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中山路小学 » 中山路2011级(7)班 健康快乐
    中山路小学  >  中山路2011级(7)班 健康快乐     
    查看: 645556  回复: 84
     85  1/2  1  2  > 
    中山路2011级(7)班 健康快乐      查看: 645556  回复: 8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大家好,我是张思平.我喜欢看书、做手工、画画。很高兴能和七班的所有同学一起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张思平妈妈报个名,职位服从安排.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认真拜读了马老师写的全部手记,回头又再看了一遍,非常感动。都是做妈妈的人,非常能理解孩子8、9个月大时候妈妈的心。将心比心,我的孩子8个月时,我还呆在家里,做着全职妈妈,即便后来回到单位,心也总是在家里,牵挂着孩子。马老师的状态真的很棒!!
          马老师写到的几个故事,张思平回家全讲过了。特别是猜猜我有多爱你,他是站在板凳子上声情并茂地讲的。以前,他从来没有如此激动地讲过一个故事,可见马老师这个故事讲得非常动情,感染力非常强。
          有时候我写写孩子的成长日记,但是从未写过工作日记,这么细致,如此温情,我庆幸,我的孩子在这个班级,遇到了这样的老师!!!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9-20 15:28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7 09:08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7 09:0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订正作业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是有些陌生的,有很多孩子可能还不太懂,这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好痛苦啊。老师辛苦啦习惯的养成是第一步,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每当自己弄孩子学习到非常抓狂的时候,就会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学得轻松点儿。

          上网找了一些,经常换着用用,也许有好处。

        “在课堂40分钟中,如果让学生不继地在读声母、韵母、音节,这节课就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设计多种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让孩子们学得既主动又轻松。如在学习单韵母时,教师将单韵母写在纸做的苹果上,学生摘下一个苹果,把苹果后面的韵母大声读出来,如果读得对,其他同学就跟着他读几遍,反之,则大声说:“请重来”!在学习声母和韵母时,我们可以设计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拿出声母卡片h说:“老师想和ao交朋友。”拿着卡片ao的学生马上走上台与声母卡片并在一起并大声说:“声母h,韵母ao,组成音节hao”。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通过这样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对拼音这一抽象符号的认识,是轻松愉快的,也是感受最深刻的。 ”

         这一段内容拿来用一下,在我家就变成:爸爸身上贴上a,我身上贴上o,平身上贴e,安身上贴  i,拿2张凳子贴 u.鱼。OK,游戏开始了。完全地拼图游戏。开心!!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0-12 09:3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最让我牵挂的无疑是班上那几个比较慢的小家伙们,不知道他们今晚复习得怎么样了?那几个容易混淆的字母都分清楚了吗?看到音节能正确拼读吗?默写都扎实了吗?明天的考试他们可要仔细听题啊!他们能跟上大家的节奏吗?他们会检查吗?”


          马老师的牵挂让人动容。每个家长的关注目光只在自家的宝贝身上。可是全班的整体情况,谁进步,谁退步,谁超常,谁失手,优秀率,及格率。这些都在老师的关注里。家长常感叹学习不易,学习要求高,其实被捆绑的不只是孩子和家长,还有老师。考试、进度、评比、听课,一切一切皆是捆绳。剪掉捆绳,需要冒险,也不实际。松开捆绳,似乎可行,需要家长老师孩子多方面努力,方法+坚持??抑或更多答案。。。。。。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0-12 10:0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7 13:0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感动、庆幸与珍惜

