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镇江分行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鹏龙鸿蒙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畅游天下 » 追忆历史 缅怀同胞——巴尔干半岛游记
    畅游天下  >  [国外游] 追忆历史 缅怀同胞——巴尔干半岛游记     
    查看: 3004  回复: 27
    [国外游] 追忆历史 缅怀同胞——巴尔干半岛游记      查看: 3004  回复: 27
      本主题由 My0511锤子 于 2025-4-1 09:48 加入精华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追忆历史 缅怀同胞——巴尔干半岛游记

    好久没有长途飞行了,此次出游,走向远方,目的地是东南欧的巴尔干地区。这里曾是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国度。
    二战后,南斯拉夫经历了多次变革,最终于1991年解体,分成了六个国家: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马其顿。‌
    2025年3月,我们随团走了该地区。此行,游览了其中的塞尔维亚、波黑、黑山和紧邻的阿尔巴尼亚,并追忆了它们的历历往事。
    游览期间,适逢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原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前,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缅怀1999年5月7日在此遇难的中国同胞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注]
    鉴于上述原因及团队中三位老新闻工作者的参与,使得此次旅游及悼念活动更有其特殊意义。

    此次巴尔干行摄,笔者多采用中远景构图,以期拍出具有叙事感的照片。
    另外,为避免帖子过于冗长,行程中的一些零碎景点予以省略。





    从上海浦东直飞13.5小时后,落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机场。随即,搭乘沃尔沃大巴驶向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巴尔干地区风光无限,笔者随车拍摄图片若干,选取数幅与朋友们分享。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关于南斯拉夫老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拍摄场景的首个游览景点在历史建筑市政厅前展开,影片中有不少场景在此拍摄。
    市政厅建于1896年,萨拉热窝的诸多历史事件在此发生。


    飞行近万公里,来此见证往事,亲临现场拍照,情感收获满满。


    横跨米里雅茨河上的“拉丁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地。
    据记载,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就是在桥旁被塞尔维亚民粹分子枪杀的。




    游览中的细雨让人多了几分不爽,周围的景色若隐若现,在完全陌生的国度,我们只有适应这种境遇,随遇而安是最好的选择。


    好在是游览遥远的他国,新鲜感撑满了身心,而毫不在意低色调的景物了。


    到了巴西查尔西亚老城,狭窄的街道、老旧的店铺、沧桑的建筑——欧洲古城的气息扑面而来。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3-29 13:06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哥特式的尖顶教堂,在城区显得那么挺拔、那么夺目。
    行走在老城,人们追忆着萨拉热窝的历史、文化与硝烟。
    对于影迷和游客来说,探访这些地点是一次重温经典、感悟历史的独特体验。



    寻寻觅觅中,我们来到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拍摄地——钟楼、铜匠街、清真寺等现场。
    钟楼高耸——萨拉热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电影中,瓦尔特在钟楼上与德军枪战的场景依稀在目。


    铜匠街——电影中,钟表匠牺牲的地方。各国游客徜徉其间,仿佛追寻着影片剧中人的身影。




    来自东方之国的游客仔细打量着清真寺外观,触景生情,大家竭力拼凑着电影中的记忆碎片。




    1944 年,入侵南斯拉夫的德军“E兵团”被游击队包围,因燃料告急需从萨拉热窝运油执行“劳费尔行动”计划。
    萨拉热窝由游击队长瓦尔特领导抵抗运动,令敌人胆寒。
    为扫除行动障碍,柏林派冯·迪特里施上校,党卫军上尉康德尔潜入抵抗运动内部,但最终失败的故事。
    该片1972年在南斯拉夫上映;1973年在我国上映,反响热烈。
    图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电影海报和剧照。 (图片取自网络)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3-30 15:21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鸽子——和平的象征。广场群鸽起舞,大家在这里流连,伫立……

