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东路张家浜桥,记者用紫外线灯照射护栏瞬间毛骨悚然——整排栏杆竟如星空般闪烁,实则是密布的玻璃纤维在反光。环卫工老李展示满是红疹的双手:"扫帚碰到栏杆就炸起一片玻璃雾,跟踩了地雷似的!"更骇人的是沪宜公路某段,老化护栏已结成蛛网状,随手一碰就能扯下大把纤维,急诊医生透露:"最严重患者手掌嵌入87根玻璃刺,需全麻手术!"
这场公共安全危机的罪魁,竟是十年前风靡全国的"明星材料"玻璃钢。市政专家痛心揭秘:当年为防锈蚀大量采用该材料,岂料紫外线照射十年后表层树脂粉化,内部玻璃纤维如火山喷发般破土而出。更可怕的是,这些直径仅6微米的纤维可随风飘散500米,沾衣即痒,入眼致盲!
"我们每天都在拆定时炸弹!"养护队队长展示的监控触目惊心:浦东某路口,孕妇倚栏休息后突感腹痛,送医发现纤维穿透衣物刺入皮肤;外卖小哥扶栏呕吐,次日口腔黏膜检出玻璃残留。目前全市紧急排查出23公里"夺命护栏",仅宝山区就发现48处高危路段。
面对汹涌舆情,市政部门启动"斩棘行动":浦东连夜拆除1800米死亡护栏,嘉定给危险路段穿上"防护罩"。但材料学家发出警告:"全市玻璃钢护栏已进入集体爆发期,未来三年将是高危窗口!"
这场悄然而至的城市危机,暴露出公共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致命漏洞。当市民走在街头都要提心吊胆,或许该重温那句警示:城市建设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为未来埋下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