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评论波格莱里奇:“能媲美霍洛维茨、帕德瑞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开创另一个世纪的风格”

《纽约时报》表示:“他的演奏已经达到超前两百年的水平,不管他是出自哪一个门子的怪胎,这家伙还真是个天才”



伊沃·波格莱里奇(国内乐迷也称他为“波哥”),一位充满话题争议的天才个性钢琴家。一般人对于年轻时的波格莱里奇之认知,多认为他的行事风格“反传统,反主流”,更因其思考模式与众不同,打破成规的习惯而深受关注,也由此获得许多乐迷之喜爱。


年轻时的波格莱里奇

他最令各界熟知的事迹,就是1980年参加第十届华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时,阿格里奇更因波格莱里奇未进入决赛而愤然退出评审团以示抗议,为这一代鬼才打抱不平,这一事件在音乐比赛的历史上相当罕见,并在公众中也引起强烈反响......

虽然这一故事对于喜欢这位钢琴家的乐迷而言估计已经听到起茧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无论何时,不管是喜欢或不喜欢波格莱里奇的人,都得从肖赛讲起”,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他,演奏起肖邦音乐的时候真的迷人至极。




波格莱里奇挟着比当年的冠军得主邓泰山更高的瞩目与期盼,1981年加入DG唱片成为专属艺人,首张肖邦唱片就凭着大胆独特却又说服力十足的演绎,使得音乐会场场爆满,唱片销售高居不下。

1981年至1998年间,作为DG的专属艺术家,波格莱里奇持续录制了多张唱片。波格莱里奇在DG留下了丰富的唱片发行记录,囊括了从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到二十世纪艺术家的作品,诠释了不同风格的音乐。

他在每张专辑中都注入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和音乐理念。这些唱片成为了世界各地乐迷的保留版本,并多次再版,有些甚至在最初发行后的几十年里一直保留在DG的目录中。



波格莱里奇的演奏一向以大胆著称,乍听之下,或许予人搞怪夸张、恣意而为的“反骨”形象,但仔细深入探究后却又令人钦佩折服,他拥有高度技术及精妙神奇的魔幻触键能力,总能让音乐出现令人惊喜的片段,体验到焕然一新的音乐。
2023年下半年,波格莱里奇带着他的肖邦音乐开启国内巡演,为乐迷演奏了肖邦《幻想波兰舞曲》、《F小调幻想曲》、《摇篮曲》、《船歌》等曲目,呈现了肖邦音乐的浪漫、极致与真谛,此番演出颇有“回归”之意,与他2022年在在SONY发行的肖邦音乐专辑相靠近。

著名钢琴家孙颖迪曾说过,“波格莱里奇双手的位置感超强,对作品结构把控及音的控制力绝佳,注重每个音的质量。他展现的音乐线条流露出的细腻感受令人叹服,呈现出犹如建筑结构般的精致与灿烂,营造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



2019年,沉寂了21年的波格莱里奇再度进入录音室,灌录了自1998年以来的首张录音(1998年以来没推出新的录音作品),与SONY音乐合作。

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奏鸣曲
波格莱里奇

为配合2020年贝多芬诞辰250周年活动,这张专辑特别选录了两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22号&24号钢琴奏鸣曲》,另外还有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多年过去,波格莱里奇的诠释依旧充满个性,为作品塑造不同风格,几乎每个音都经过反复地锤打与考量,为这些引人入胜的杰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过去所有曾经折服于其演奏的乐迷,无一不在期待这张专辑的发行;而对于还不曾认识波格莱里奇的新乐迷,这张专辑的三首作品正是值得重新检视与鉴赏的最佳利器


碟友评价

01.

在千锤百炼的思考与推敲中,波哥把浓烈的情感、深刻的洞察与凌厉的技术沉淀下来,析出了深邃而浓缩的艺术结晶,直击灵魂。听“拉二钢奏”时,那种面对神圣遗迹一样的震撼,实在难以言表了。

02.

这张专辑的选曲足以用“神奇”来形容,贝多芬《第22号钢奏》真是鲜有人问津,《第24号钢奏》是贝多芬最爱之一,拉氏的《第二号钢奏》听完之后立刻标记为此生最爱~

03.

沉寂了20多年,从“术业专攻”至“道法自然”,从境界上直逼古尔德

04.

时隔20多年重出江湖,在索尼总裁亲切召见后签下独家唱片合约,波哥的琴声也已脱胎换骨,虽然这张专辑评论两极分化,但是他的贝多芬好深沉,估计只有真正经历过痛苦和寂寞后才会弹出这样的声音吧~


贝多芬《第22号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F大调第22号钢琴奏鸣曲》Op.54,作于1804年。这是在“华德斯坦”(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与“热情”(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之间的一首小奏鸣曲,有“音的游戏”之称。

这首奏鸣曲由于夹在两部巨著中,因此不曾普遍流行,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丝毫不是因为它很平常或很传统,而是由于它极其不符合传统。它并非打算像前后的作品那样探求高度和深度,而是开发了其别具一格的超然幽默。

它只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小步舞曲速度,两次被活跃的练习曲式的双八度章程乐段断开。第二乐章是一首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音型构成的触技曲,以柔和又压抑不住的首创精神在相距遥远的调性上奔驰,在奏鸣曲的展开部中极为突出,在这方面与其手法最接近的,《降A大调第十二号钢琴奏鸣曲》的终乐章也相形见绌。

贝多芬《第24号钢琴奏鸣曲》
《升F大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奏鸣曲》OP.78,作于1809年。这是“热情”奏鸣曲诞生4年后的作品,这首作品结构小巧、幽静而又温文尔雅,从另一侧面发挥了钢琴纤细微妙的表现力,此曲呈献给贝多芬心爱的泰丽莎(Tharese),因此也有“泰丽莎奏鸣曲”之称。




拉赫玛尼诺夫《第2号钢琴奏鸣曲》

《第二号钢琴奏鸣曲》是拉赫玛尼诺夫1913年在其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所留下的力作。虽然形式上仍分为三乐章,但整首奏鸣曲共用许多动机主题,听起来像是个单乐章的奏鸣曲,在诠释上对钢琴家的乐思集中力与体力是一种考验。

由于初版对演奏者设下“手”的先天限制,拉式于1931年对其进行删改。作品在近现代和声技法上独特的开创性,充分体现了拉式极具魅力和韵味的音乐风格和特点,被公认为彰显演奏技艺和音乐修养的钢琴艺术珍品之一。


【原装进口】
波格莱里奇钢琴演奏
《贝多芬和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