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阵巨响,本人闪亮登场。开学后就一直忙。有些家长给我留言,我没有及时回复,实在抱歉,不是我我摆架子。我把文章发表在0511上以后,从来不看。所以不知道有家长给我留言了。
最近和同学的老公在严肃的讨论朝鲜香烟的优劣,两个人吞云吐雾,一边吸一手烟,一边互相吸二手烟。当我看到空的香烟盒子,内心满怀愧疚,想这么好的香烟就这么被我糟蹋了,罪过罪过。
后来我安慰自己,雾霾这么严重,我这是训练自己抵抗雾霾的基本功,所以抽烟也不是什么坏事。
有次我在办公室也发表了这个观点,并且引申到孩子也要适当的吸吸二手烟,孩子只有习惯二手烟了,才能在上学路上在雾霾中来去自如。遭受到女教师无情的斥责和声讨。纷纷说要远离我这个坏人。
好了,不说废话了今天贴一个报告的节选部分,这个报告是我下周要在单位进行讲座的。
我保证,家长看了以后的感觉是万箭穿心,心如刀绞。
有关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专题研讨会的收获、反思和探讨
1、语文教学加速回归本质
2、越发强调学生的底蕴。


3、更换:九月份开始,全省更换国标部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室主编说的    至于 到底换不换,九月就知道
4、主题:立德,树人。
5、内容:革命传统观、传统文化观、人文主义观、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观。
6、特点:课文变少。课本变薄,课文变长。课外阅读和语文活动大量增加。
7推荐的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是作为课程明确编入教材,必须保证学生读完的。
8、考试的变化:重点考察学生有没有读完整本书、能不能有准确的语感、能否准确分析语法、能否深入理解优秀作品的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一句话,既然教材规定学生必须读推荐的文学作品,那我就在考试里考你有没有读,而且是在大型选拔性的中考里面进行考查。
同志们,你们还让不让孩子读书呢?注意我是说读书,读练习题不算读书。
有哪位家长站出来拍胸脯说 老子就不让孩子读书。
你牛  我竖大拇指。走好  我不送。
反正随你看不看,我肯定要考,而且分数不低,目前中考是6分,以后还会增加分值。直到你觉得肉痛  不得不看为止。
如果你准备拿孩子的中考分数来儿戏的话,可以考虑对抗。

我可没有危言耸听,我没那功夫逗你们。这个年头,不收各位一分钱,辛辛苦苦码字教你们怎么忙语文的人,我算罕见的了吧。
《课程标准》的观点:培养孩子读书  读整本书   读优秀的书的习惯。
不要小看这句话,整个语文中考卷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出题目的。不信那就看题目

A。在茶馆,许云峰敏锐地察觉到甫志高的叛变,想撤离但已来不及,为掩护同他接头的李敬原,许云峰主动迎向抓捕他的叛徒和特务,并与他们周旋。
B.杜小康能做许多孩子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借很多镰刀给同学们劳动,让人毛鸭开船送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了《屠桥》中的伪军连长杨大秃瓢。

Q请问上面两个选项哪个是对的?
这是2016年的镇江中考题。完整的题目是4个选项。我偷懒,就写了两个。四选一,3分。准备出国读高中的学生可以忽略这条。
这就叫做考查学生有没有读整本书。


再来一条。
1、彭家河,四川省作协会员
,鲁迅文学院第三届西南班学员。 --2016年镇江语文卷最后一个分值在15分左右的文章作者
2、鲍尔吉原野
辽宁省公安厅专业作家,辽宁省作协副主席。 --2015年镇江语文卷最后一个分值在15分左右的文章作者
3、林清玄
台湾人,华语圈顶级作家。--2014年镇江语文卷最后一个分值在15分左右的文章作者
4.近五年中考选材主要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
看清楚了,这就是考察学生有没有在过去三年持续阅读优秀作品的题目。一流作家发表在权威报刊上的文章就是优秀作品。
你能拿高分,说明你认真读了三年。你拿低分,说明你没有读,或者没有认真读。
准备出国读高中的学生可以忽略这条
最后一个短文分析是中考倒数第二把铡刀,灭人无数。
这么考,对吗?
很对啊。吃得好,体质才好啊。
读的好,上考场才能拼杀啊。
我早说了,中考五把刀,刀刀见血,横扫四海八荒一切上神。什么墨渊,狐帝,不阅读,照灭不误。


家长是不是倒了一片了。
可笑不少家长还胡扯,说语文老师不如数学老师认真负责,就是叫学生读课外书,简直大逆不道。
我现在告诉你,整天叫你家孩子写考卷的老师才是盲目的老师,逼着你家孩子读优秀小说的老师才是良心老师。
比如我。
好了,三年读完337万字名著,最好再读70万字其他优秀作品 每秒读8个字。达到这个标准,我可以说,为师我可以传授应对中考语文的武功秘籍了。
OK  拜拜   最近我天天跑同学饭店蹭饭吃,连吃带喝还抽烟,别说二手烟,三手四手烟都在吸。出来的时候浑身烟雾缭绕,气宇轩昂。很有东华帝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