,相关部门也会在节假日等期间加强交通管制,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云台山
镇江云台山位于镇江市区西北,北临三山风景名胜区,东接“古城风貌区”,是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文化
- 历史沿革:云台山原与金山隔江对峙,故称银山、银台山,后因音变称为云台山。三国时,东吴水师曾驻于此,诸葛亮和周瑜曾同登此山谋划火烧赤壁;东晋隆安五年,农民起义军孙恩曾率军直抵镇江,欲“鼓噪登蒜山”;宋代,韩世忠曾驻兵蒜山抗御金兵南侵;鸦片战争后,云台山区域被划为英租界。
- 文化底蕴: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东坡等众多文人墨客曾在云台山的西津古渡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诗篇。
自然风貌
- 地形地貌:云台山高约四五十米,山势虽不高,但临江断矶绝壁,山岩纹理苍劲古朴,气势磅礴,峡谷幽深,自然风光秀美。
- 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7.4摄氏度,常年降水量1248.9毫米。
主要景点
- 西津渡: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历史遗迹,有文物保护单位12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8处,是长江下游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素有“吴楚要津”“七省粮道”“漕运咽喉”之称。
- 昭关石塔:位于云台山北麓,创建于元代,是一座“窣屠波”式喇嘛塔,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伯先公园:坐落在云台山,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而建,由园艺专家陈养材精心设计,1931年6月落成开放。
- 云台阁:修建于云台山山顶,属于仿造宋、元代的古建筑,由主阁、前厅、曲廊、二翁亭与聚明堂组成,是镇江地标性建筑。
-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包括广肇公所、镇江商会旧址、蒋怀仁诊所旧址、屠家骅公馆等建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民国建筑。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5-11-1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2-5-26
- 行业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