    以鸽为伴——感知和平生活的美好。



    萨拉热窝——“悲情之城”、“墓地之城”。由于当年惨烈的战争,如今墓地在该城随处可见。



    老城中的时钟经年行走,无声无息地送走昨天,纪录今天,迎接明天。


    离开萨拉热窝,前往南部都市莫斯塔尔。进入该城首先看到的是桥栏上的鲜花和墙壁上的弹孔。心灵撞击和期待美好给我们以深切的感受。


    城内遗留的建筑创伤,更让大家感受到了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悲凉。


    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小街,这里的一切很有代入感——两侧的小屋让远道而来的我们觉得和当地的景物贴近了许多。




    莫斯塔尔古桥横跨雷特瓦河,该桥用了1000多块长形巨石,施工九年,于1556年完成。波黑南部这座城市便以该桥命名。
    古桥似老者,经年岁月,喋喋不休地向游客们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和荣耀。笔者也和大家一样,要把美的景物带走,那怕是一点点。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走上古桥,这些曾经的繁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去了“花容月貌”,可我们不要虚华,而要脚踏实地的感受。


    在桥旁,不必煞费苦心寻找角度,稍稍移步就能换景。


    在桥旁,我们得以窥见古桥有群山的依托,更显雄魄。


    慢慢行走,细细观赏才是旅游应有的方式,特别是在完全陌生的国度。


    曾经的古街安静惯了,但随着旅游者的到来,一时间的喧嚣似乎扰乱了这里的淡雅之韵。图为团队中的女士们列队拍照,个个精神抖擞,劲头十足。


    女士拍照专捡不显眼处,这不,登高爬梯上了小楼,并向下叫着:“我们在这里,给我们拍张照。”


    午餐就在不远处的西餐厅,这位游客用餐前摆个pose,很有范啊!国外旅游,大餐不必奢望,简食填饱肚皮,尽管有时没有汤水。


    告别波黑的莫斯塔尔,我们到了黑山的科托尔湾佩拉斯特海岸大道,这里极具威尼斯风情。


    海岸边的建筑物依山傍水,高低错落,静谧而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众队友喜不自禁,不断用手机收纳美景,尽管当时天气并不理想且没有阳光。


    观光中,两位热情的女士邀请中国游客合影,欣然允诺后,合影即成。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4-5-24
    •  

    南斯拉夫两部老电影在网上都看过,特别精彩,比现在那些用科技手段合成的电影强多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46
    • 注册 2012-9-28
    • 行业 其它
    • 单车达人 我们爱旅行
    •  

    精彩,高雅!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上岛游览,游船载着乘客驶向目标,湛蓝的海水热情地铺开,仿佛拥抱来自东方的游客。
    圣母岩岛和圣乔治岛位于科托尔佩拉斯特海湾,我们此次游览的是圣母岩岛。


    圣母岩岛太有画面感了,对着无与伦比的天然景观,我们若不欣赏、收纳,错过机会就悔之莫及了。
    在此天然景观中,图中人物的一抹红色应该不显唐突吧?



    小岛没有对游客刻意的迎合,而以其自身的“修养”守护着质朴,并给予到访者亲和的接纳。


    好景观多多益善,笔者从多个角度将其收入镜头,以期日后慢慢“消化”。



    不要惊动“她”的安逸。在此留影,笔者只应带走的是这里的光影和完美的感受。


    游船驶离圣母岩岛,不远处的圣乔治岛从大家视野勿勿掠过。


    即便繁花似锦,也不能一日看尽——这是笔者每次离开心仪的景点时的心境,其实,每位旅游者都会有这般感受。
    返程途中,海风通透地吹拂着身体,并有力在推着游人的后背,船上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凉透了的身子,而是极力搜寻美好的景物。


    搜寻中,目之所及,远处一帆板被风浪掀翻,掌帆者落水,并博击挣扎……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3-29 17:2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临近海岸,佩拉斯特海湾景观呈现在游客面前,观其容貌,俨然一副大景区的派头。


    游客们谈笑风声中,游船发生了“小插曲”。船上一飘浮物落水,船员奔至船尾探身海水,几经打捞,终获成功。


    动人瞬间,被游客如实纪录。


    游船进入港湾,海浪卷涌拍打海堤——画面感极好。


    离船前,海湾群山上的古堡长城呈现眼前,虽是残垣断壁,如风的往事却沉淀厚重。


    黑山的布德瓦圣斯特凡,是一座玛丽莲 梦露等众多明星最钟爱的私密小岛,游客们怎么能错过?



