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悄悄来临,又到了痱子高发期,很多家长分不清湿疹和痱子,乱给宝宝用药,发现有时候不但没用,反而加重了病情,今天这篇文章教你如何判别痱子和湿疹,并附上主流治疗和预防措施!废话不多少,直接上图。
接下来,先说说痱子
为什么长痱子???
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毛孔排出汗液来调节体温,宝宝的皮肤发育还不成熟,汗腺不发达。汗液不能顺畅排出,再加上一些胖宝宝皮肤褶皱,腕皱、腘窝等部位不透气,被汗液长期浸渍、摩擦而长疹,也就是痱子了
痱子根据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类
1、晶痱/白痱子表现为白色/肤色颗粒,白痱子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把室内温度降到26度左右,空气凉爽痱子很快就自行消退了。
2、红痱表现为红色疹子,一般受热后出现,密集颗粒样丘疹,皮疹消退后可能有轻度脱屑;红痱子的宝宝应该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用桃子水沐浴或涂抹痱子处,或者炉甘石洗剂来止痒,但不推荐用痱子粉、爽身粉、保湿霜!另外有渗出、糜烂的部位不能使用炉甘石洗剂了,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引起明显的疼痛;毛发部位也不能使用,会引起毛发结块。可以选择冷敷,每次几分钟,一天多敷几次,再严重最好就选择就医了;
3、脓痱呈针头大小圆而尖形的浅表性小水疱或脓疱;对于痱子已经化脓的宝宝,除了要保持皮肤清洁以外,还要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如有发烧,应及时就医。
特别痒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或适当外用激素软膏,如尤卓尔。红痱、局部破溃时,涂抹百多邦或红霉素软膏,可消炎抗菌;
说完痱子,再来说说湿疹
湿疹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粗糙、脱屑、刺痒,有时皮肤还会裂口渗液。不过有的时候较轻的湿疹症状表现没有这么明显,容易跟其他皮肤问题弄混。因为有些时候,疾病的病因、表现都不单纯,无论你对一种疾病多么了解,也不一定能认识它,所以在护理和用药前建议跟医生确认一下。
step1:减轻疼痛和刺痒。
Step2:消除湿疹,做好预防工作
Step3:找出湿疹发作的原因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
首先第一步,减轻疼痛和刺痒
轻度湿疹加强日常保湿,中重度湿疹的治疗首选外用弱激素药膏。
湿疹VS激素
不要害怕激素,很多医院在治疗宝宝湿疹的首选就是激素,拿上海新华医院的蓝白药膏来说吧,这个相信很多宝妈并不陌生吧,它的白药膏就是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就含激素,当然它是最弱效激素,很多湿疹不算太严重的宝宝用完都有明显的效果,总之外用激素本来就是很多儿科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推荐的一线治疗用药。
关于激素,根据药效强度外用激素可以分为7级。湿疹外用激素的选择,需要根据病情程度、病灶部位、使用目的等情况做选择。而儿童湿疹通常只需要使用弱效到中效激素,对中重度病情的急性期,可以选择中效激素,对轻度湿疹,或维持用药,或眼周等特殊部位的湿疹,则可选用弱效或最弱效激素。
另外1%氢化可的松(尤卓尔)或力言卓、艾洛松、糖皮质激素软膏等是目前知名度比较高,且较为安全的药物,宝宝湿疹不是特别严重又想尽快缓解刺痒的可以入手试试,但注意非处方药可以自己买来用,但处方药一定要遵医嘱!
第二步:消除湿疹,做好预防工作
湿疹VS保湿
激素治疗,保湿护理,湿疹宝宝大部分都是因为干,究其根本还是宝宝的皮肤角质层薄,真皮层不完善,附属器未完全发育。在出生的第一年,婴儿角质层比成人薄近30%,表皮基底层也只有成人80%。所以宝宝比成人更需要保湿(PS我之前不知道,前2个月总是偶尔涂抹一下润肤霜,直到湿疹袭击宝宝时才开始去了解这些知识)
由于婴儿皮肤水分吸收和丢失的速度都大于成人,皮肤角质层水分“进得快、出得快”是婴儿皮肤屏障的重要特点(图1),也因为这个功能的差异,导致婴儿皮肤屏障暂时不完善,因此对于婴儿护肤品选择,也需要慎重,涂抹于婴儿皮肤上的物质可能更容易被吸收,发生刺激或过敏反应的几率也更高。
正是因为婴儿皮肤的脆弱性,所以我们在选择保湿产品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先来说说保湿产品的使用问题,不管你是用的哪种保湿产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湿疹期间保持3-5次甚至更多次数的涂抹,原因不解释了,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尤其湿疹部位,更是要多次足量的补涂,湿疹期间更建议使用霜或膏,此时的皮肤乳液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待湿疹好转,保湿产品依旧不能断,此时如果觉得膏或霜太油或太厚重可以转用更清爽的产品。秋冬季节易长湿疹的宝宝都不建议用乳液,保湿力度太差,当然油皮宝宝另作考虑。
接下来看看市面上有哪些保湿产品
本文仅选取部分大家熟知产品做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第三步
最后就是找出湿疹原因并避免再次诱发了,湿疹的原因很复杂,遗传因素、免疫功能、营养代谢出了异常都可能引起湿疹,外部的刺激比如食物、环境气候变化、衣物摩擦汗液刺激等等也会导致湿疹。
湿疹宝宝最怕过热,干燥和皮肤刺激。热和干燥都还好注意,难的就是找到过敏原刺激,像尘螨、纤维(如羊毛),吸烟,芳香产品(如香水、洗衣液、空气清新剂等)。具体到每个宝宝身上引起的原因可能不同,也很难确定是什么具体原因,只能尽量注意这些因素吧。大家可以根据下面这些情况去排除,能找到更好,找不到也不要纠结,因为就连权威专家也不敢说找到每个宝宝为什么长湿疹,我们能做到就是尽量排除,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