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我们的东风快递弹道难以预测,但你知道印度的“布朗弹道”也不差吗?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一定能拦截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所谓布朗导弹,听起来就很不容易理解,其实它来源于“布朗运动”,布朗是一个植物学家的名字,他在19世纪20年代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花粉粒在水里面会一直做毫无规律的运动。

而“布朗运动”,指的就是“永远进行的不规律运动”,这里面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个是“永远不停”,另一个就是“没有规律”。布朗导弹完美继承了其中一个特点,永远不停当然是不可能的,其实就是“不规律”。

正是因为这种不规律,让全世界所有的电脑都无法计算出这种导弹的运行轨迹,当然了,印度自己也算不出来。

对于印度的这种弹道,简单来说就是,印军只管发射,没有人能够拦截地了,因为没人知道导弹会落到哪里,即使是发射的人也不知道。
那么,关于布朗导弹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这种弹道跟我们的弹道相比又是什么表现呢?
神奇的布朗导弹身上都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有两位网友的调侃非常有意思。

其中一位网友表示,印度为了彰显国力,曾经高调试射了一次布朗导弹,为了监控和收集数据,雷达系统全程密切关注。

可没想到,准备工作做得再好,意外还是发生了,导弹飞出去没一会就失控了,跟预定的航道不在一条线上。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连雷达都搜索不到导弹的信号了,这可把印度人给急坏了,生怕导弹落到不该落的地方。

最后,消息传来,巴基斯坦一栋民宅遭到了不知名炮弹的袭击,而这枚炮弹,正是印军刚刚试射的布朗导弹。

还有一位网友讲的也很有意思,说是印度计划偷袭巴基斯坦, 按下导弹发射按钮后,相关人员就坐等着巴基斯坦的城市被毁。

可过了好长时间,巴基斯坦境内啥动静都没有,军事人员有些懵了神,赶紧调查是什么情况,最后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是导弹再次射偏了,拐到了日本境内,还把富士山给炸了。

当然了,网友们的说法只是调侃,也就图一乐,但这也间接说明,印度的布朗弹道是真不行。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人为啥研究不好弹道呢?

钱学森弹道无法拦截,但却能精准命中目标,布朗弹道毫无规律,也打不明白目标,为何会这样呢?

布朗弹道之所以成了笑话,主要还是因为印度的工业水平差点意思,尤其是高端科技领域落后太多。

导弹不像是一般的炮弹,一般的炮弹很简单,装上火药和引线等东西就行,没什么高科技含量,可导弹复杂地多,光是飞控组件和芯片电路就够一个国家研究几十年的。
印度的军工本身就不给力,很多武器都需要依赖进口,我们的五代机都问世十多年了,可印度连个影子都没摸到。

导弹涉及到的半导体产业就更不用说了,印度在这方面的底子本来就薄,虽然政府一直在投资鼓励发展,可钱基本都打了水漂,半导体行业还是那个样。

关键是,如果不打算发展顶尖武器,那军用芯片对半导体的依赖程度就没那么高,90nm就足够了,可小小的90nm军用芯片就难倒了印度。

半导体为何发展不起来,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没有干劲”,印度人办事比较懒散,不在意细节,而且也没有多少竞争意识,比方说几年前印度的造船厂就有一次排泄物爆炸事件,就是因为一位工作人员抽烟把化粪池给点着了,最后给船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