    布德瓦,作为亚德里亚沿海最古老的城镇,有非常多的故事和传说,而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在此留下了无数的遗产。

    跳舞的女孩青铜雕塑是布德瓦经典的标志物。
    传说一对深爱的情侣,女孩是舞者,爱人是水手。水手出海远航,女孩海边守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手始终未归,女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守着对爱人的忠诚。
    本图片拍摄角度不好。当日,风大浪高,雕塑有栏杆遮挡,没能拍到全景。


    在老城身边,观惊涛拍岸,听疾风嘶鸣……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让平静的心来一次冲击,来一次洗礼……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对世界多样性的感悟。


    阿尔巴尼亚是紧邻黑山的国家。大巴在逶迤的山路中行驶,游客们在车内不时舒展身臂,并凭窗向外张望:一幕少见且真实的景象映入眼帘,汽车上了屋顶……


    在阿国境内,沿途民众生活的贫困景况比比皆是,来此游玩能看到和体验到什么? 或许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是最大看点吧。


    阿尔巴尼亚的克鲁亚城堡果然不同凡响。游客们沿着缓上坡步入城堡。


    克鲁亚城堡始建于公元5至6世纪,位于陡峭山岩上,该城堡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也是文化宝库。


    阿尔巴尼亚誉称“山鹰之国”。参观之前,旗下留影。


    游客们参观斯坎德培博物馆。斯坎德培是15世纪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他在克鲁亚城堡领导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斗争,捍卫了阿尔巴尼亚的独立。‌



    馆内巨幅油画重现了斯坎德培率军与敌人博战的宏大场面,笔者用超广镜头也未摄入全部画面。


    登临克鲁亚城堡高处,鸟瞰首都地拉那全景。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眼前的城堡默默地叙述着曾经的往事,而远道而来的访客只能用心聆听,一遍又一遍。


    聆听之余,用手亲抚,默默感受……

    废墟都是粗线条的,而与之交流却是细至入微的。



    我们下山了,结束了这里的游览,大家带着城堡的故事,去往下一处景点。



    又到了用餐的时间,在长长的餐桌上,披萨饼静躺盘中等待着食客。对于吃惯中餐的我们,连吃几顿西餐,免不了都要皱皱眉头。


    在攒足了阳光的下午,我们来到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该广场以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


    灿烂的阳光唤醒了人们体内的快乐因子,大家徜徉广场,步履格外轻松,心情格外舒畅,格外珍惜眼下的时光。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4-2 10:53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在广场的一侧,一幅反映该国历史传承的巨型宣传画高高耸立,彰显其民族性格的坚韧与刚强。


    在地拉那街头,道路两旁的棵棵松树由于人工的悉心修饰,而显其挺拔美观,团队朋友们纷纷称赞。


    公园一角,售书摊长长铺展,笔者张望许久,因不识外文,只能看看而已。


    行至不远,极具特色的万豪酒店十分抢眼。主楼楼体超薄,如何载人载物? 大家围观许久,议论纷纷,却没有答案。


    而另一处标志性建筑——地拉那现代金字塔,逐级而上,直至顶端,俯瞰全市。怯于层高,团队中不少游客望而却步了。


    阿尔巴尼亚有数万座碉堡,它们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有人戏称该国是“碉堡之国”。
    现在很多大型碉堡已改成了博物馆,收藏着与碉堡相关的各种物件,供人们参观游览。


    位于阿尔巴尼亚第二大城市斯库台的罗扎发城堡是我们在该国参观的最后一处景点。


    该城堡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这里粗砺的地貌恰恰透析出阿国人民的性格与特点。



    其实,在异国他乡游览,更多的是观赏风光,对很多景点的历史渊源只能是肤浅的认知,而不必究其更多。


    畅快的旅游可以疗慰身心。城堡废墟中的道路非常友好,虽然并不平坦,漫步其间却十分惬意。



    我们尽可能多地观赏景致并拍照,生怕错过废墟中有价值的点滴,毕竟远隔千山万水,来走一趟不易!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吮吸草地的芳香,聆听绿茵的语丝,俯身亲近它们,带走不为人知的风景。


