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中山路小学 » 中山路2011级(7)班 健康快乐
    中山路小学  >  中山路2011级(7)班 健康快乐     
    查看: 644994  回复: 4
    中山路2011级(7)班 健康快乐      查看: 644994  回复: 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5-6-27
    • 行业 其它
    •  

    家长会的收获
            自从孩子们踏进小学的第一天,对于孩子的一切,从学习小学里的行为规范,到学习汉语拼音,再到孩子回到家后的学习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关注着,忙碌着。因为牵挂,我是半分焦急半分抓狂。
            上周五的家长会,让这份焦虑冲淡了很多。特别要感谢马老师对张思平的鼓励。
            之前在家里,我曾经对小哥俩说过:
            “你们俩个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哦,要加油哦。”
            “ 妈妈,我们会的”
            “班上是不是有许多小朋友都很棒啊”
            “是啊,好多好多。他们读拼音很厉害。”
            “你们没有学过,自然会慢一点,不要觉得自己差哦。”
            “没有!妈妈,我没觉得!”
             这是张思平的肯定回答。与同学们的差距,孩子感觉到了。但他依然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棒的。这令我感到十分地欣慰。非常感谢马老师对孩子信心的保护,    对孩子学习认真的认可,对孩子及时的鼓励!!
             家长会后,对比孩子在家的情况,反思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孩子在礼貌方面需要强化,在语言表达方面普通话上要加强,读写姿势上要时时提醒,    记录生活可以开始尝试。。。。。。
             家长会后,心里踏实了好多:方法上学到了好多、细节上明确了好多。。。。。。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5-6-27
    • 行业 其它
    •  

    帮孩子打扫卫生是爱吗(图)
    2010-03-24 04:45:00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陕西西安)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家长担心--------------孩子这么小怎么会扫地

      记者从几所小学处了解到,在低年级学生家长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家长进校帮学生打扫教室卫生的现象。

      在榆林市某小学门外,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应该由孩子自己参加劳动,但也有一些家长对此有不同看法。

      学生家长李老先生说,他曾帮孙子打扫过几次教室。他说,自己的孙子这学期刚上一年级,个头也比较小,第一次轮到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时,就让凳子把脚指头给砸了,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狼狈不堪的样子让人心疼。“孩子这么小,扫帚都拿不稳,我们只好帮他打扫一下,等他长大点再自己做这些事情。”

      另外一位姓刘的家长担心的问题则不少:“孩子打扫卫生的时候,擦玻璃把手划伤了怎么办?肺里吸进灰尘怎么办?擦桌子摸冷水感冒了怎么办?她说:“孩子在家连扫帚放哪儿都不知道,怎么会扫地呢?还是家长帮着做吧!”

      在场的多名家长都表示,孩子在家几乎不参加劳动,从来没有扫过地。正因为担心他们不会劳动,入校为孩子代劳的家长并不少见。本报记者王明亮

      老师说法

      劳动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很多学校拒绝采访,但也有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接受了采访。

      其中一个老师说:其实,家长不必担心他们参与劳动的年龄小,劳动也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与做作业一样,孩子们能从亲身劳动中得到锻炼,体验到快乐。

      孩子不学会吃苦耐劳,会漠视劳动、盲目自大,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孩子们在家已经很少有参加劳动锻炼的机会,学校能够提供这样一种让其接受劳动教育和实践的机会,家长应该积极支持,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对逐步改变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很有帮助。如果家长不支持,学校作出的这些努力也将白费,这样不管是对孩子或是学校都是一种不尊重、不负责任的做法。

      教孩子爱劳动不能只是放在嘴上,要让他们从打扫教室、寝室这样的小事做起。家长们必须知道,孩子是要长大的,某种程度上,学会劳动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我们不能用溺爱毁了他们立身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不仅支持孩子在校参与劳动,在家里也要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本报记者王明亮

      记者观点

      给孩子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

      家长在为孩子“包办代劳”的活动中善意地剥夺了孩子承担角色责任的机会。年轻的父母、老师们应该知道:对儿童来说,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可能认认真真去做每一件事,更不可能有实现远大抱负所需要的坚强意志。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小事开始,一点一滴逐步积累。

      在家里,孩子的首要角色是家庭的一员。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一员,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必要的责任。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这一角色的责任。平时在家里要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岗位,如洗碗、扫地、拖地板、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倒垃圾等家务事,可以分几件给孩子干,并且要他负责到底,父母不能嫌麻烦包办代替。

      在学校,孩子的首要角色是学生,所以教师要让他们懂得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唤醒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的各项常规工作,如值日、大扫除、出墙报等,都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要精心组织,耐心教育,使孩子在点滴小事中确立责任感。家长要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空间。本报记者王明亮

      专家建议

      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让孩子适当地参加劳动益处很多,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避免“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怎样引导孩子热爱劳动呢?

