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多拉蒂在Mercury时期的录音一向是发烧友积极收藏的对象。可惜的是,他在Mercury时期所录的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虽然是录音史上第一套完整的三大芭蕾舞曲录音,但其中《天鹅湖》和《睡美人》两套却是单声道录音。因此成为只有少数专门收藏绝版唱片玩家才会注意的对象,无法成为发烧友的珍品。在立体声以后,许多人都期待多拉蒂能够和Mercury的录音团队再录一次三大芭蕾,这份《睡美人》就是他在1981年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录音。



多拉蒂一生总共录制过三次《胡桃夹子》组曲,其中有两份是在立体声时代完成的,最晚的一次是70年代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六年后,再次和该乐团合作灌录《睡美人》。照理说,多拉蒂应该会想在数位录音时代补足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唱片公司应该也这么渴望,毕竟身为音乐史上第一位灌录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全本的指挥家,其影响力是多么巨大,唱片公司知道,乐迷也知道。但是,一直到1988年多拉蒂逝世,他终究还是没能录成《天鹅湖》。可能是多拉蒂当时年岁已高,所以终究无法完成。由此,这份《睡美人》就成为了多拉蒂晚年的录音代表作之一。



在所有乐迷眼中,多拉蒂是一位公认的艺术造诣深厚的指挥大师,尤为擅长演释歌剧和芭蕾音乐,特别是在诠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上造诣颇深。而说到他与芭蕾音乐的渊源,在上世纪40年代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创作芭蕾音乐,还改编过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成为芭蕾舞剧《毕业舞会》。后来更有长达十年的时间,带领著名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在澳洲巡回演出,在这期间,他同时也是美国芭蕾剧院的首席指挥。这样的经验,让他在指挥俄国芭蕾音乐时格外有心得。



多拉蒂前后也留有两套《睡美人》芭蕾舞剧录音,第一套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为Mercury唱片公司录制的,与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该乐团日后改名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合作。当时这些录音是以Living Presence系列发行,为发烧友人手一张的发烧名盘,尤其黑胶唱片更是抢手。后来重制成CD之后也一样造成抢购热潮,尽管这套录音是单声道录音。

这张来自DECCA“DUO”系列的柴可夫斯基《睡美人全剧》则为上世纪80年代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的录音,当初发行是以三张黑胶唱片收成一套,因为转录成两张CD塞不进全部的音乐,所以把第十八段间奏曲删掉了。尽管如此,由于多拉蒂的经典演绎,这份录音依旧是所有爱乐者的首选。

在多拉蒂的指挥下,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音色经由完美录音呈现显得更加饱满,而且乐曲的结构清晰明亮,跳跃的节奏让音乐充满着热情与令人振奋的活力。当中还有小提琴家Theo Olof以及大提琴家Jean Decroos的参与录制
/ 多拉蒂《柴可夫斯基:睡美人》/


《睡美人》是柴可夫斯基将戏剧性标题交响乐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舞剧音乐创作中去的卓越成果,被誉为芭蕾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作曲家于此展现了他非凡的作曲天赋,自头至尾没有一个粗糙的音符,一切都是那么美丽迷人。

1829年4月,巴黎歌剧院曾上演过一部《睡美人》。1889年“睡美人”在俄国芭蕾舞台上又苏醒过来,唤醒睡美人的是“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乌斯·彼季帕。1890年1月15日,《睡美人》在马林斯基剧院首场公演,沙皇和一批显贵出席观看,休息时沙皇还接见了舞剧的作者。从此,“睡美人”一跃为俄国芭蕾的一部经典著作,再也没有离开过世界芭蕾舞坛,是古典音乐里名曲中的名曲。


多拉蒂的指挥以有魄力的支配节奏以及对音色的敏锐度而闻名。权威乐评家们认为他的指挥中带有着十分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动力感。他尤为擅长演释歌剧和芭蕾音乐,指挥音乐的色彩感和歌唱性以及在对音乐戏剧性的揭示上富有特色,对音乐色彩的听觉能力极其敏锐和准确,而且在对乐曲节奏等方面的控制上也非常的精致和生动。

多拉蒂一生的艺术生涯,尤以对匈牙利音乐的传播以及唱片录音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他亦是一位作有包括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大合唱、弦乐四重奏和芭蕾舞音乐等多种音乐体裁的作品的颇有成就的作曲家。

1971-74年间多拉蒂为DECCA灌录了一套48张唱片的海顿交响曲全集,在当时为唱片史上一大壮举,被誉为“唱片史上最永垂不朽之事”。《企鹅唱片指南》给予三星带花的至高评价。此外,多拉蒂所录制的唱片还是被选中为“天碟”最多的唱片。比如水星(Mercury)唱片公司某次发行的20多张天碟中,多拉蒂指挥录制的唱片就占据一半之多,这也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数字。

这张多拉蒂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灌录的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也会是你聆听多拉蒂指挥录音的必然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