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陪伴孩子是我们家长的必修课,带孩子游戏、玩耍等是常态,怎样让我们玩的有水平、有姿势,还能让孩子在玩儿的时候产生好奇心?科学小实验就是让我们玩中学的好办法!于是经常上网搜索各种简单易上手的小实验,很多材料家里就可以随手找到,或者在万能的TB买,每次孩子非常期待一起做科学小实验呢……
喜欢烘焙美食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美食贴http://bbs.my0511.com/f67b-t6368877z?highlight=
[ 本帖最后由 弦月轻风 于 2018-11-27 13:59 编辑 ]
亲子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牛奶
材料:牛奶,盘子,色素,洗洁精,棉签
步骤:
1、将牛奶倒入盘子中,注意牛奶的量一定要没过盘子的底部。
2、向牛奶里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注意不要让色素混合在一起。
3、用棉签沾一点洗洁精,慢慢滴在牛奶的中央位置。
实验现象:
当我们把洗洁精滴在牛奶上之后,会发现牛奶开始不停的“舞动”起来。同时,色素也随着牛奶蔓延开来,像梦幻的彩虹一般在牛奶上展开了。最后都融合到一起了,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原理解释:
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一端是亲水基因,一端是亲油基因,将其加入牛奶中,破坏了牛奶的表面张力,会引起牛奶中脂肪分子的运动,使用色素分子也可以随意迁移。如果洗手液和牛奶混合均匀了,色素也就不会运动了。
材料:牛奶,盘子,色素,洗洁精,棉签
步骤:
1、将牛奶倒入盘子中,注意牛奶的量一定要没过盘子的底部。
2、向牛奶里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注意不要让色素混合在一起。
3、用棉签沾一点洗洁精,慢慢滴在牛奶的中央位置。
实验现象:
当我们把洗洁精滴在牛奶上之后,会发现牛奶开始不停的“舞动”起来。同时,色素也随着牛奶蔓延开来,像梦幻的彩虹一般在牛奶上展开了。最后都融合到一起了,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原理解释:
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一端是亲水基因,一端是亲油基因,将其加入牛奶中,破坏了牛奶的表面张力,会引起牛奶中脂肪分子的运动,使用色素分子也可以随意迁移。如果洗手液和牛奶混合均匀了,色素也就不会运动了。
亲子科学小试验~开花啦
实验材料:水彩笔、纸、剪刀、水、托盘或盆
实验方法:
1、在纸上画一朵花,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花心和花瓣涂不同颜色。(我是用2种颜色的彩纸做的)
2、将小花剪下来,花瓣向内翻折
3、将折好的小花轻轻的放入水中,等待花朵盛开吧!
实验原理:
这主要是“【此处为站外链接,请谨慎打开】”导致的。
因为纸是由纤维制成的,纤维之间的缝隙很小,就形成了无数个非常细小的毛细管。当纸和水接触后,水会通过毛细现象在很短时间内浸润到纸张的缝隙中,改变纸张的张力和形状,纸花就“盛开”了。
花盛开也能体现物理学中的分子运动观点。水分子运动到纸分子中间去,纸会发生膨胀,膨胀产生的力把花瓣撑开了。
[ 本帖最后由 弦月轻风 于 2018-10-26 15:18 编辑 ]
实验材料:水彩笔、纸、剪刀、水、托盘或盆
实验方法:
1、在纸上画一朵花,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花心和花瓣涂不同颜色。(我是用2种颜色的彩纸做的)
2、将小花剪下来,花瓣向内翻折
3、将折好的小花轻轻的放入水中,等待花朵盛开吧!
实验原理:
这主要是“【此处为站外链接,请谨慎打开】”导致的。
因为纸是由纤维制成的,纤维之间的缝隙很小,就形成了无数个非常细小的毛细管。当纸和水接触后,水会通过毛细现象在很短时间内浸润到纸张的缝隙中,改变纸张的张力和形状,纸花就“盛开”了。
花盛开也能体现物理学中的分子运动观点。水分子运动到纸分子中间去,纸会发生膨胀,膨胀产生的力把花瓣撑开了。
[ 本帖最后由 弦月轻风 于 2018-10-26 15:18 编辑 ]
亲子科学小实验~任性的蜡烛
实验材料:打火器/蜡烛/漏斗
注:本次实验涉及明火,请小朋友在家长指导下进行!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点燃
2: 从漏斗大口处向蜡烛吹气
蜡烛迅速熄灭
3: 从漏斗小口处向蜡烛吹气
蜡烛未熄灭
实验原理:吹蜡烛的灭火原理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人吹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吹倒火焰上,灯芯缺氧而停止燃烧,还有一个是人吹出的气体带走了灯芯的很多热量,从而使灯芯的温度降低,温度低于燃烧的最低温度时,火焰就熄灭。
但是第二种更主要,因为不仅人吹出的气体可以让火焰熄灭,就是风、流动的空气,其中氧气浓度远远大于二氧化碳也可以把火焰熄灭。
在这个小实验中,如果从漏斗的大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吹出的气体从大口到小口时,逐渐聚集,气压增强。这时,漏斗小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小口处空气流动加快,降低蜡烛燃烧气温,蜡烛熄灭。
如果从漏斗的小口端吹气,蜡烛不会熄灭。吹出的气体从小口到大口时,逐渐分散,气压减小。这叫做“附壁效应”,当用漏斗去吹蜡烛时,空气沿着壁往外流,在漏斗中形成了空气漩涡。如果蜡烛放得远点,就吹不息;如果放近了,蜡烛的火焰反而朝里跑,像被吸了一样。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嘴里吹出来的风就好比刮风,通过漏斗的小口,风从宽口出来,风散开了,风量变弱了,作用在火焰上的风就少了,就不容易被吹灭。
实验材料:打火器/蜡烛/漏斗
注:本次实验涉及明火,请小朋友在家长指导下进行!
实验步骤:
1: 将蜡烛点燃
2: 从漏斗大口处向蜡烛吹气
蜡烛迅速熄灭
3: 从漏斗小口处向蜡烛吹气
蜡烛未熄灭
实验原理:吹蜡烛的灭火原理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人吹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吹倒火焰上,灯芯缺氧而停止燃烧,还有一个是人吹出的气体带走了灯芯的很多热量,从而使灯芯的温度降低,温度低于燃烧的最低温度时,火焰就熄灭。
但是第二种更主要,因为不仅人吹出的气体可以让火焰熄灭,就是风、流动的空气,其中氧气浓度远远大于二氧化碳也可以把火焰熄灭。
在这个小实验中,如果从漏斗的大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吹出的气体从大口到小口时,逐渐聚集,气压增强。这时,漏斗小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小口处空气流动加快,降低蜡烛燃烧气温,蜡烛熄灭。
如果从漏斗的小口端吹气,蜡烛不会熄灭。吹出的气体从小口到大口时,逐渐分散,气压减小。这叫做“附壁效应”,当用漏斗去吹蜡烛时,空气沿着壁往外流,在漏斗中形成了空气漩涡。如果蜡烛放得远点,就吹不息;如果放近了,蜡烛的火焰反而朝里跑,像被吸了一样。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嘴里吹出来的风就好比刮风,通过漏斗的小口,风从宽口出来,风散开了,风量变弱了,作用在火焰上的风就少了,就不容易被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