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孩子都已经离开父母几年,说说以前,希望能帮助到一些爸爸妈妈。

小学阶段重点是养成好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孩子和妈妈接触的多,妈妈要多留心,孩子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小动作,作业写得快不快,写得慢应该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这样妈妈陪在旁边效率一定会高一些。读过前面别人介绍的经验都不错,有一点要补充,小学阶段孩子留给父母时间多,你对孩子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去做,不要只顾着学习,毕竟孩子以后生活还有很多其他方面。锻炼身体,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终身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

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英语,语文课外阅读量越大越好,不限于老师说的小学读本,能读多少读多少,不要只读儿童绘本,到了初中后来高中根本没有时间课外阅读,当年孩子读了不少书。英语进步方法很多,不局限于哪一种方式,无论哪一种都需要父母在一边支持,父母想懒一下,孩子就懒三下。我还是推荐新概念系列,比较成熟的一套教材(不知道其他教材是否也是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年级暑假开始学的话,花大约两年时间把第一册背完(家长很重要),四年级学第二册,可以约一年时间背完第二册,这样可以最完美的小学阶段背完第三册。家长陪着孩子做到了,孩子到了一个看风景的高度,陪伴的家长心里也是很甜的。

因为小学看书多,喜欢上了历史,总说自己以后要学历史。小学阶段有几年陪孩子几乎每天看百家讲坛。(你也可以根据情况选个适合孩子的栏目)

数学要不要上奥数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吧,小学孩子在学校有一个奥数班,回家没管,学的不好不差。我家数学不是特别强。不过因为小时后把语文英语底子打的还算牢实,到了初中就有精力对付数理化。那时没有上过小课(也许对现在孩子不很适用),小学还可以,初中在好班排在后面,初一排在中后,没有太着急,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学新概念第四册,还学了编程,初二冲到了前面,后来就没有掉下来。当学了物理化学以后就更喜欢理科一些。学完新概念后,自己读了不少原著(初中),后来读了高中就沉迷理化了。

孩子成长离不开爸妈的引导,小学阶段一定要管理好手机平板和电脑。小学时爸爸还教孩子打游戏,现在都说他,那时孩子迷上游戏。但是严格控制时间,打游戏时间需要读英语时间去挣,印象中读半小时英语奖励打游戏时间不超过5分钟,日历上写满了++--,读了就加,打了就减,如果奖励的时间不用玩存起来就给利息(开学存到暑假可以奖励60分钟)。如果打游戏,时间定时说到做到,说话算数。这些都是小学的事情。小学毕业后,引导编程喜欢上编程后,电脑对他开放(那时没有什么手机游戏)再也没有打过游戏,这个我还是挺自豪的。因为不打游戏,无论他走到哪里,父母就再也不担心耽误学业。大人都控制不住打游戏,想让孩子控制自己何其难,所以开始一定要管理好。

除了小学好好夯实语言基础,管理手机不要打游戏外,有一点我还觉得对父母比较重要。陪伴,我不用监督,说陪伴。不要以为给孩子一个好的书房孩子就一定在好好学习,大人坐一边和不坐一边对孩子效率肯定有影响的,如果孩子能把爸妈在边上认为是陪伴而不是监督那爸妈就是成功的。孩子初中发现爱关门写作业,我们把茶几扔了,买了一个大的餐桌放在客厅,写作业时爸爸在对面做事,妈妈在侧面(那时打了不少毛线)就此养成了习惯,到了高中搬了家,学校回家后爸爸仍然坚持陪伴他在家至少高效学习一个小时,没有一点违和感。

说到这里,各位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和父母的责任是息息相关的。不在于我孩子学习优秀不优秀(学习上应该可以做标杆),孩子都能做到,关键是父母要沉下心,陪伴孩子是第一位的,用智慧和爱心去陪伴你的孩子。谁家都会有鸡毛蒜皮,但是孩子一转眼就大了,时间回不去。当年也是跌打滚爬一路高高低低挺不容易,走过去后心里很坦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需要和我继续交流的可以私信。

[ 本帖最后由 kai00ge 于 2022-4-1 09: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