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姐俩要露个脸呢,姐姐每天都像个小大人一样,把弟弟带过来跟我们打招呼!
组长轮流做,周五要小结并进行下一周新组长的任选。可是周五摆了一个上午的“造型”,于是放学时就把任务布置给组长们,星期一的时候进行“述职报告”。这不,今天星期一了,点完名改干什么呢?马上缪同学就说了“来开会开会,王老师不是说星期一组长要讲话的吗?”吴若涵也积极说“对滴对滴,我都想好了要说什么了”哈哈,听她讲完,给她一个赞!这个娃娃组长说话挺讲策略啊!各组长“述职”结束,就是“新老组长”交接仪式了了,“老”组长给“新”组长挂牌牌!咦,怎么只有三组呢?盖因第四小组正副组长牌牌丢失了,而第五小组“老”组长缪同学一早已经自行交接给“新”组长刘伊霖了,“新”组长刘同学呢那个时间段上楼跳舞了!所以交接仪式只有六个人了!![]()
![]()



今天的午餐是肉圆和包菜。9号是分餐员,本来是负责打饭的,今天换了一下。许老师打饭,一人一个肉圆放在饭上,顺便浇一勺红汤。小吕同学就负责只分包菜了。28号吴同学是负责端饭的。差不多每人都有了,我巡视检查了一遍,“咦,吴璟怡,这边还差碗菜呢”小吴说“吕子濛说她不要菜”。那哪行呢,我没同意“给她一碗”。小吕姑娘吃饭的速度挺快,很快饭碗光光了,过来稍微指指剩下了的三个肉圆,小声嘀咕了一句“还要吃”。我呢“装聋作哑”,舀了一碗青菜汤给她。小吕皱着眉头走了。过了一会,她来送碗了,再次指着“我还要吃一个”,我笑了“好佬,欢喜吃的死吃,不欢喜的不吃,把包菜吃了再说”。话说她后来再没来“再说”,悄悄的把碗送走了,桌子上遗留一碗包菜。哈哈,不行,“吕子濛,包菜是你的吧,吃掉”,小吕回答“吴若涵也没吃掉”,我说“你吃你的,别烦别人”,吴姑娘说“吕子濛还说她吃菜喉咙就打结”。小吕知道“跟我是没商量的”,很识相的样子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大家的碗都送得差不多了,她和小吴一起过来了,量是少了,但肯定是“难以下咽”了,我只能没好气的说“倒吧倒哦”,小吕这回脸上开花了,还做了一个苦啦吧唧的表情“王老师,我和吴若涵都是这样这样的”!
哎,这个小吕丫头,发现不对的苗头,就要及时疏导,及时“止损”!很多孩子都会犯她同样的错误“喜欢的死吃,不喜欢的不吃”,我呆怪是个“不讨喜”的老师,偏不满足!所以像那种普遍喜欢的蛋炒饭,放开肚皮有人要吃四五碗。脾胃长期被这种坏习惯“捉弄”,是要受伤的,所以我就规定“只能两碗”!这和吃白饭的量是差不多的!
哎,这个小吕丫头,发现不对的苗头,就要及时疏导,及时“止损”!很多孩子都会犯她同样的错误“喜欢的死吃,不喜欢的不吃”,我呆怪是个“不讨喜”的老师,偏不满足!所以像那种普遍喜欢的蛋炒饭,放开肚皮有人要吃四五碗。脾胃长期被这种坏习惯“捉弄”,是要受伤的,所以我就规定“只能两碗”!这和吃白饭的量是差不多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1-3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1-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8-23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8-23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10-7
QUOTE:
原帖由 星星锁 于 2023-4-18 11:21 发表
我回来问他的,怎么会跟老师同学说你到9月13号直接去上小学的呢,他说我跟大家开玩笑的,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就当真了,现在娃大了,想法也越来越多了
娃娃大了,想法越来越多,有时我都想“掀”开他们脑袋瓜“考察考察”装的啥我回来问他的,怎么会跟老师同学说你到9月13号直接去上小学的呢,他说我跟大家开玩笑的,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就当真了,现在娃大了,想法也越来越多了

比如昨天我就想“掀”9号的脑壳子,早上来认儿巴真的跟我说“王老师,告诉你哦,我爸爸妈妈在家生了一个小妹妹”我乐了“真的假的,多大了?”小吕说“真的啊,她已经会分清楚爸爸的爸和8喽”。瞧她那个认真的样子,我真怀疑自己发现了天大秘密,她爸爸妈妈这是“无证”还是“有证”呢?哪块宋丹丹附体玩“超生”了啊?
