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这句长久以来流行的戏谑,从未像今天这样逼近现实。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其实仅有6.67%,拿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更只有0.76%,接近9:1,然而今年开学季的一大新闻,是兰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出现了“在校研究生多过本科生”的现象,但到底是学历贬值的征兆还是好事?
教育博主张雪峰认为,这不值得大惊小怪:“高校分成三种,研究型大学,教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985工程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招生数量比本科生招生数量大是非常普遍的,清北复交都是这样的,兰州大学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研重镇,多招研究生很正常!这波我站兰大!”
有一点他确实没说错,这不是什么新现象。2021年,北大毕业生总数9704人,研究生就占了6778人(其中硕士5062人,博士1716人),占了近70%,清华的这一数字是56%,中科大竟高达76%。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3年北京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这一现象至今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多达53所“双一流”高校今年招收的新生出现了“本研倒挂”。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很正常”的事,成了当下全民热议的话题?仅仅是无知的公众对此大惊小怪吗?
答案是:这一年多来,整个就业环境发生了太大变动,太多人本已充满了焦虑不安,看到“研究生多过本科生”,他们的普遍反应就是——“现在是个人都得考研究生,不考就没有工作,不考就等于饿死。”
网上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声音认为:“一个更残酷的事实,如果研究生都找不到好工作,本科生则更找不到,高学历可以随意向下兼容,而低学历是不可能向上兼容的。所以说,千万不要被网上那些‘读书无用论’‘学历过分贬值’等不良言论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然而,研究生就一定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吗?现实是,2024年毕业季,硕博士生拿到offer的比率低至44.4%,不如本科生(45.4%)和大专生(56.6%)。这甚至早就不是新闻了,十多年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就曾指出:“从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如本科生。”在当下经济下行之际,很多用人单位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而是“来了就能做”的廉价劳动力:“本科生能做的,为什么要硕士博士?还要开高工资。”
既然研究生毕业了也难找工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考研?这里面的原因可就太多太复杂了。
虽然市场上的很多低技能职位对学历要求不高,但那些“好工作”(尤其是事业编制)常常还是因为僧多粥少而竞争激烈,择优录取时首先看的还是学历。最典型的就是高校的行政岗、辅导员岗,要说起来技能并不复杂,但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博士学位教职工比例,这两年很多人为了保住饭碗,全都莫名其妙地成了博士。
在现行的评估体系下,高校有着强烈的内在动力去扩招研究生,因为要证明办学层次和水平,就得有更多硕士点、博士点,一旦有了就得招研究生,他们往往成了导师的免费劳动力。一位台湾学者曾和我说,岛内当年也曾硕博士过剩,海归博士还能谋到饭碗,“土博士”更难,往往“毕业即失业”,她因此问导师,为什么还要招研究生,导师倒也很坦诚:“因为不招,就没人帮导师干活了。”
当然,研究生扩招至少还有一个好处: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去读研,倒也在表面上降低了失业率。那等到博士毕业的时候怎么办?一些高校于是就在博士就业上挖空心思做文章,没找到工作的博士一律签本学院科研助理。
那学生呢?很多人其实也谈不上是出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理想,只是本科毕业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就寄望于读研来更进一步,还能再逃避几年踏入社会,指望着到时自己在应聘时能有一块更好的敲门砖。尤其是那些本科就读院校一般般的,“镀金”的动力更大,也因此,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学历歧视:对研究生,问他本科在哪读的,那才被视为是其高考时体现出来的“真实水平”。
就这样,在“好工作”岗位需求、高校办学和学生镀金的三方合力之下,考研持续升温,研究生数量也不断增加,这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唯独忘了一件事:培养出来那么多硕士博士,但当下市场上是否有那么多坑能足以容纳?
国内的大学教育,原本研究生数量是极少的。建国初期都没招收研究生,1956年要“向科学进军”,才培养了数量很小的一批硕士博士,1958年研究生制度干脆被废除,四年后恢复,但没几年又再度废除。1966年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仅3409人,到1977年只剩266人。研究生大幅扩招,完全是近些年的新现象,2020年在读研究生首度突破300万人,但这些人读完了有什么市场机制可以吸纳,好像就没人操心了。
“研究型大学”诚然能体现高校的学术水准,这一源自德国的高等教育传统也一直备受推崇,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当下的“本研倒挂”现象与其说是旨在推进学术前沿的自由探索,倒不如说是一场多方利益各取所需的共谋。其结果,数量不断膨胀,质量则一言难尽,毕竟既要大幅扩招,又要保证研究生的高水准,原本就难以兼顾。
本来,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和本科生很不一样,那并不只是“更高一点的学位”,而旨在进行自由的学术探索。也因此,历史学家查尔斯·欧曼(Charles Oman)爵士曾说牛津历史系的教授尽量为研究生上课却不成功,因为“研究生徜徉在他们自己的喜好之中”。然而,我们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却像是高考的延续,连《中国科学报》前两年都发文质问: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很多研究生只是为了混张更拿得出手的文凭,对学术本来就谈不上多大兴趣,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萧功秦就曾吐槽说,有的历史学博士生连“费正清”是谁都不知道。
北大历史系有一次开研究生座谈会,有一位学生因为论文需要打磨,已经延期毕业两年了,等到准备毕业,又很难找到工作,发出上百封求职信都没有结果,她因此当场哭诉:“历史系为什么对论文要求这么严?知道我们学历史的博士生有多难吗?”似乎在她心目中,坚持学术标准倒像只是在为难她,如果她深造是为了找工作方便,那或许从一开始就未必适合读博。
美国的高校虽然也曾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引领研究型大学潮流,但普遍还是更重视本科生教育,因为研究生往往接受的是专业的学术训练,毕业后从商的不多。据法律学者冯象观察,美国大学里“本科生‘家庭出身’最好,最忠于母校,捐款意欲最高,故绝对得罪不起”。而在国内,很多高校教师现在都被驱使着忙于科研,日常教学的精力投入势必就少了,受此影响最大的就是本科生了。
对照来看,中国当下对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心态,与其说是延续自那种学术自由探索的欧洲传统,不如说是“学而优则仕”的科举传统遗绪。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高达80%的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求学期待是“读到研究生”,而研究生扩招的最正当理由也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大批高学历人才”,因为在儒家传统中,跻身知识精英才能实现抱负,为国所用。
所以“研究生多过本科生”到底算不算好事?这就取决于怎么看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当然需要更多高学历人才,问题是不少研究生志不在“研究”本身,而他们所瞄准的一些岗位从技能角度来说实际上也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这种“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错配,是一种与真实市场需求脱节的虚假繁荣。
这背后的症结,是弥漫于我们全社会的学历崇拜和学历歧视:学历并不是“越高越好”,而应当是各自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用人单位要想清楚是否有必要招聘那么高学历的人才,学生也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是喜欢研究本身还是谋个饭碗,高校当然更应恪守研究生教育的基准和品牌。当然,也许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出需要高学历人才的新增就业机会,否则,卷学历卷得再厉害,也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