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过年真的好累啊!
朋友在评论里表示赞同:“真的太累了,每顿饭都在应付同一个问题——你怎么还不生孩子?”
每逢佳节倍催婚、催孕、催生二胎、三胎、四五胎。这就好比日升日落,早已成为自然规律。
但孩子是想生就能生的吗?
朋友跟我算过一笔账,怀孕生娃身体受累不说,关键是经济条件跟不上。
往小了说,影响晋升和奖金,几年打拼一朝泡汤。往大了说,遇到无良老板,工作都要丢掉,全家跟着喝风。
再说,谁带呢?请人来带吧,工资还未必养得起保姆。自己来带吧,经济压力就转移到一个人身上了,难道真要过上伸手讨钱的日子?
更别提奶粉尿布和以后的早教班、兴趣班、双语班、夏令营、冬令营……
“没钱,拿什么生孩子?”朋友对我发出了灵魂拷问。
这让我想起了昨天在芒果台追的新剧——马丽和潘粤明主演的《逆流而上的你》。
刘艾和杨光是一对小夫妻。杨光想要孩子,刘艾家里也一直催生,但刘艾有不一样的想法。
两个人住着一居室,孩子出生压根没地方住。
丈夫杨光事业不济,撑不起一家子。
刘艾虽说在公司雷厉风行,连着几个月都是销售冠军,却也架不住高处不胜寒。抠门老板压着她的奖金迟迟不发,还顶着同事的巨大竞争,一不留神就被人占了位置。
这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让刘艾对生孩子高度恐惧。她说:“我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这样焦虑的刘艾,像极了当代的年轻人们。
快节奏的时代之下,人人被信息刷屏。有人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你还在散养孩子,别人家的娃,已经会唐诗宋词奥数了。就连澳门赌王家的儿子,都去挑战高精尖脑力比赛了……
远比我们富有的人,还远比我们努力。试问,我们的孩子,要如何才能不输在起跑线?
相比于焦虑的年轻人,父辈们的想法就简单得多。
他们充分遵循了经验主义的原则:以前的人生那么胎,不一样养活了吗?
就像《逆流而上的你》中,刘艾母亲反驳女儿不生孩子是因为没钱时,说的那样:“主要是没想生,想生就有了。”
在父辈们看来,生孩子并不需要什么充足的条件。吃得饱、有人带,就已经是万事俱备了,还要什么两室一厅和鲍参翅肚?
每一代人的价值观,都有培育它们的土壤。
从前没有网络,物质水平也都差不多。人人都把生孩子,当作婚姻的第一要务,甚至于不生孩子,就是全村人的笑柄。一顶“无后为大”的帽子扣上来,谁都承担不起这样的罪名。
相比起来,当代年轻人要考虑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我们关心粮食,也关心蔬菜,更关心孩子要接受什么教育,见怎样的世面,拿什么去跟同辈争夺和竞争资源?
甚至于,我们开始审视起自身的价值来。一个人活在世上的使命,最重要的当真是传宗接代吗?当我们想要一个孩子,又是否有充分的把握,能成为一对好父母?
生育理念的冲突,在最近这些年里,不断被讨论和审视。人们前所未有地深入思考,生孩子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还是不生?
这个讨论似乎永远没有结论。
但作为一个普通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我偶尔也会思索,到底什么样的经济条件,才配要一个孩子呢?
年薪十万,年薪百万,年薪千万?
舔冰棍的小孩,羡慕别人手里的哈根达斯。上钢琴课的小孩,羡慕别人家里的私教。穿阿迪耐克的小孩,也可能羡慕其他小孩的LV和Prada。
又要到什么程度,生孩子这件事,才算得上万事俱备呢?
经济条件固然重要,没钱连张尿布都买不起,谈什么生活质量?但无限度地拔高生孩子的经济门槛,又是否矫枉过正呢?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那月薪低于三万的密密麻麻的普罗大众,要等到哪一天,才配成为父母呢?
同样值得深思。
我如今是母亲,也是女儿。
我竭尽全力,为我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却也无时无刻不在感谢,我那没有年薪百万甚至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却依旧给了我生命的父母。
他们选择生下我时,一定不是万事俱备的时候。
那时家里甚至没有一张多余的床。晚上尿湿了,爸妈就把我抱到另一边,他们自己睡尿湿的地方。
但饶是如此,我依旧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爸爸干完活,再苦再累,都要陪我玩游戏、坐大马。妈妈力气小,却总是一手提重物,一手抱着我。我是在父爱母爱中,滋养长大的孩子。
这才是原生家庭,给我最大的财富。
为人父母这件事啊,又哪里是“钱够了”就行的呢?
就像《逆流而上的你》里,刘艾的父亲一样。为了挣钱,缺席女儿整个成长历程,如今老了,又想用一套四环的房子,来索要缺失的亲情。
面对父亲的“馈赠”,刘艾含着眼泪问道:“你知道一个女人,一个人抚养孩子,有多不容易吗?”
相较之下,事业平平却始终体谅妻子,愿意为这个家和伴侣付出的杨光,似乎更能扮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
你看,为人父母,要思量的多了去了!
除了钱攒得够不够,或许我们还该考虑,我们将拿什么来陪伴孩子,给他怎样的原生家庭,父亲和母亲是否相爱,他是要用一生弥补童年,还是将终生被童年滋养?
这一张考卷,密密麻麻都是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