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讨论度最高的电视剧,非《都挺好》莫属了。

它讲述了在母亲去世后,三个子女围绕父亲的赡养问题,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其中最让人揪心而又有共鸣的人,莫过于姚晨饰演的小女儿苏明玉了。


苏明玉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既没有被父母好好爱过,也没有被两个哥哥好好疼过,却仍然在母亲去世后,承担起了赡养父亲的责任。

她的身上,承载了许多人的泪点和痛点:

那些不被爱的小孩长大后如何了?
童年的伤害是否真的能在日后被治愈?
糟糕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这些问题,都能在苏明玉身上找到答案。



苏明玉虽然家里排行老小,却丝毫不受宠爱。

妈妈极其重男轻女,最疼爱两个哥哥;爸爸十分懦弱自私,虽不偏袒哥哥,但也从不帮助明玉。

吃饭时,大哥一个鸡腿,二哥一个鸡腿,明玉只能干看着。


平日在学校读书,周末好不容易回趟家,还必须给二哥洗衣服。


家里的四间房,大哥出国、二哥工作卖掉两间,后来二哥结婚又卖掉一间,到最后明玉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明明成绩优异足够上清华,却被母亲无情阻止,甚至拒绝替她交辅导班的费用。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明玉心里隐藏着太多的委屈和不甘:

凭什么同样的父母,哥哥们受宠自己却不被爱?凭什么一样的家庭,自己却要一直忍让和妥协?

在一次争吵中,妈妈告诉了她答案:

“苏明玉,你是个女孩,你怎么能跟你两个哥哥比呢?我们只负责养你到十八岁,你以后还要嫁人……”


听完这句话,明玉彻底爆发了。她扔掉了母亲给的生活费,彻底与父母决裂。

明玉本以为,父母、亲情,是不联系就会没有的东西。可后来她才发现,一个人想要真正摆脱原生家庭,实在太难了。

那些年与父母抗争的岁月,让她变得冷漠而独立。表面强硬,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明玉那么努力地摆脱父母、努力生活,到头来却是,“活成了最讨厌的人(妈妈)的样子”。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明明最讨厌成为像父母一样的人,却往往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发现自己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父母的某一些特质。

高晓松就曾说,他骨子里那些不喜欢别人干预、爱较劲的一面,其实都和自己的父亲有关。

“我一直以为自己早就摆脱了原生家庭,后来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都没有走出来“。


人这一生中,受原生家庭影响最深的,大概就是青年和少年时期。

我们常常以为,那段时光里的委屈和压抑,总是会过去的。可长大以后才发现,因为那段时光而改变的脾气和秉性,需要用尽一生时间去消化。

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东西,会影响你未来的人生选择,乃至整个人生走向。那就像一个烙印,深深留在你的血液里,让你始终无法逃离。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电视剧里最让人戳心的一幕,是明玉在母亲的葬礼上与二哥起冲突。

二哥怒气冲冲地质问她,你是不是没有心?苏家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明玉一脸淡漠地开车离去,却在停车的刹那一边回想二哥的话,一边崩溃大哭。


想被爱却不被爱的委屈,想证明自己却仍旧不被肯定的不甘,想与过去和解却无能为力的无措……

不被爱的孩子,没有一个瞬间是不委屈的。


明玉怎么能不委屈?她为这个家付出的,一点儿不比两位哥哥少。

母亲去世,她虽然与家里决裂多年,但还是拿出四十万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看到父亲衣服破旧,主动带父亲逛商场,买几千块的衣服,从头置办到脚。

邀请父亲与自己同住,还叮嘱父亲保护好自己的钱,不要被二儿子挥霍。

明玉为这个家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到头来却还是不被认可:爸爸像防贼一样防着她,哥哥当着众人的面要打她。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往往那个最不被爱的孩子,才最孝顺。

他们一方面想要证明父母错了,一方面又想要得到哪怕一点点的承认和肯定。

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导演姜文曾经说,自己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败,是处理不好和妈妈的关系。

“懂事、成名、孝顺,好像都无法取悦她。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她高兴。”


中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总是有些拧巴。

有的像苏明玉和妈妈这样,一辈子感受不到对方的爱;也有的像姜文和妈妈这样,明明爱着对方,却根本不懂如何表达。

这两种都是不对的。

世界上一切和谐且长久的关系,本质都是舒服,包括父母子女关系。

原生家庭里,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父母。但父母存在的意义,其实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当你想到自己有父母的时候,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你会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敢于追求人生的快乐和自由。

这才是父母存在的根本意义。可事实却是,能做到这一点的父母少之又少。



苏明玉好歹算是幸运的。

她从未放弃过自己,还遇见了愿意提携自己的师傅,一步一步走得虽然艰难,但也拥有了别人无法想象的金钱和地位。

独自长大的那些年,她真的以为自己已经告别了小时候,孤单、无助、不被爱的自己。

可是当母亲去世,明玉重新回到家里,才发现看似什么都变了,其实什么都没变。

她仍旧不被家人认同和理解,无法与大家和平共处,那些年少时经历的伤害和委屈也并没有随时间消逝。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明玉一样,很反感甚至排斥和父亲相处。

那时候,我隔几天就会往家里打一个电话。如果是妈妈接通,那便兴高采烈地聊一会;如果是爸爸接通,我就会精神紧绷,恨不得赶紧挂掉。

后来他们发现了,便开始责怪我对待父亲态度极其冷漠。

我也经常想不通,为什么在面对父亲的时候,会那么难受呢?

直到与朋友分析了之后,我才发现原因:

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仍然在用小时候那样的模式对待我:严厉,冷漠,高高在上。

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和语气,我就会不自觉想起小时候经历的那些责骂和体罚。

那些受过的委屈,伤口有多深,心里有多疼,只有我自己知道。而每一次与父亲通话,都意味着揭开原来的伤疤。

很多人会告诉你,要原谅自己的父母,原谅那些年受过的伤,因为那是“为你好”,因为那些“已经过去了”,更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父母”。

可事实上,正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所以造成的伤害比别人更甚。

“在那些不得不和你在一起,只能依赖你的日日夜夜里,你除了养我长大,也曾深深伤害过我、践踏过我、吞噬过我、利用过我。”

@周小宽

这些伤害,就像坚硬的倒刺,插在肉里,长在心上,如果强硬地拔出来,只会连着肉和血。

因此,你不必怨恨伤害过你的父母,但也可以不原谅他们。

电视剧里,明玉说了这样一句话:那些受到的伤害,你可以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可就像网友说的那样,苏明玉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却仍然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羁绊,彻底放下又谈何容易?

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真的会延续人的一生。



想要与原生家庭的伤害彻底和解,关键不在于原谅父母与否,而是能否拥有一个更好的再生家庭。

去赚很多钱,去拥有很多爱,去学着爱自己的孩子,把那些曾经亏欠自己的,用一种更恰当也更温暖的方式,补偿回来。

那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也是对过去真正的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