      很多人把孩子不爱劳动归结为是“独生子女”造成的,其实并不尽然。“孩子天生并不懒”。教育专家说,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参与意识”是很强的。见大人扫地,他会抢走你的扫帚,非要自己扫;见大人洗碗,他会卷起袖子学着你的样子动手干;见爸爸修自行车,孩子也会拿着工具敲敲打打。他们把和大人一起干活儿看得像做游戏、玩玩具一样有趣。如果在这时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告诉他扫帚怎么拿,碗怎样洗,孩子会很高兴的,而且会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又可以在将来通过孩子承担家务而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劳动是孩子的权利。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大包大揽、包办代替。要给孩子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王文M1〇

      调查显示:中国孩子每日劳动时间最少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每日劳动时间最少,平均每日为12分钟。部分国家孩子每日的劳动时间可参看附表。

      有些国家规定了孩子在什么年龄应该做家务和社会劳动。美国:法律中规定了6岁到18岁的孩子应该做的家务和社会劳动。德国:法律规定,6岁以上孩子必须做家务和社会劳动。

      国家劳动时间/天

      美国 72分钟

      韩国 42分钟

      法国 36分钟

      英国 30分钟

      中国12分钟宗禾

      教育论坛

      一个幼教老师的育儿心经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一个勤快的宝宝呢?

      一是从上学开始训练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就特别惯着他,现在他读大班了还要父母喂饭,一点也不独立,我就和其父母交流,共同改掉小孩子的坏习惯。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让孩子去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不要替孩子做事。幼儿园放学时,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在那里享受着穿鞋、脱鞋的过程时,我能观察到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这时旁边的妈妈却等得不耐烦了,“好了,好了,快点吧,这么慢,我来吧。”好心的妈妈就替孩子把鞋子穿上了,孩子没有说话,眼睛一直看着我,我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可是孩子自己穿鞋子的权利就这样被妈妈剥夺了。过后我和这位妈妈说了,她恍然大悟。


      三是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她能做好吗?”“他不行,还是让我来帮他吧。”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懒惰。真的,如果家长们能把自己和孩子平等看待,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想孩子们不至于很懒惰,而且,他们会很喜欢成为妈妈的小帮手的。不要看孩子们能不能做,主要是看他们会不会做,有没有信心做,在做的过程中有没有收获。

      孩子的懒惰不是天生的,是在生活中人为形成的,我们应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心去自己动手。请家长们多多放手,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劳动和动手的乐趣,并乐此不疲呢。我们多给孩子们劳动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大人们劳动的辛苦,让他们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更加热爱劳动。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5-6-27
    • 行业 其它
    •  

    赵小兰的家庭教育/刘墉  
    写给刘轩的信


        在我念研究所的最后一年,日文课班上突然出现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太太。当她正襟危坐,挤在一群二三十岁年轻人之间,跟着教授朗读的时候,实在很有意思。起初我以为她只是排遣时间的旁听生,后来看她也紧张兮兮地应付考试,才确定是正式的研究生。她从不缺席,笔记又写得好,所以溜课的人都找她帮忙,我们称她为赵太太,直到毕业,才知道她就是前两天刚就职的,美国交通部副部长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女士。

      我今天跟你提到赵小兰,并不想强调她是华裔在美国政府职位最高的人,也不想讨论她的白宫学者、花旗银行或哈佛大学的经历,而是想让你了解一下,赵小兰的家庭生活。因为我相信,没有那样成功的家庭教育,很难有赵小兰今天的成就。最起码,赵小兰今天立身华府高阶层,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必然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

      我用“特殊”,是绝不为过的,因为在美国的中国家庭,能有她家那样完整而严格训练的已经太少了!即使在中国,我相信也不多。
      你记得《真善美》那部电影吗?当朱丽安德鲁丝初去当家教的时候,孩子们由大到小,一吹哨子,就列队出现的画面,几乎也能在赵小兰的家里看到。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博士很好客,每有客人来,六个女儿只要在家,一定会出来招呼。她们以非常恭敬的态度为客人奉茶,脸上总是带着真诚的笑容。尤其令你难以相信的是,当赵家宴客时,几个女儿不但不上桌,而且守在客人身后,为大家上菜、斟酒!
      当我不解地问朱木兰女士时,她说:“不错!我们是教她们做女侍(Waitress),但那何尝不是一种训练!?”
      也就因此,他们家虽然有管家,孩子仍然要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大人的道理很简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管家是请来帮助父母的,不是帮助孩子,年轻人理当自己管自己的事,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否则很难学会独立!”

