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教育大多是“逆性”而行。靠着强制性手段和政治教育,培养孩子的韧性和毅力。所以中国孩子在世界上公认的特别能吃苦。
所以只有中国会有“向赖宁同学学习”这样的运动。十几岁的孩子几次三番参与森林救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后被作为少年英雄,呼吁全国儿童向他看齐。
当年我们被组织起来看宣传英雄赖宁的短片,看完以后少年的热血沸腾,恨不得学校后山的小树林也失一把大火,让我们也可以去效仿英雄献身一回。幸亏当时没人想起来去放火,保住小命几多条。
后来学校宣传支援西北,我就跟老爸说等我长大了要去大西北开荒。老爸问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说:“我不去谁去?西北需要我们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我到现在还记得老爸古怪的脸,他说:“你知道什么是上山下乡么?” 然后给了我一本《张贤亮全集》,几大本收藏很多年的老杂志《收获》。读完这些,我才知道什么是“知青”,什么是“大炼钢铁”。从此以后死了去大西北给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的心。
其实写到这里已经完全跑题。真正想说的是中国的教育它不完全是“以人为本”,它是有色彩的。孩子们缺少那种“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爱你”的安全感。
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会被贴上“不用功”的标签。如果一个孩子上课听不懂,他会被贴上“智商低”的标签。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打架不守纪律,他会被贴上“不学好”的标签。
人们被训练得热衷于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标准“贴标签”,而不是遵循客观规律去适应孩子们。
有一部很美的电影《美丽人生》,讲到一个犹太父亲在集中营里跟儿子玩游戏,假装他们被捕是一个游戏。如果儿子躲藏得好,他们会得到一架真的坦克作为奖励。爸爸被枪毙之前,告诉儿子必须躲好,因为他们就快赢得游戏了。爸爸死后,儿子从躲藏的地方出来,看到盟军的坦克,他就真的以为自己跟爸爸赢了这个游戏。这个小男孩在纳粹集中营里过得很快乐,不知道什么是恐惧。在故事里,爸爸不断的鼓励儿子:“你做得真棒我们就快赢了”。他从没有说过:“你不够努力,你不够机灵,你躲得不用心。”
我们被训练得能够非常迅捷的给孩子们扣上有色彩的帽子,一顶又一顶。并且习以为常,毫无怜悯之心,哪怕是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孩子们很小就知道“怕”,怕打,怕骂,怕被贴标签。我们理直气壮的对孩子们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刻苦,要注意力集中,要忍让,要守纪律。不要浪费时间,不要瞎玩,不要看电视,不要打游戏。
然后我们不管这些要求是否违背天性。因为这是为孩子好,所以他们必须做到。做到的就是好孩子,做不到的就是坏孩子。
对于如何让孩子们可以轻松达到我们标准的方式方法,我们不太感兴趣。我们更擅长上政治课,扣帽子,说教。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浸泡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我们最擅长这个。
我们缺少对教导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标签的那股权威的质疑精神。如果权威是对的,请证明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这些标签,这些帽子是对孩子们有益处的,是推动社会文明前进的。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112305 于 16-7-6 22: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