再说这个小吕,昨天还让她爸妈背一口“大黑锅”。事情是这样的:
小吕的座位贴墙靠里,她要上位子必须23号抬屁股让一让。昨天第一声叫23号让位子,23号不知道是没听见呢还是故意不让,于是第二声她就高分贝了。高分贝激起了4号的不满,替23号出头了,嘟囔了一句“你这样不对,我爷爷也说你不好”。小吕不乐意了,你搬出家人我也搬出家人“我爸爸妈妈说你是狗屎”,4号也不弱,你就爸爸妈妈,我还有爷爷奶奶呢,人数比你多了去了,给你怼回头“我全家都说你不好”。你看你看,都说丫头的嘴要比小伙伶俐吧,我看还真是的!
话说这来龙去脉我是今天早上把同组的人以及她们倆自己单独带到对面托班,终于搞清楚了“狗屎是怎么来的?”。两个丫头当面锣对面鼓的时候,9号还强调“她说我两次,我说她一次”。我说“你呀,拉倒吧,狗屎这个话再也不许说”。敢情两家人的家长都被自己的娃娃扣上了一口“大黑锅”。那“狗屎”这个话是出现的呢,小吕说老实话了。原来吕爸爸吕妈妈管教很严,小吕呢心里面是买妈妈帐的,对爸爸可就“撒娇兼撒野”了,高兴不高兴都赏一句“狗屎爸爸”!今天了解了事情始末后,我说“你要是再喊狗屎爸爸我就喊你狗屎蛋子,因为你是你爸爸的孩子,你愿意被我喊狗屎蛋不?”这话一说,4号笑得咯咯,9号也跟着咯咯了!
跟孩子们打了一辈子交道,一天天看着孩子们成长,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永远不要认为孩子小,但也永远不要认为孩子的话都是百分百,细心观察,耐心倾听,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天使”也会捣乱也会闯祸,我自己有“一口锅”就被背了七八年。说来话长,再开一贴。
我是什么“锅”呢?上上届的娃娃,已经四年级,自己阅读课外书,发现主人翁的名字叫“王哈哈”,甚是兴奋,“咦,跟我一样的名字啊”。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颠簸颠簸跟妈妈显摆了。妈妈乐了,“王哈哈”是上小班没多久得到的“外号”,当初孩子爸爸很不高兴,还唧唧歪歪了几句。这个外号是出自班上一个“铁嘴”丫头张弋舟之口,丫头妈妈现在是我们的副园长。那时刚上小班的孩子,彼此之间名字不熟悉,还嗒不清楚,王宝宝性感爽朗,笑点很低,什么事情都是“哈哈哈哈哈哈”的笑个不停。一次户外活动,她又“哈哈哈”停不下来了,张宝宝说“你又哈哈哈的,你哪里叫王哈哈呀”。我全程记录了孩子们游戏的场景及对话,发在了0511。打那以后,“王哈哈”就慢慢被全班孩子接受,也被家长们熟悉。微信家长群里,聊天都是“哈哈呢,哈哈妈妈呢?”话说四年级的“哈哈妈妈”被女儿一显摆,突然好奇了,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发圈一问,其他家长告知“0511,王老师写了”,她爬楼爬了好久,终于找到真相。截图事情缘由,感慨发了一个朋友圈,“王老姨背了7年的锅,您累不?”。哈哈,毕业后,我们的微信群依然存在,我要求称呼由“老师改成老姨”。我一看,是说我呀,于是乎,跟了一句“我那侄儿可以放下仇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