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百姓话题 » 父亲节,再说“爸”这个字
    百姓话题  >  [镇江文化] 父亲节,再说“爸”这个字     
    查看: 2418  回复: 20
     21  1/5  1  2  3  4  5  > 
    [镇江文化] 父亲节,再说“爸”这个字      查看: 2418  回复: 20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6
    • 注册 2010-3-22
    • 行业 政府行政
    •  
    父亲节,再说“爸”这个字

    方志里的 (原始稿)

     大爸爸巷,小爸爸巷是镇江城里二条相邻的地名,清末镇江方志里有记载,位置在四牌楼剪子巷附近;在城外九如巷边上,还有一个小巷子叫“爸爸巷”,叫爸爸巷的地名目前有三处。大爸爸巷东西走向,西到解放路,东到剪子巷;小爸爸巷和大爸爸巷相邻,西出解放路,东至剪子巷。这两条地名均出至“爸爸巷”地名,属于派生地名。

    镇江早年消亡地名中有一个地名叫“爸卜”巷,我猜测可能也是一条穆斯林地名,由于时间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了。这爸爸巷的地名可能在明代初年就存在了,据说朱元璋统一全国的时候,招安和启用一支阿拉伯人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作战英勇,屡建奇功,建国后,军队驻扎镇江,这就是大批阿拉伯人在镇江定居的源头。“爸爸”是回民对长者的尊称,标准读音应该是(把)不读爸;在汉语大辞典中爸不是“多音字”,镇江这个地名应该弥补了词典的空白。原市政协副主席邬伯翔先生曾经考证过这个地名,他认为穆斯林尊称伊斯兰教的教长阿訇为papa,汉语译作"爸爸"(baba),义同信仰上教导自己的父执之辈。我在政协那边办公的时候,曾经和他有一点交往,获赠他写的镇江宗教方面的书籍。

    “爸”是个古汉字,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但是这个字它不读ba,它读“po”。清代末期才有“爸爸”这个称谓,在读音上属于假借字。


    中国人称父亲为“爸爸”其实时间不长,许多典籍上没有“爸爸”这个称谓,爸爸这个称谓普及开来,有人考证说,这只有百多年的历史,爸爸这个词是外来词,源于英文中的DAD 和阿拉伯语中的 BA DA ,我们阅读古籍,发现古人称父亲“阿大、阿爷、爹、乃翁、父甚至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诗中之事产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北方人在那时代称父亲“爷”;到宋代,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是绍兴人,可以看出那时候,南方人称父亲“乃翁”。

    翻遍史料,古人没有“爸爸”这个称谓。虽然在三国时候,有人编了一本书,其中出现了“爸”这个汉字,但是古代这个字读“婆”;一直到清代,一些地方称父亲“bobo”;写出来就是“爸爸”二个字。爸爸这个称谓发音不超过百年,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价值,镇江人在清代和民国早年,称父亲叫“嗲嗲”(diadia),到现在民间的方言粗话中,仍然称父亲为“嗲嗲”,苏北人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称父亲叫“baibai”,现在你再去苏北,大家已经撇弃了过去的叫法,都称父亲为“爸爸”了。上世纪5060年代,母亲经常带着我去苏北兴化看望外婆,他们居住的村子叫邹罗村(现在叫安仁村),那是一个封闭的小村庄,许多人没见过自行车,没见过火车,村里没通公路,没见过电灯,村子周围全部是大大小小的河流,走出村外靠小划子,外婆叫“婆奶奶”,全村称父亲叫“baibai”。几十年过去,现在回到母亲的老家,已经没有人再称父亲叫baibai了,文化传播的速度真令人咋舌。所以,我在此认定,爸爸巷这个地名比“爸爸”这个称谓要早好几百年,这个地名的保护对中国称谓文化的过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它是中华称谓文化的源头。说到称谓的变化,这10多年,也在悄悄地变化,过去镇江人称祖父为“爹爹”,称祖母为“太太”,这样的称呼容易在人的感觉上产生混乱,现在幼儿园孩子都改口称“爷爷、奶奶”了。这样的变化不调查,没有人察觉。

    镇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民族成分复杂,信仰也是多元化,有佛教徒,也有穆斯林、天主教、基督教、白莲教等等,城市里还居住着许多来自各个国家的侨民,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葡萄牙人和日本人,方志里记载的“王通士巷”,就是一个教授外语的师爷留下的地名,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她和她的父母在这个城市居住了十八年;美国著名人士司徒雷登的爸爸也曾经是这个城市的居民。镇江人热情好客,和善待人,在这上千年的民族聚合的过程中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形成许多历史佳话和地名遗迹,好多典籍都有记载。

    80年代,市革会组织地名调查,国务院正式把地名管理列入政府要务,要求全国各地实行地名标准化。这大爸爸巷、小爸爸巷的地名牌子怎样立?结果市地名办把大爸爸巷、小爸爸巷写成:

    dababa xiang”“xiaobaba xiang

    我曾经找到相关领导,提出汉语拼音写成这样,是错误的。它违反了地名管理条例中“派生地名的写法”范例。这个地名中的“爸爸巷”是这个地名的原生地名,“爸爸巷”在汉语拼音中应该连写不可分割,大、小应该作为区别这两条巷子的词,单独列出,标准写法应该是“da babaxiang”“xiao babaxiang”。把“大爸爸”“小爸爸”作为一个词,单独列出,歧化和异化这个地名的来历含义,误导了这个地名的文化含义。我曾经多次要求对这个地名牌子纠正,遗憾的是上百的错误地名牌子都接受我的指教给予改正了;这个重要的地名他们却拒绝纠正。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9-7-7
    • 行业 其它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6
    • 注册 2010-3-22
    • 行业 政府行政
    •  

    翻遍史料,古人没有“爸爸”这个称谓。虽然在三国时候,有人编了一本书,其中出现了“爸”这个汉字,但是古代这个字读“婆”;一直到清代,一些地方称父亲“bobo”;写出来就是“爸爸”二个字。爸爸这个称谓发音不超过百年,




    补图片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5-18
    •  

    主要是以回民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读音为大把把巷,小把把巷,小时候喊父亲的堂兄弟就是大把把,小把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9-30
    •  

     好文。点赞。




     21  1/5  1  2  3  4  5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56329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