    远望群山近看湖,此刻,在静思中有所感悟,便是远行的最大收获。



    离开斯库台,折回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参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它是黑山最为雄伟的教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壁画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教堂外的浮雕不仅是历史传承,更是精美的艺术品,本该好好欣赏,可这背后的典故并不知晓,只能与其合影,日后作个念想吧。



    下一站是黑山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路上车辆不多,大巴畅快地跑着。笔者望着窗外,莽原雪域突然闯入了大家的视野,人们惊喜若狂,茫茫雪景太让人震撼了!


    人们专注地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林海雪原是那么寂静,只有雪花不时撞击车窗玻璃,发出“丝丝”声响。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4-1 11:4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车行不久,扎布利亚克小镇到了,这里白雪皑皑,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仿佛童话世界再现人间。


    下车后,众人踏雪步往冰川遗珠——欧洲的“眼泪”——黑湖。
    今年镇江的冬天没有雪景,却在遥远的异国得到了“补偿”,大家都说,这是意外的收获。


    伫立湖边,深深吸入清凉的空气后,静观四周,这里的一切美得让人感觉有点寂寞。


    不要打破湖区的宁静,更不要让寂寞消亡,在此静坐冥想就是最好的享受。要叙述美好,须离开后再向外张扬。



    游览塔拉河峡谷大桥是巴尔干之行的重要节点。图为大桥旁的塔拉小镇。
    在镇上游览时,笔者想到了“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字句,曾经向往的异域今天终于在同一天空下抵达。


    大桥旁的雕像是南斯拉夫军中的一位中尉,名叫博日达尔·祖季奇。他并非游击队员,而是在二战期间表现出色的军人。1966年,在他家乡塔拉峡谷大桥前,竖立了这座雕像,以此纪念这位英雄。


    亲临《桥》的拍摄地,在当年被炸毁的桥断处,一束鲜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夺目,在桥上与之合影其感受无以言达。
    虽然大桥外表并不亮丽。可就是因为它的存在,而成就了一部电影的精彩与永恒,让后人永久怀念。


    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桥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
    最后,笔者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多幅大桥的外景,并默诵着电影主角“老虎”最后的低语:“可惜了,真是一座好桥!”



    南斯拉夫电影《桥》摄于1969年,1977年在我国上映‌,随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影片讲述了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炸毁德军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的故事。图为《桥》的电影海报和剧照。 (图片取自网络)
    此时此刻,人们感慨万分——桥还在,南斯拉夫已消亡。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3-30 12:06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在前往贝尔格莱德途中经过尼什,这里的“水中小屋”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雨侵蚀,潮涨潮落,而在岩石上岿然不动。
    经由国家地理杂志介绍后,更是名声远播,吸引各国游客纷纷前来观赏。



    大巴行驶数小时后,我们到了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
    一下车,大家直奔这里的中餐馆,享用久盼的中华餐食,有荤有素,有汤有水、更有香喷喷的米饭……


    贝尔格莱德的中国文化中心极具现代气质,大家环顾一番后,前往不远处的纪念场地。


    贝尔格莱德市为中国遇难记者敬立的纪念牌——
    “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以此缅怀罹难烈士。”


    今天阳光格外明媚,来自家乡的同胞们在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大家手持鲜花和国旗,向在异国他乡罹难的中华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缅怀。











    缅怀烈士,珍爱和平——我们当时刻铭记。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3-30 15:41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5-1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泽蒙小镇位于多瑙河畔,这里有古典建筑群、巴洛克式教堂尖塔及怡人的河流风光,彰显出贝尔格莱德门户景点的荣耀。


