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房屋养老金的原因很简单,城市化高峰期已过,楼市进入存量房时代,大量房屋开始步入“中老年”,未来房龄超过30年的房屋数量将快速攀升。
很多人还在为自己的养老金担忧,看到横空杀出的房屋养老金,第一反应就是要增加开支了,甚至有人将房屋养老金比作变相的房地产税。
周末甚至有传言,上海浦东试点地区,区分房屋有无电梯和不同层数,交存具体金额的住房养老金。不过,这种说法被辟谣了。
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表示,该传言不实。
在上周五的发布会上,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就明确:“房屋养老金制度里的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建立起来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把公共账户建立起来。”同时,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明确,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住建部这个周末也不得安宁,在其官网上连推4条信息,只有一个意思:房屋养老金不给群众添负担。
所以核心概念已经比较清晰,房屋养老金中,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就是我们买房的时候缴纳的部分。个人账户是基于已经运转二十年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无需人民群众在现行制度之外另行缴存维修资金。
公共账户资金的来源,可能主要是土地出让金、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其他房地产相关税收等。
直接负担不会增加,但间接负担会不会增加,就不好说。比如公共账户部分资金源自政府土地出让收益,是否有可能推升房企土地获取成本,并最终影响到居民端购房成本。
大家这个月的个人所得税有没有因此而增加呢?欢迎大家踊跃有奖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