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多地高校本研“倒挂”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显示,2023年北京高校预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
拥有多所重点高校的上海同样出现了类似情况。同济大学2023年本科毕业生约4400人,硕博毕业生人数约6500人;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本科毕业生有3928人,而研究生人数高达6422人。复旦大学2022年新生15651人,其中博士硕士占比74%,本科生仅4120人,占比约26%。
广东也有不少高校研究生人数比本科生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早在2018年已出现本研“倒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2020年出现本研“倒挂”,暨南大学在2022年出现本研“倒挂”,南方医科大学2023年出现本研“倒挂”。
数据显示,不少高校的研本比例已经大于1。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37.14的研本比(研究生人数是本科生人数的37倍多)一骑绝尘,位列前五的其他四所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数量也都至少是本科生数量的两倍之多。
(来源:软科数据统计)
延伸:研究生不值钱了?
按常理来看,高等教育层次越高,人数应递减,如今却呈现“倒挂”态势,因此引发“学历注水”、“学历贬值时代来临”等一系列质疑声。
云南保山学院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张拟聘用人员公示截图显示,拟聘宿舍管理员、安保人员等共7人,其中有4名硕士、2名本科生、1名专科生。4名硕士中,3人应聘了宿舍管理员岗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勤杂工临聘合同制工作人员的录用公示信息显示,一名24岁物理学研究生(硕士学位未拿到,实为本科生)拟被聘为该中学勤杂工。
追问:研究生“过剩”了吗?
细究起来,本研“倒挂”并非整体事实。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研究生招生130.17万人。“倒挂”主要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属于关键少数。“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博士生和近60%硕士生的培养任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截至2022年,全国具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尚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今年3月,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将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