      不仅料理自己的内务,每天上闹钟起床,小时候赶校车上学、回家由姐姐带头,自动自发地念书,而且他们家的六个孩子,还分担家里的琐事。
      每天早晨,她们要出去检查游泳池的设备,捞掉水上的脏东西。到了周未,则要整理那占地两英亩的院子,把杂草和蒲公英拔掉。赵小兰十六岁的妹妹,已经负责处理家里的帐单、将圣诞卡的邮寄名单输入电脑,并接听晚上的电话。而且,只怕讲了你也不信,赵小兰家门前长达一百二十英尺车道的柏油路面,竟然是几个姐妹,在父亲指挥下自己铺成的。赵小兰曾经在《我的事业与人生》那篇文章里说:“那时我们不见得喜欢,如今想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谈,很能领会父亲良苦的用心了。”

      可不是吗!如同她母亲所讲“家园!家园!这个园地是一家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正由于她们贡献出自己的心力,所以尤其会爱她们的家,觉得自己是家的一份子,家是属于自己的。特别是在一家人的工作中,更能体会到荣辱与共、同心协力,而产生共同意识。
      你想想,同样是家里的车道损坏了,对于你和赵小兰姐妹,感觉必定不同,因为我们车道不是你铺的,你不曾流汗,怎么可能有大的感触呢?

      我常强调家庭关系(Family Ties),赵小兰的家就是真正实践的例子,他们在晚餐之后极少开电视,父母也以身作则,不在电视前花大多的时间,母亲跟着孩子一起读书,父亲处理未完的公务。
      至于星期天,他们一定全家去做礼拜,午餐后的点心时间,则举行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大伙高谈阔论,每个孩子说出自己新的想法、收获,提出计划,并征询父母的意见,所以当我们惊讶于赵家姐妹的纪律与服从的时候,要知道那是经由亲子之间充分沟通,所获得的共识。当她们为家里做事时,不是想到父母命令自己做,而是心里有着使命感。家是一个“共荣圈”,每个成员都这么有向心力,自然会兴旺。

      我们也确实看到赵家,由一九六二年坐船来美国,孩子们半句英文不通,艰苦奋斗到今天,已经有四个从名校的研究所毕业;赵锡成先生更成为航运财经界的名人,连赵小兰的母亲,都以两年全勤的纪录,修得了硕士学位。
      但是你知道吗?赵家虽然富裕但孩子却多半进公立高中。在外面的花费,不论大小,都要拿收据回家报帐。赵小兰念大学时还向政府贷款,靠暑假打工还钱。这不表示她的父母小气,而是因为要求子女独立、负责,把钱花在当用的地方。

      所以赵小兰能打高尔夫球、骑马、溜冰,更弹得一手好琴。父母对孩子说:“我们虽然俭省,但你们要学东西,绝对不省。只是既然说要学,就有责任学好!”
      他们也每年安排两次全家的旅游,从选择地点、订旅馆房间,乃至吃饭的餐馆,完全由孩子负责,父母都少过问。如此说来,这旅行,不也是一种组织、分工的训练吗?
      所以我说:赵小兰姐妹的成功,与她们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连布什总统前几天在白宫接见赵锡成先生一家时,都特别强调这一点,还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小兰的母亲学学怎么管孩子!
      怎么管?答案应该是:
      将中国传统的孝梯忠信与西方社会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既培养个人的独立个性,更要求每个人对家庭的参与,透过沟通后产生的共同意识,达成期望的目标。
      在你听完赵小兰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之后,是不是觉得我们彼此都该有所检讨与修正?

    [ 本帖最后由 myo511 于 11-9-27 09:58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5-6-27
    • 行业 其它
    •  

    上午看到帖子中马老师的话,“分数的多少决不能左右孩子们的自信心,考试决不能是一次次对孩子的打击。所以对那些分数低的孩子我没有任何指责。把分数看淡一点,再淡一点。”

    [ 本帖最后由 myo511 于 11-11-7 09:5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5-6-27
    • 行业 其它
    •  

    天天看现场版的观摩课
          被马老师的文字吸引住了。每天上下午、晚上必定翻看一遍,都上瘾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7434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