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买三副耳钉后


淮南一买家收到货后发起了“仅退款”


浙江义乌的商家驱车千里


来到淮南要打官司


近日


淮南市大通区法院


审理了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据了解


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仅退款”规则后


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频发


因10元耳钉打官司


2023年1月,淮南一消费者祁某在商家李某开设的某网购平台饰品店铺下单购买了三副耳钉,共花费十元钱。祁某收到货后在平台申请“仅退款”,平台自动退款,祁某一直未将这三副耳钉退货。


期间,李某在平台上给祁某发消息沟通,希望祁某尽量将商品退回,但祁某始终不予理睬。


李某非常生气,认为祁某就是想占小便宜,一气之下以自己为原告将祁某诉至大通法院,要求祁某赔偿货款、材料费、误工费、调档费共1136元。


双方都说对方有错在先


李某驱车从义乌来到淮南大通区法院要打官司。


案件承办法官张法官收到案件材料后发现,李某虽然是店铺的实际经营者。但是在法律上并不能作为适格原告起诉,应该以在电商平台上注册的饰品公司为原告进行起诉。于是,法官将这一情况向李某解释。


李某表示想重新以饰品公司的名义起诉,但是自己远在浙江义务,单程就有五百多公里,多有不便。


“法官,我从义乌过来,开车开了快八个小时,就是想讨回公道,我们开店做生意不容易,我一定要讨个说法。”李某义愤填膺地说道。


“快喝口水,你先别着急,既然来了法院,我们就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说罢,法官让李某坐下休息,随即回办公室联系该案件的被告祁某了解情况。


“法官,我不是故意退款的,那是因为收到货之后我觉得耳钉的质量不好,就和卖家联系说我想退货,但是卖家一直不理我,耳钉质量和图片上差距很大。”祁某接到法官电话后,也很生气,觉得自己并没有错。


互相道歉 10元纠纷化解


“这样吧,你现在来一趟法院,商家为了这件事专门从义乌过来,你们当面把这个矛盾解开。”法官决定让二人面对面把事情说清楚。


祁某到达法院后,法官分别听取了二人阐述的事情经过。原来,祁某在收到货后确实联系了店铺的客服,但是客服没有及时回复,祁某就申请了“仅退款”。因祁某在电商平台上信用良好,平台开启了快速退款模式,无需卖家同意就秒退款。


李某发现了祁某仅退款未退货,从平台上和祁某联系,祁某看到消息后觉得是客服先不及时回消息的,为了出一口气,所以自己也不回复。


就这样,李某认为祁某想占便宜,祁某认为李某想“强卖”,产生了误会。


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法官将双方内心的真实想法转述给了对方,对二人进行了劝解:“作为消费者,发现商品质量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心里确实不舒服想退款;作为商家,经营店铺不易,且涉案的耳钉价格确实不贵,利润很低。这件事情,你们都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双方各自退一步,心里不要有这么大的气,为了区区的十元钱不值当。”


听了法官的一番肺腑之言,双方都冷静下来。


“我愿意把耳钉还给你,这是十块钱的耳钉货款,我也给你。”祁某率先开口,把钱和耳钉一起交给了李某。


“我们开店碰到很多这种事情,现在生意不好干,我也是太生气了,你别见怪,以后客服回复消息一定及时。”李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在法官的见证下,二人互相道歉并签署了和解协议。最终,该案件以原告主体不适格驳回了李某的起诉。矛盾解开后,李某满意而归,没有再次起诉。


多平台推出“仅退款” 应合理合法使用规则


据了解,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对那些长期服务不到位、质量不可靠的商家采取更严格的举措,各家电商平台近期推出“仅退款”机制,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话题。然而,有些消费者却借此“薅羊毛”,故意以各种不真实理由申请“仅退款”,试图贪“小便宜”。由此引发的纠纷案件也频频发生。


记者了解到,某平台“仅退款”服务操作流程如下:买家需要选择不退货仅退款,平台介入,点击申请退款选项;小窗会弹出服务类型,选择“我要退款(无需退货)”;填写退款信息(货物状态,退款原因,退款金额);最后提交,完成整个流程。


多家电商平台推出方便消费者的“仅退款”举措后,令人担心的一幕出现了,一些消费者利用“仅退款”规则,进行恶意操作,损害商家的利益。


有的消费者收到商品可能明明没有质量问题,也会找漏洞、钻空子选择“仅退款”,意图不花钱白拿商品,将“仅退款”等同为“零元购”。


有不少商家吐槽称,最近遭遇类似经历。全国多家法院也陆续审理了类似纠纷。


据此,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程亮律师称,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仅退款”政策,初衷是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解决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后顾之忧,对增加电商平台用户数量、增强对消费者的粘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际执行中,部分消费者利用“仅退款”政策“薅羊毛”的现象也常有发生,甚至出现同一个消费者在同一个店铺内多次“仅退款”的极端现象,甚至出现了所谓攻略、手册,不少商户都受到影响,也苦于平台的仅退款政策,向平台发起挑战,甚至起诉平台。也有一些商户起诉消费者,要求消费者退还商品,或者退还平台的退款。


程亮称,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买卖合同关系,消费者收到退款,理应将商品退还商户,已经有部分法院判决支持商户要求消费者退还商品的请求。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合理、理性地使用“仅退款”这个福利很有必要,滥用“仅退款”“薅羊毛”既可能存在道德风险,有违诚信原则,也可能面临被起诉至法院的诉讼风险,徒增诉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