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大众口腔种植牙费用负担,国家医保局于2023年初首次启动口腔种植体系统(简称“种植牙”)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作为口腔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许多民营医疗机构也参与其中。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口腔医疗机构发现,大部分机构未按规定在明显区域公示相关信息,几乎都是“打包”一口价,不会说明具体每项都是多少费用,患者难以对比国家集采种植体价格。有些医疗机构对自身是否参与“集采”也没有主动告知,还有机构将非集采选品混入集采名单公示、推销。
不公示集采名单、过度营销、夸大治疗效果以吸引患者……记者联系到多位种植牙行业业内人士、口腔医生、种植牙专家,揭秘种植牙背后医疗机构的不透明行为。
种植9颗牙花费20万元,与集采中选产品价格相差悬殊
据媒体报道,3月,上海的老王反映种植牙被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打闷包”。医院安排了外国医生,光检查花了8000元,拔除病牙并新植了9颗士卓曼研究院股份公司“瑞士ITI亲水型”种植牙等,花费20万元。不料术后,老王面色严重发青,还有肿痛。老王质疑院方为其选用的“瑞士ITI亲水型”种植牙是否真材实料。
直到和医院产生纠纷后,老王才稍微了解到一点国家集采惠民信息,他用的“瑞士ITI亲水型”并非集采中选产品,价格相差悬殊。种植过程中,院方也从没告知自身是否参与集采。而实际上,该医院在参与集采名单中,属于民营医疗机构。
常规ITI种植牙集采价1855元/套
当记者询问种植牙价格时,多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会从不同价位进行推荐,奥齿泰、登腾、ITI(士卓曼)、诺贝尔等品牌推荐较多。记者走访中,多家医疗机构的医生明确告知,亲水型种植体目前都没有进集采名单,价格很高,如ITI亲水型种植体,仅种植体费用就上万元一颗,“亲水植体,跟骨结合得好,适用于骨密度不高、骨质疏松、糖尿病等老年病人群,因为长得快。对年轻人没啥影响,做常规款就可以。”
常规的ITI种植牙集采价格是一套1855元,但记者走访的所有医疗机构均为一口价,即一个价格一颗牙,从种牙开始到结束,在自身种植条件不错的前提下,医疗机构承诺不收取其他费用。不同品牌的价格不同,亲民的奥齿泰价位从4000多元至6000多元不等,较高端的ITI价位从6000至8000不等。
一般医疗机构拔牙是单独收费,种牙过程中,如果需要植骨,骨膜骨粉单独收费,用多少骨膜骨粉,依个人情况而定,“如果口腔条件不好,光骨膜骨粉的钱,都能顶种一颗牙的费用了。”很多医生都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种一颗牙要用几瓶骨粉也没法估计,更没法量化,“因为每人情况不一样,所以也存在有些不靠谱的医疗机构会在骨粉骨膜收费上做文章。”
推荐1.4万元种植体称是集采价
在西安团圆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大厅里的就诊流程显示,初诊为一楼前台登记信息-拍摄CT牙片-挂号-医生会诊-缴费治疗。医院入口处有两种工作人员,一种穿蓝色工作服,还有一种着便装胸前挂牌。着蓝色工服的负责挂号等工作,挂胸牌的不断将老年人带进医院,医院里到处挂着近70岁老人“即刻种牙当天吃排骨”的展板。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想咨询种牙收费等情况,穿蓝色工服人员说,要咨询种植牙的种类、价格等必须先挂号,挂号了才能见到医生,护士并不了解价格。记者挂号后排队等待,以为可以咨询了,工作人员又说,必须先拍口腔CT,不拍片也无法咨询种植牙的种类价格等。在拍片后,才见到医生。
因为全程没有看到集采公示,记者询问医生。医生介绍了从3000多元至6000多元价位不等的品牌,并推荐说:“ITI集采了,ITI的亲水型瑞锆、悦锆也是集采的,价格是1.4万和1.1万,这是全球最好的,亲水型也集采了。”然而,ITI瑞锆、悦锆并不在集采名单,记者反复询问,医生多次表示,这两款也集采了,并称集采前的价格分别为2.8万元和1.5万元,推荐记者做原价2.8万元的种植体,“集采后1.4万元一颗牙,你的牙4.28万就解决了。奥齿泰、登腾都淘汰了,集采前做得人多。”她还说,该院价格便宜是因为体量大、采购量大,“种牙拔牙不收费,中途不产生其他费用。”
医生说,从片子上看,牙齿炎症严重,但并不影响即拔即种,打一次麻药,就能一次拔掉5颗牙,除了一颗智齿外,再将其他四颗牙种好,收费按种三颗牙(单颗1.4万元)加一颗牙冠(800元),“拔完就能种,现在都是即拔即种,不需要三个月恢复,炎症的地方挖掉就行,没有啥疼痛,没有啥影响。种完牙两个小时就能吃饭,可以输液或回家吃药,两周拆线。”
然而,对比记者走访的其他多家医疗机构,均表示记者的口腔情况并不适合即拔即种,炎症严重拔牙后要先消炎,否则种上也长不牢固。
“对于能不能种牙,是直接种,还是拔完牙要等,要看骨头情况,整个种牙过程,少则4个月,多则七八个月。”
宣传即拔即种当天吃饭
在一家非公立口腔医疗机构,70多岁的王先生说,他2021年在这里种了一颗牙,当时种牙价格5000元,“医生让我打了两针,说是增强骨密度,打了长得快,一针就2000多元。现在不让多收费了,今年没给我打针,价格也便宜了,有2500元和3000元一颗的,我选了3000元的。”他说,优惠300元后,种3颗牙一共8700元,加上过渡牙、再生素等费用,一共交了1.2万元,“啥种植体我都弄不清,也不知道1.2万元的费用是多在哪了,种上牙能用就行。”
