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路过镇江金山公园,你不难发现金山景区大门外出现的特殊交通景象:数辆无牌照的“老头乐”代步车与改装马自达车辆排成长列,以“5元起步、随行就市”的价格招揽游客自金山公园到达西津渡景区、京畿路、火车站、渡口等地。尽管此类车辆缺乏合法营运资质,但其因低价便捷成为部分游客的“临时摆渡工具”,也引发公众对交通安全的担忧。
景区需求催生“灰色交通”
金山公园作为国家5A级景区,节假日游客量激增,但景区接驳公交运力有限,部分游客反映“等车半小时,步行又太远”。在此背景下,无证营运车队以灵活路线、即时发车填补了接驳空白。一位“老头乐”司机表示:“从早到晚能跑20多趟,游客图方便,我们挣点生活费。”
便捷与隐患并存
此类车辆因无需驾照、价格低廉受老年群体青睐,但其安全性备受质疑。部分“老头乐”最高时速达60公里,却无安全带等防护装置,在机动车道穿插行驶易引发事故。此外,马自达车辆多为改装三轮车,稳定性差,曾有游客投诉“转弯时险些侧翻”。
政策与现实的矛盾
尽管多地已出台“老头乐”限行政策,但镇江暂未严格管控。 优化旅游体验需多措并举,增加正规接驳班次,逐步引导非标车辆退出,是镇江提升景区管理质量的当务之急。学者指出,平衡便民与安全需完善适老化交通服务,例如开设景区微循环公交或规范代步车标准。
实际上,金山公园周边已增派交警巡查超速、违规载客等行为,但彻底解决“灰色营运”仍待长效治理,更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