            每天打开电脑,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浏览班级网页,这渐渐成了一个习惯。
            阅读着、欣赏着,见到照片时常常开怀大笑,看到家长们跟帖的内容时,常惊叹于七班那么多优秀的家长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读到马老师的文字时则常会反复读上几遍,慢慢回味课堂里的温馨和文字背后的关切。
            对我而言,马老师的文字比图片更吸引人,图片的直白没有流程,没有声音(可以幻想),文字却将烂漫、吵闹、辛苦、智慧一并奉上。
            在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个个鲜活、积极、童真却也顽皮吵闹的孩子,更有老师与家长方法的沟通,心灵的交流。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7 10:01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QUOTE:
    原帖由 妞妞爸 于 2011-10-23 22:45 发表
    汪书诚家长说出了我们所有家长的心声。我们为孩子有幸遇到您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欣慰。同时我们也会大力支持你的工作。
        我们家现在同样为周知言的阅读兴趣而烦恼,尽管我们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为了营造家庭阅读 ...
    一本育儿书里的家长用的是这个方法:
    读有趣的绘本给孩子听,读到关键处,说自己有事情,马上来.孩子情急之下,往往会自已拿起书看的.此法要屡次使用方可有效

    我一直用的方法是读的时候要求孩子要看着书,有时突然会问孩子,妈妈读到哪儿了.等孩子回答正确,便夸他们:不错,平平安安认识这么多字啦,下次肯定自己能看书了.屡次使用之后,他们果真自己看书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从我在北大开始教书,一直到后来办新东方,到现在从新东方走出去的700多万学生。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满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我自己深深的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 “俞老师,你现在也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第二句是:“你作为新东方的掌门人,新东方很赚钱啊。”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如果我成了一个身无分文,必须要靠自己的力气赚钱的人时,还会有人过来告诉我:“俞老师,你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那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人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认可了我的成功。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是一个心中没有邪恶念头的人,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情。当然有时候话语上一不小心说了一句伤害别人的话,这是有可能的。有些话脱口而出,别人会觉得不舒服,我可以向他表示道歉,但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我觉得我成功的第二点,在于我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其实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位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我现在有条件可以向甘肃的地震灾区捐款300万元,可以为甘南建造一所新东方希望小学,我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当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大家都认为做事情需要自己有才能,但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从小就特别热爱劳动,我干农活,干家务活,我在 1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我们县里的插秧冠军,17岁时,我是县里优秀的手扶拖拉机手,我父母的勤劳带动我的勤劳。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好也不坏,老师根本就不关心我。但我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干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说我傻,有人问我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我相信好处是会有的,你做一件善事,它的回报今年可能会出现,也有可能是10年后出现。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当天就要求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眼,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你不要求回报,回报也会来。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是好人,他们能不伸手帮你吗?当然,我打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我有困难时他们会来帮我。但是10年后的1995年,新东方已经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那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特意换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东方发展的基础,新东方才会不断地做大,做成美国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规模。

      从我的经历我想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的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家教不好!”他们不会说老师没教好,新东方外语没教好,叔叔阿姨没教好,人家会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你的孩子没出息,问题一定出在家庭教育上。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女儿学习水平现在处于中等,但我从来不以此作为女儿是否要努力的标准。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儿不进前5名就会生气,而我刚刚相反,我女儿第15名我很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 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你的孩子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是我在树立榜样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我的工作是要用电脑的,但是我打开电脑,我女儿就会以为我在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对女儿讲我是在工作,但是我女儿不相信。没办法,后来只要我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我女儿旁边看,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规矩感在里面,榜样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的父母对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父母是不认字的,但是父母身上的优点我耳濡目染,成为我做人的准则。我以我父亲为例。我父亲是个木工,是架大梁的,他是我们那方圆15里的专家。我父亲是一个一高兴就可以不要工钱的人,因为架大梁家的人都要请喝酒,我父亲一喝高兴就不要钱了。因为往家拿不回钱,我母亲就跟我父亲打架,我父亲长得很壮,我母亲很瘦小,结果每次都是我母亲打我父亲,父亲从来不还手。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特别的无所谓,任何时候都不伤害我的母亲。我母亲属于个性特别刚强的人,有时候说的话我听着都挺难受,但我父亲从来没有还过嘴。所以呢,我老婆怎么训我,我都是不回嘴的,我觉得我应该向父亲学习。父亲的大度变成了我身上的一个优点。我母亲带给我的东西更多,有两样东西是我从小就学会的。第一,要勤劳勇敢。城市里的家长让孩子勤劳勇敢是家庭教育最核心的东西。好多人会说,我们孩子连学习功课都忙不过来,怎么勤劳勇敢啊?家务我都帮他做完了,他怎么勤劳勇敢啊?虽然我现在条件很优越,但我还是想办法让子女们勤劳勇敢。不像我那个时候,你不劳动的话,就饿死了,农村的环境注定不需要我父母说我就会去做。   