王先生说,让他不满意的是,“即拔即种是骗人呢!还给我说当天吃饭。”他说,1月拔牙,种上还要等6个月,戴牙冠还要等半个月到一个月,“今天(7月3日)才来种。”
58岁的李女士5月在西安曲江一非公立医疗诊所种了一颗牙,“打包价7000元,国家集采政策之后,种牙确实便宜了很多。”她说。
一口价存在水分空间
走访中,大部分医疗机构明确表示,骨粉骨膜费用较高,不包括在单颗牙打包费里,拔牙也是单独收费。而有些医疗机构主打低价,宣传只要种牙就不收拔牙费用,甚至骨粉骨膜也不收费。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专做种植牙的医生。据其介绍,种植牙一般包括种植体、牙冠、手术服务费等费用,集采公示的价格为种植体的价格,很多医疗机构的打包价并未对每项价格明确说明,实际成本和利润未被充分揭示,医疗机构通过打包定价维持利润空间。从记者走访的价格看,虽然没有过于夸张,但也存在一定水分。
“市民在选择医疗机构时,首先要警惕超低价、夸张宣传等。对于宣传骨粉骨膜不收费的,要提高警惕,可能本身骨头条件就不需要植骨,可对比咨询大医院。”该医生说,不同品牌的种植体形状、大小不同,这是在拍片时能看到的,一般不会用便宜的品牌去顶替贵的品牌,“太假,很好识别。”但不排除有的医疗机构使用非原厂材料降低成本,“配件是定制的,原厂配件尺寸固定,这部分就形成了利润空间,如果追寻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很多的超低价,必然会存在配件上出处不明的情况。”他说。
一般诊所并不会告知配件来源
种植牙行业内一知情人士说,种植体一般不会使用替代品,但从配件来说,许多低价种植牙项目可能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材料,并由经验不足的医生进行手术,而非顶级设备和技术。同时,在后续的康复过程中,采用加工厂代加工的产品并不能确保与原厂部件相同的质量标准。
在手术过程中如何确保患者使用的植入物符合预期品牌?
该知情人士说,在手术前,患者可以通过查看实物确认植入物品牌。而在手术中及术后无法直接确认,只能通过拍摄术后片子来观察植入物与骨头结合的情况,以此核实品牌和质量。
是否存在使用代加工或低成本国产植入物的可能性?
医生说,不太可能,因为这不仅不道德,且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的风险极高。尽管国内有价格低廉的植入物选项,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通常不会冒险采用此类产品。
患者在选择种植牙时如何判断所使用的是否为原厂配件?怎样直接判断材料优劣性?当患者选择低价种植牙服务时,是否会被告知其使用的是加工替代品?
知情人士说,这很难直接确认,因为有些诊所并不会明确告诉患者所使用的具体配件来源。例如,若因医生技术不足导致种植方向偏差较大,可能就需要用到加工厂生产的角度基台来进行调整,而这往往不被包含在打包价中。通常情况下,这些低价种植牙机构不会主动告知患者使用的是加工替代品,而是直接安装到位并收取较高费用。
结果没过几年就松动脱落
记者走访中,也有不少不同医疗机构的医生提到,此前有患者来做种植牙,从骨头条件来看,不植骨无法种,“就像栽花一样,土不够,根茎露在外面,种不了。但患者咨询别家医院,去了就种了,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种上的。”
如何看待西安口腔市场中的种植牙竞争与质量问题?
对此,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找到西安一位三甲医院的口腔专家解释其中“门道”。专家说,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种植牙,部分诊所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采用低价策略夸大宣传,“打一枪换个地方,做两年就撤。侧着种、歪着种,当下能用,没过几年就松动脱落,等发现有问题时,可能医疗机构早都关门了,医生也找不到了,更别说去维权了。”
专家说,医生的技术很重要,种植体种端正才能长得好用得久。如果技术不好或位置不对,种牙后随着时间过去,种植体会慢慢暴露,这个过程有时间差,出现问题,患者往往会认为是自己用牙不慎,一般不会意识到其实是在种牙时就埋下的隐患。此前,有口腔医院称,即使有炎症也不影响种牙,只需将肉芽刮除即可。对于记者的口腔情况,该专家明确表示,不适合即拔即种。“对于存在明显炎症的情况,需要先治疗。”
如何辨别口腔诊所医生资历的真实性?专家说,目前很难准确查证某位医生的具体手术数量,尤其是非知名高校背景或未公开论文信息的医生。建议寻找真正知名院校有明确种植科背景的专业医生进行诊疗,“很多医疗机构的专家、院长都打着旗号是名校毕业,或者是‘知名口腔医院’医生坐诊执刀,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一是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其简历、论文方向等查阅核对信息,二是可以直接去资历可靠的口腔医院就诊。”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0-10-17
- 行业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