    天空是那么湛蓝,天鹅在水中轻浮荡漾,似云朵倒映在水镜般的多瑙河中,此情此景,让稍感劳累的游客立马精力充沛。


    漫步在多瑙河畔,成群的天鹅会拥向游客,讨好、乖巧地频频点头,伸长脖子乞求食物。



    天鹅得到了人类的关照,便用最热情的肢体语言,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内心的快乐。


    告别多瑙河,参观铁托纪念馆。
    铁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作出了杰出贡献,并一度成为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纪念馆内的铁托墓,被人们称为“花房”,这里鲜花环绕,如同美丽的花园。不远处的历史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珍贵物件,供人们参观。



    不远万里,来到塞国首都总要逛逛大街,领略风情。步行中,路遇两青年在道旁直播,见我们徜徉街头,便十分友好地用生硬的中文招呼:“你好!”


    塞尔维亚,这个经过战火洗礼过的国家,现代街景中的抽象艺术构成,给人以超现实的艺术享受。


    在光影交错的瞬间,城市广场耸立的青铜雕塑英姿勃发。



    这位漫步街头的老者身上定然有精彩的故事。


    街头小贩向过往路人兜售商品,一刻不停。


    广场演奏有声有色,小女孩拉琴有模有样。


    嬉皮士扮者售卖各种造型气球,五颜六色。


    (待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
    • 注册 2017-10-19
    •  

    阿尔巴尼亚是白眼狼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续上)


    卡莱梅格丹城堡,是我们在贝尔格莱德游览的最后一处景点。烈日下步入城堡,让人们感知到了它的热忱。


    该城堡雄踞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地,自1867年起,它便卸下了防御的铠甲,化身为宁静的公园,供人们休憩与游览。



    对着陌生的景物发呆,让萨瓦河与多瑙河流过心灵,彻底放空自己,特别是在游玩劳累的那一时刻。



    悠闲自在,收尽风光,让拥有没有界限,这就是美好;若此刻吹上一声口哨,更是美妙。


    寂静的城堡,有了远方的来客,原本平淡的环境似乎多了些情感和生机。





    纵横交错,逶迤绵延,城堡粗犷的美是那么直白,那么坦率。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已是晚霞满天,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
    图中这对伴侣似乎也要对着夕阳挥手告别。
    江山无尽,不必贪念。世界上哪有看得完的景物,走得完的旅程!
    一次意犹未尽的旅游,是给自己留一点念想,以便在日后出行时多一些冲动。


    [注]: 1999年5月7日,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
              2015年5月7日,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和贝尔格莱德市长为纪念牌揭幕、献花。
              纪念牌刻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以此缅怀罹难烈士。
              邵云环,黑龙江佳木斯人,新华社记者。
              许杏虎、朱颖江苏丹阳人,光明日报记者。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4-1 12:43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QUOTE:
    原帖由 一帆风顺下常州 于 2025-4-1 11:42 发表
    阿尔巴尼亚是白眼狼
    那段历史说起来话长……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3-9-1
    •  

    人美景美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7-6-26
    • 行业 其它
    •  

    真不错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7-1-5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有网友指出,朱颖不是丹阳人。是的,朱颖祖藉是山西,但她和许杏虎结婚后户籍为丹阳,所以有资料就显示其为丹阳人。

    [ 本帖最后由 云中漫行 于 2025-4-2 22:13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21
    • 注册 2005-12-6
    • 行业 其它
    • 我们爱旅行
    •  

    天气真好,照片油润感十足,当年我们自驾塞尔维亚15天,没有一天有太阳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21
    • 注册 2005-12-6
    • 行业 其它
    • 我们爱旅行
    •  

    卤煮是用的蔡思头?

    [ 本帖最后由 一扇晴窗 于 2025-4-3 09:57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8-1-27
    • 行业 医疗卫生
    •  

    徐徐展开,娓娓道来,非常棒的记录

    是跟的哪个团?想给家里长辈报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27
    • 注册 2017-10-10
    •  


    QUOTE:
    原帖由 一扇晴窗 于 2025-4-3 09:55 发表
    天气真好,照片油润感十足,当年我们自驾塞尔维亚15天,没有一天有太阳的
    是啊,感谢老天给我们的眷顾。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52471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