      我母亲带给我的第二点,要乐于助人。我母亲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小时候有两件事给我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有一次下大暴雨,我当时八、九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容易受父母影响。当时,家家户户都晒着玉米,我母亲带着我姐姐,我,我父亲,我们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们家的稻谷时发现那些稻谷已经被淋湿了。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就给我讲了两点,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人家,他们家里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会淋湿。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我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粮食欠收,我们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的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我很不愿意,而母亲却说:“没事,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米,不分给他们米会有人被饿死的。”从此那户人家和我们的关系就特别好,经常主动帮我们收割,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好人。到现在,我母亲都是我们村最受尊敬的人。   

      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有没有伤害别人。比如说,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而且说的时候不回避孩子。我跟我老婆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哪个人人品好,哪个人人品不好,哪个人小气,哪个人不小气。结果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跟我讲她们班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小气,哪个同学势利眼。我跟女儿说不能说同学的坏话,同学天天跟你在一起,她们身上如果有你认为的缺点,你放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同学们的优点。我女儿立刻反问一句:“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也议论很多叔叔阿姨吗?我为什么不能说同学的坏话?”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从此以后我就跟老婆定了一个规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议论别人的缺点,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心——心情教育 

      如上所述,现在家庭教育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孩子有良好的人品,第二就是要进行心情教育。我女儿天生就比较内向,是一个很文静的孩子,我儿子就很外向,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好几次,我女儿做事情慢条斯理,我儿子就比较急躁,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我目前还没有看出我女儿和儿子智商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年龄差距比较小。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他智商确实高。而我们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孩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你的孩子没到白痴水平,只要孩子能正常的走进教室上课,就能够做出重要的大事来。比如胡雪岩只上了两个月的学,但最后变成了最厉害的商人,而且还心怀大志,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是中国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这个协会有一千多个企业家,北大清华复旦毕业的还不到二十个,剩下的全是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还有的是农民、工人、大专生、中专生等等,但他们都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所以教育只能决定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决定一切。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你要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角是美国最有钱的人士之一,但他曾经也是穷光蛋,家里贫困,没上过大学,靠推销东西为生。有一次他在纽交所门前碰到了一个满面笑容的人,那个人是个股票经纪人,他就以为当股票经纪人很幸福,于是他就努力当股票经纪人。后来他认识了一个股票经纪人培训班里的人,那个人开始看不起他,后来发现他玩魔方很厉害,而这个人恰巧也有同样的爱好,于是被这个人的魔方技巧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两个也成为了好朋友。这个人因此获得了机会,变成了美国最有名的股票经纪人,实现了亿万富翁的梦想。   

      这个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影片的最后,这个人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他启发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十分娇惯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比如孩子看上一个玩具,家长不买他就不走,最后家长没办法只能给买了。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只要他坚持家长就会让步。我在给儿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的给他买,我是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比如我女儿在国外上学时,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家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而且家里也不缺钱,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她能背诵下来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就给她买。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她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我就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也把孩子喜欢的方式变成她做另外一件事的动力。  

      给予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 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反应都是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么办呢?你还不断的伤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学了。我建议家长朋友们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我可以举自己的例子。在高考的时候,我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和我的同学拼了一年,我在北大毕业的时候,我们全班50个同学,我是全班倒数第五名,但成绩并没有阻碍我做成自己的事业。   

