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万箱含氯可口可乐流入市场
早报讯 山西省质监局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针对媒体披露的“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含氯软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饮料产品”事件,经过调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4月28日,山西省质监局对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做出了停产整改的行政处罚。
4月16日,有媒体报道披露,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员工向记者爆料,因管道改造,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公司9个批次价值约500万元左右的12万箱可乐产品中,目前部分产品已被当作合格产品销往市场。对此,可口可乐发布声明称,“我们出厂的所有产品都经过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检验,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是安全可靠的”,并表示所谓“公司内部信息”经查并不符合事实。随后,山西省质监部门介入调查。
山西质监局长:勿低估
百姓辨别是非的能力
4月19日山西省质监局进驻可乐厂开始调查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的氯水疑似混入饮料事件。
在相关调查过程中,山西省质监局发现,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以维修电脑为由删除了2月4日到2月8日部分相关生产记录和全部的电子工作邮件,关键证人也被可口可乐公司安排带薪休假。
从2月4日到2月8日这五天期间,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生产的产品共有9个批次,总数是121058箱。目前确认有76391箱流入到市场里面,同时现在还有44667箱在可口可乐公司的仓库里面没有发货,被山西省质监部门封存。
对于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遮遮掩掩的做法,山西省质监局局长常高才表示:“现在不是掩饰问题的时候,藏住头,屁股露出来了,盖住屁股头就露出来了。我给它下的结论是:方法不对头、配合不积极。可口可乐低估了政府查处它的决心和能力,低估了老百姓辨别是非的能力。”
据了解,余氯作为消毒液,具有持续消毒作用,但水经氯气消毒后往往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尤其是会产生致癌、致突变、致急性作用的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氯乙酸等。目前氯气消毒已在其他地方逐渐被别的消毒方法所代替。
可口可乐致歉:
“已进行彻底整改”
在山西省质监局发布消息后,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昨日凌晨回应说:“经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我厂确认于2月3日在实施节水项目相关管道改造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该生产辅助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经检测,我厂现确认2012年2月4日到8日期间生产的9个批次产品中含极其微量的余氯。我厂特此澄清先前的沟通,并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深表歉意。我们已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彻底的整改。”
该公司还强调,产品是安全的,称“我厂拥有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的多次检测和专家组论证都表明:我们上述批次产品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可口可乐公司也表示,尊重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厂生产管理方面做出的处理意见,并已对质监局提出的相关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博)记者发现,今年2月初,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因管道改造,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9个批次、12万箱、价值可能高达500万元的可口可乐中,而部分产品已被当作合格产品销往市场。
这12万箱含氯饮料是否像可口可乐山西公司所说的那样对人体无害?期待权威部门给出正确答案,以免消费者受其伤害。
余氯
是指氯投入水中消毒后,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剩下的氯含量。
12万箱含氯饮料是如何放行的?
爆料人出示的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内部邮件中显示,2月8日晚,发现生产所用处理水中含有余氯。邮件说,如果每一位测试人员、每一批的产品都按要求进行成品口味测试的话,至少也有口味敏感的人可以提前发现这个问题。
据该公司员工回忆,2月4日白班,彻查部的员工上班喝饮用水时,感觉到饮用水里氯味特别重,但没太注意。一直到8日晚8时,有人反映水里面氯味太浓,问是怎么回事。采样以后,发现饮水机里面含有余氯,特别浓,随即对生产饮料用水进行了采样测试,发现生产用水里面有大量的氯水。
发现问题后,可口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对产品进行了封存。据员工介绍,公司通知仓储部将9个批次的产品共计12万多箱,全进行隔离,等待下一步处理。
然而,时隔不久,这9批次产品却陆续解除封存,发往山西省各级市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员工介绍,过了一段时间,公司总经理召开会议,称产品没有问题,有质检报告。该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高旭峰也证实了此事。
高旭峰称:“我们内部肯定是每一批都检查,但是质监是抽查,我们都有山西省质监局的关于产品的质量报告,产品都是合格的,都是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这不是我们自己出的。”
记者看到了这份山西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报告,然而这项包括苯甲酸、甜蜜素、大肠菌群等18项指标检验内容的报告里,却没有引发这次危机的关键内容余氯。山西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宪萍证实,这份质检报告确实为中心所出具,但她表示,余氯作为消毒液属于化工产品,中心并不具备检测资质,因而未对余氯指标做出说明。
综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