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宠辱不惊?
孙叔敖曾三次担任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又三次被罢官。
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三次出任而不喜;三次被免而不忧。
隐士肩吾便问:“遭遇起伏,何故能心如止水?
孙叔敖说:“无它。为官,非我所求。罢官,非我能止。
得之我是孙叔敖,失之我仍是孙叔敖,官位是有得失,本身从未增减。何来忧喜?”
在孙叔敖的眼里,有官无官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的理解就是:我也不是为官而来到世上的。
如草枯草荣,只不过是自然的周期,而草之根从来都是生机勃勃。
似月盈月亏,只不过是暂时的表象,而月本身一直都是圆满无缺。
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有更高更好的,至于身外之物,那啥也不是。
象范蠡功成身退,扁舟泛湖,何等的潇洒,名利何曾在心头?
如张良归隐山林,修身养性,何等的自在,富贵随手弃身后!
陶弘景,是山中宰相,不做朝臣。
陶渊明,爱诗酒人生,不愿屈节。
得失随缘,宠辱不惊。不是故作风雅,而是根本上就是心不在焉。
是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君子忧道不忧贫。
正如汉武帝叹曰:嗟乎!吾诚能及黄帝,则视去天下如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