      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惟一的标准。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因为任何一次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如果一个班里有40名学生,难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39个孩子都是笨蛋吗?都是失败者吗?绝对不是!所以我有一种自我解嘲说法:其实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没有什么好当的。当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个追自己的人都没有,你想这种生活多潇洒呀!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和孩子说,你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这次考倒数第一,下次我会鼓励他考倒数第二,这次他考20分,下次我会鼓励他考30分。千万不要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60分,你告诉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别进家门。你这么说,有的孩子当然会拼命学,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办呢?难道真的不让他进家门么?你肯定让他进家门,你让他进家门就意味着你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是说话不算数的,那我以后就无所谓了,他反正不会不让我进家门,父母就这么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记清楚,绝对不能让孩子吃住你,绝对不能要什么给什么。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很多做父母的还不如动物园的驯兽员。驯兽员驯动物有两种方式,第一,鼓励,绝对的鼓励;第二,限定,甚至是惩罚。我曾经问一个驯养海豚的驯兽员,为什么他训的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圈钻过去?他说其实海豚开始是不会做的,他先把这个圈放在水里面,被训的海豚谁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后来海豚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当然动物肯定不能像我们人一样那么聪明,比如说我告诉你,这个圈你钻过去,我就让你上北大,你肯定就钻过去了,因为你知道这个东西对你有利。海豚不会知道利益的关系,但是海豚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我钻过这个圈我就有鱼吃,没钻过去就会挨饿。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过去。逐渐的,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在看海豚表演的时候,凡是从那个圈跳过去的海豚一定会游到驯养员的身边去要鱼吃,因为它知道每次跳过去都能吃到东西。   

      从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比如说孩子得了0分,你要鼓励孩子下次考到10分,那孩子一想,考到10分还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条件。比如说这个孩子爱吃麦当劳,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比如说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万不要说下回你要考到90 分,或者把孩子臭骂一顿。你要对孩子说,60分已经不错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学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进步,你明天要比今天进步,这个孩子的分数在潜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点,你都要鼓励他。当分数考得更低的时候,你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爸爸妈妈支持你,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在鼓励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定规矩。我儿子特别喜欢吃冰激凌,我老婆每天就让他吃很多,把牙齿都吃坏了。我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规定他一天只能吃一个冰激凌,而且必须吃完晚饭半小时以后才能吃。我儿子那时刚4岁多,不知道半小时是什么概念。我就告诉他,那个长的针走到什么地方就是半个小时。我儿子一会儿看一下那个钟,半小时看了100多次。总算熬到半小时了,迫不及待的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时,就变成看十几次了,到了第三天就变成看两三次了,到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来吃的时候半小时已经过去了。只要是正确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同时要给孩子定规矩。立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更改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要谈家长会犯的另外一种毛病,叫做才能综合症。父母特别想让孩子变成小天才,其实这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中国父母会犯两个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会让孩子会,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长就强迫孩子从小学这个学那个,没有任何意义。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的成长。我女儿很喜欢弹钢琴,从5岁就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变味了,一级一级的考上去,每个星期都要上课,每次都坐一个小时不能动,结果把我女儿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了。我女儿不想学了,而我老婆强迫她学。我问我老婆,你的孩子在10岁的时候就过了钢琴十级,请问她10岁以后还学不学弹钢琴?如果她10岁以后不学,那从她1岁到10岁学钢琴有什么用?你如果不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钢琴家,那么你让孩子10岁就通过十级考试是没有道理的。第二,你让孩子这么学,让她对钢琴失去兴趣了,她根本就不爱弹钢琴了。我和女儿说,爸爸不强迫你学,也不让你考级。爸爸这辈子很后悔的事情就是不会演奏乐器,演奏乐器可以排解郁闷。学习钢琴原则上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一定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学,能不能保持你现在的水平。我女儿其实是很喜欢钢琴的,作业做累了,就弹半小时钢琴。这以后她每个礼拜跟老师学一次,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鼓励教育。最后一点,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朋友们,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7 10:02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马老师原来的学生的妈妈的育儿经
    麦穗洋  妈妈的育儿经
    感谢,未经允许转载了。特注明出处

