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2023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 66%,就像一个人长个子长得快,衣服鞋子一下子就不合身了。在这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病”冒了出来,像地下管网不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日益明显。正如古人云:“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城市发展也到了从增量扩张迈向存量优化的新阶段,城市更新成为解决“城市病”、补短板的关键一招,多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列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任务,2025 年首场国常会更是进一步部署,让城市更新这把火越烧越旺。
国常会明确城市更新既关系城市面貌的“面子”,又关乎居住品质的“里子”,是扩大内需的得力“助手”。从房地产角度看,这有助于提升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还能稳住房地产市场。就好比给房子做个“美容手术”,让它不仅好看,住起来也更舒心,同时也让房地产市场这个“大盘子”更稳。
城市更新得有个好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双剑合璧”。就像看病要先“体检”找问题,再“对症下药”搞更新。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说了,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找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城市发展短板,这些就是更新改造的“靶点”。同时,要深化城市建设等体制改革,打造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这才能让城市更新持续“发光发热”。
更新改造得落到实处。国常会指出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这可是城市更新的“重头戏”。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给出了具体任务,像完成 2000 年底前的老旧小区改造、老化燃气管道更新等,这些任务就像一场城市更新的“接力赛”,一棒接着一棒跑,让城市越来越宜居。
城市更新离不开用地和资金这两大“燃料”。当前城市更新在规划、土地、资金方面存在难点,就像车子爬坡,动力不足。国常会强调要加强要素保障,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入局”。在用地方面,以后可能会从盘活存量地加大力度,土地政策也会更细化,让市场主体更有干劲。资金保障上,要构建多元化渠道,财政补助、专项债券等财政资金,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等金融资源,还有城市更新基金等市场化融资模式,三管齐下,为城市更新“加油打气”。
部分地区已经在城市更新上“先行先试”。北京出台了 40 项《北京城市更新条例》配套政策,自然资源部也印发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典型案例。各地在投融资模式上也各显神通,江苏有“城新贷”贴息政策,部分城市和开发银行合作,还有不少城市设立城市更新基金,就像一场城市更新的“创新大赛”,大家都在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推动城市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让我们的城市家园越来越美好,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