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司的高层们正躲在钻石别墅区的豪宅里,举着酒杯畅饮美酒,而他们手下的上万名普通员工却正提心吊胆,生怕被列入新一轮裁员的"灭绝名单"。这就是当下职场的残酷写照,令人扼腕叹息。

裁员潮来袭,阶层分化愈发明显。曾几何时,人们对于同甘共苦的单位情谊还抱有美好向往,但现实远非小说能描摹。有数据显示,上一轮裁员中,位高权重的管理层竟然占到了"重点保护对象"的90%以上。而那些日夜操劳的蚂蚁族,成为了唯一的"替罪羊"。



一位老同事无奈地说"我们被当做一文不值的廉价劳力,辛勤工作20年,最终只换来一纸解雇令。"话音未落,泪水已在眼眶打转。我深感愤慨之余,也对这近乎"阶级灭绝"的做法感到疑惑和不解。探其根源,自有几个方面值得剖析。



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在他们眼中,普通员工是可替代的,但高管团队却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严格按照利益最大化和精英理论办事,将普通员工视作可随意裁撤的"蝇头小利"。这种想法在商业社会似乎也不无道理,但未免太过冷酷无情。


管理层掌控实权,熟谙"权力游戏"。他们在公司内部建立了庞大的"铁杆"关系网,利益捆绑、彼此呼应。决策权掌控在少数人手中,自然就产生了"亲非离子"的特权思维。我曾在一家外企任职,就见识过上级领导们用尽手腕相互"捆绑"。有句话说得好,"兄弟如手足,铁哥们一条心"。


再者,企业追捧的偏好也是主因之一。管理层掌管公司运营全局,分内之事几乎无所不包。他们"高高在上",成为了公司对外的身份代表,享有特殊的"定位优惠"。而基层员工往往成为了不被重视的"可忽略存在"。古话说得好,"立身高朋,从富贵门"。


管理层人才储备的确十分匮乏。这也是企业舍不得轻易放走他们的一大原因。他们长期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相比之下,培养一个经理人往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从成本考虑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诚然,管理层能免遭裁员大挝,这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公司如若过于追捧高层,对普通员工的贡献则矮化不公,必将损害整体团队的凝聚力。作为个体,我们当然也要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更重要的是,企业一定要树立人本理念,对每一名员工都怀有基本的同理心和尊重。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裁员中的"合理合法"。


是与非,对与错,的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正所谓"同病相怜",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弱势群体发出呼声,让权力关系在阳光下遭到阐释与重塑。否则,阶层固化只会愈演愈烈,导致整个社会生机渐失,无异于紧了绳上的"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