    我的一些心得体会,谨供大家参考。      学习方面:1,学习的时间性: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我在小麦很小的时候就和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现在也是一样。对她说,我们每天都有必须做的事,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要合理安排好。现在上小学了,每天都安排的很紧凑(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就算休息日,也是根据定好的作息制度进行,不让时间白白耗掉。2,学习的独立性:上学以来,我坚持不陪着作业,需要时给予配合。作业只签字不帮检查,作业本上会有错被老师要求订正,后来我要求签字时要看见她自己检查的记号。3,学习的关键:找感觉,感觉有了,兴趣就来了。(1)语文的感觉。坚持给孩子读一些文史方面的书籍,我在小麦很小的时候就这么做了,《上下五千年》,《史记》,《三国演义》,《水浒》,《245个成语故事》等都不错,有时间给孩子读读,很有必要哦。扎实的语文基础加丰富的阅读才能把语文学好哦。阅读方面要从孩子最爱看的书开始建立起他们对书的感情,慢慢引导他们看对学习有帮助的书,不能着急哦!(2)数学的感觉。还是以小麦为例哦,开学数学就比较熟悉20内的加减。我感觉她挺轻松,就每天让她做题,谁知做多了,胡了,晕了。反映在作业上就是书写不规范和莫名其妙的错误。是方法出问题了,我赶紧调整。现在是在游戏中学数学,她喜欢当老师,我就做学生,一个会设置障碍的学生。我还做了个小口袋,口袋里是些好玩的数学题(写在纸片上,不能太难,要让孩子有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让她象摸奖一样的摸,摸出来就要替我解决问题了。呵呵,我会尽量搞得神秘点。总之,我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体会数学,感觉数学,培养兴趣,打开智慧之门。(3)英语的感觉。小麦说英语是强项,此话不假。英语学习重在听,听出语感很重要,这点朱老师特别强调了。小麦的英语就是坚持不懈听的结果,那个英文故事老师要求4--5周听懂,而我要求不仅要听懂还要指着单词读出来,因为我知道她能做到了。家长朋友们,为了不让孩子以后学英语产生障碍,现在就让他们多听吧,除了课本,还可以听英文儿歌哦,别期望孩子马上就有进步,进步是非常缓慢的,但,坚持是有必要的。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仍来自麦妈--出处
    感谢依旧

