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国朋友自述:
最近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的”中日友好事件”,我也略有耳闻。我自己也是通过欧洲icon(英国)的传统5年制MBBS培训后进入临床规培,之后辗转来到美国完成的Residency和Fellowship。其中来回花了超过10年,横跨普外和麻醉两个科系。当时第一次来到美国接触比我年龄小的哈佛icon4+4 Residency同事,感觉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远在我之上,明显展现了美国培养医学人才的优良系统。中国看似效仿的4+4模式,竟然培养出这类笑柄,真是荒唐。
       
理论上来说,董某念的Liberal arts college和之后以graduate student 身份进入医学院并不冲突。但其中是否在college有完成Pre-med的部分就不知情了。之后在各个性质迥异的科室疯狂晋级(内科,胸外,泌尿等)然后以一年完成规培,在我们IMG医生疲倦的眼里真是滑滑天下之大稽。
       
以下是国内模范不了美国系统的主观原因:
1. Pre-med阶段要求
        美国:必须完成本科学位,严格要求先修课程(生物、化学icon、物理、英语icon、数学);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MCAT考试。
        中国4+4:本科通常限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缺乏全国统一的MCAT类考试;申请人学术背景参差不齐。
2. 医学院教育
        美国:4年制医学院,受LCME全国统一认证;2年前期基础课+2年临床轮转,课程与临床实践高度标准化(强调PBL、早期临床接触)。
        中国4+4:4年制医学硕士课程,模仿美式结构,但不同院校课程设置与临床实习质量差异明显;缺乏统一的全国认证体系。
3. 住院医生申请竞争性
        美国:通过全国统一的NRMP Match系统,竞争激烈;综合评估USMLE成绩、临床轮转表现、推荐信、个人陈述和面试。
        中国4+4:规培入选主要依靠地方考试和学校推荐;竞争程度地区差异大;缺少类似NRMP全国统一匹配机制。
4. 标准化住院医培训(ACGME)
        美国:所有住院医项目受ACGME统一认证管理;有严格的工时限制、课程标准和评估体系。
        中国4+4:规培质量依赖医院与地方管理,缺乏ACGME式独立统一的国家认证标准;不同医院培训质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