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持续攀升,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8-2019年,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达14%,显著高于2015-2016年的11.4%。
此外,痛风也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老年病”,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人群约1.77亿,痛风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在这些高尿酸血症及有痛风症状的患者中,有近六成人群是18-35岁的年轻人。
尿酸是人体的代谢物之一,当人体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在正常饮食状态下,男性两次空腹检测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或7 mg/dL),女性超过360μmol/L(6mg/d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HUA)。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时,会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在皮下和关节处,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为痛风。
4月18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委会主委李娟医生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虽然临床上只有约10%~20%的患者会发展成痛风,但长期的高尿酸状态会悄无声息地损害肾脏功能,甚至发展成尿酸性肾病、肾功能衰竭,此外,还会增加血管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造成胰岛素功能受损,诱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为此,李娟呼吁患者避免“不疼不治”“治标不治本”,建立长期管理机制。“当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却没有症状时,实际上就是管理起来最好的时机。把高尿酸血症控制在未发生系统损害的摇篮里,受益的不仅是患者本人,还有其家人,甚至是我们整个民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诊疗中心的门诊情况也印证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据李娟介绍,目前,其所在门诊接诊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20~35岁的年轻人占比已经超过50%,在一定阶段甚至接近70%,这当中不乏有大学生群体。
李娟向我们列举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案例。这名大学生当时才19岁,因踝关节疼痛就医,检查发现,其尿酸值已超过420μmol/L,此外,B超结果显示,在他疼痛的关节部位,已经有尿酸盐结晶沉积,这是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追问病史发现,这位患者每周都要和朋友聚餐畅饮,海鲜啤酒从不忌口,平时也很少去运动。
而这样的年轻患者并非个例。李娟向时代财经介绍道,在前来就诊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男女比例大概为15:1。很多患者往往有着相似的画像:腹型肥胖,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规范,如长期摄入高糖酒饮、报复性饮食、工作压力大是他们的生活常态,这种不规律的进食方式让尿酸水平如同过山车般剧烈波动。
此外,原本被认为“受雌激素保护”的年轻女性,也开始出现在痛风门诊中。“由于雌激素对尿酸有保护作用,通常来讲,女性在绝经前不太容易得痛风,但在近年的临床上,年轻女性血尿酸值超过五六百的案例并不少见。”李娟称。
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招?背后的诱因有哪些?对此,李娟将其归结为五个方面:首先是饮食结构的变化。现代年轻人高嘌呤饮食、高果糖饮料和烟酒摄入的增加是重要诱因。
第二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异常和/或疾病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大部分代谢综合征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除了“四高”以外,“高体重”作为“第五高”也呈现低龄化趋势,低龄化的肥胖伴随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不仅促进尿酸生成,还会抑制其排泄,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大诱因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以及普遍存在的熬夜现象,都会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尿酸代谢。
第四,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痛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存在痛风家族史的年轻人,在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在早年发病。特别是那些先天存在尿酸排泄基因缺陷的个体,其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最后,健康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虽然健康科普力度不断加大,但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仍容易被忽视。许多年轻患者往往直至出现痛风急性发作,或已造成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损害时才就医诊治,错失了早期干预的良机。
目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虽然已成为国内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后者。
李娟向时代财经指出,当前不少年轻患者存在严重的治疗误区。有些患者在面对痛风疼痛时,仅靠止痛药缓解症状,却从不重视尿酸管理。他们的血尿酸水平有时候甚至高达600-800μmol/L,远超正常标准。即便经过治疗将尿酸降至420μmol/L的临界值后,很多患者会自行停药,并继续之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就像一个装满水的大锅底下烧着火,高尿酸血症就是这把火。水沸了,你给它加点凉水,它可能暂时不开锅,但底下的火不抽走,水始终还会沸腾,疾病也一直在发展。”李娟表示。
这种情况下,高尿酸血症就像一颗潜伏的定时炸弹,伴随的关节肿痛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威胁往往隐藏在身体深处。李娟提到,在临床过程中,她也曾遇到30多岁的患者却有着七八年甚至是十年病史的情况,这部分患者,有的不仅有关节的痛风石沉积,更严重的是肾功能也出现了问题,甚至有患者在来就诊时就已经是肾功能衰竭,而患者本人却不自知。
“对于高尿酸和痛风患者来说,仅仅在急性发作期控制症状或间歇期进行饮食调理是远远不够的。”李娟强调,“治疗的关键在于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要让尿酸水平达到标准值,二是要让这个达标状态持续保持。”
她经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医生,这些降尿酸的药我要吃多久?”对此,李娟的回答是,用药时长完全取决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当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尿酸值是否达标以及后续能否持续达标才是关键。
此外,李娟告诉时代财经,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都需要进行持续监测和长期管理,避免引起关节疼痛及其他相关系统的损害。
今年“世界痛风日”的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痛风防治体系。以居家尿酸监测产品为例,目前,包括欧姆龙、强生、鱼跃医疗(002223.SZ)、三诺生物(300298.SZ)等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医疗企业均推出了家用尿酸检测仪产品。
不过,李娟也指出,虽然这类设备很方便,但有患者反映使用居家尿酸检测仪检测的数值与在医院的检测结果存在偏差,有的甚至相差200μmol/L。“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居家自测的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比对,一起对设备的准确性进行校准。”

[ 本帖最后由 嘿嚜 于 2025-4-21 09: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