    孩子丢三落四,缺乏条理那是很正常的现象哦,尤其是对7岁刚走入校门的孩子。但这种正常我们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习惯,那样危害性是很大的哦。这种坏习惯的根源来于生活,生活中你的孩子是否也是这样?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已把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带到学习中了,所以必须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孩子。以小麦为例哦,在生活中她要做到:1,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包括玩具,学具,书籍等。(学了数学分类后,更要求她分类整理)每做完一件事后,东西都必须物归原位,摆放整齐。:clappin(我也在和孩子一起进步哦!)2,家务劳动中的锻炼,这点我挺自豪,孩子在生活中是个小帮手呢。比如她洗碗(周六,日早晨),从早餐后收桌子,到洗晚,擦净入柜,完了还要擦净台子上的水,每个步骤都要求做到。洗脸洗脚后的水迹都要擦干。总之,自己能做的事就不留尾巴给别人。3,经常告诉她,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许将东西送人,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4,学习中,作业按家校本,先读后做,完成一项钩一项,我签字是要看见她检查的记号。完了自己收拾书包,刨笔等。5,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哦,你想孩子怎样,你先要做到哦!说实话,我已为孩子改变了许多!只要你有信心,施以小法,就能做到。还是一句话,进步是缓慢的,但,坚持是有必要的!友情提醒:生活中请不要太唠叨,唠叨会使孩子麻木,有时一个提醒,一个激励就够了。切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每一位都成为合格的,真正爱孩子的爸爸妈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双喜临门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张思平说汪子涵是个背诗大王啊!!赞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马老师所描述的场景,在最初开学的时候,平平曾经在家描述过。有一个别的班的孩子在疯跑,老师请他安静,他竟大笑着跑得更快了,老师追了起来,孩子跑下楼去了,又一个老师也追去了。竟追成了一串......这样的护导站岗,让人唏嘘啊!!不易!!!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每周三护导站岗",一周一次太频繁了!!
             一周一次啊,是不是都班主任护导站岗啊,而且还担负着300个孩子安全的重责,校领导要考虑考虑啊.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7 10:05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平平说,马老师是要求组员到组长那边背书的,而中午午休时,值日的老师是要求组长下位置到组员那边背书的.还说,大组长朱玥妍要求严格呢,要很快地把一首背完,"诺,妈妈,她要求我们这么快",边说着,右手不停上下摆动.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现在不只我天天浏览帖子了,两个娃娃也会晚间看一会儿。昨天平平看完了最后两页,跟安安介绍了半天帖子里描绘的内容。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感动中,学习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张思平爸爸报个名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学习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孩子生病了
          昨天平平回来说,“妈妈,今天我一天都没有力气,很想趴着,课前的静息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可以休息一会儿。可我告诉自己,上课要坐坐好。”听完这话,心里一惊,忙给他量体温,38.5度,发烧了。尽管不舒服,还是按要求做完了作业,坐得竟比往常都要笔直,平常怎么提醒都不行的,昨晚写作业、看书、读卡片时竟都能保持,对孩子夸了几次。今早来看帖,才知道是马老师强化训练“端坐认真听讲”的成果。谢谢马老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作为家长,偶也要反思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家庭重视的孩子是幸福的,家长不把下一代的学习当回事的孩子是可怜的,因为最需要父母搀扶、陪伴、鼓劲的,就是一年级了。孩子们还没上路,学习的自觉性不强、缺少方法、也缺少毅力,遇到困难容易打退堂鼓。您现在对孩子放任自流,将来必会品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一些学业倒数的学生,就是因为在低年级时家长的疏忽、懒惰、不负责任,导致孩子成绩越来越差,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最后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毁掉了全家的希望。但愿您不是悲剧的导演。
    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分析透彻明白,了解重点改善的地方了,谢谢马老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初冬的寒意已悄然而至,若不是清早的街道上落满黄叶,午后的阳光越来越觉得温暖,是怎么也让人想不起时间正慢慢流淌,唯有季节的变换在提醒着我们时光飞逝。忙忙碌碌的一周又将结束,此时此刻坐在电脑前敲击出这些文字,心中升起的有满足、欣喜与期许。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多谢解一凡妈妈,机会难得,又是专场。

    [ 本帖最后由 my0511 于 11-11-28 09:19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胜不骄,败不馁,不视比赛为压力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每天一顶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QUOTE:
    原帖由 明镜里 于 2011-12-6 12:46 发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春节元旦放假示意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签到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教育不全是甜言蜜语,教育还要掷地有声,要显示出力度与分量。
    学习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QUOTE:
    原帖由 star-zhao 于 2011-12-11 19:11 发表
    本周带赵叙去无锡参加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钢琴组比赛了,200多个孩子,小子弹得还挺淡定,比去年好多了。继续努力中...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再快乐的学习只要面对那么一次大考都会变得沉重,再天真的孩子只要经历那么一次大考都会立马成熟许多。只希望今年的暴风雨来得别那么猛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签到,签到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QUOTE:
    原帖由 明镜里 于 2011-12-15 08:53 发表



    思平妈妈是学者型家长啊,向您学习了。
    汗颜啊,任爸说笑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4-2-12
    •  

    学期临近结束总是忙碌的,孩子包括我们总是辛苦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痛并快乐着。





     85  1/2  1  2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94021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