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南郊的观音山


         


         镇江南郊的观音山,在南山风景区的东北部,海拔高度是111米。原先这一带的山头,地表面生长着,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因而被通称为菊花山。而这处山头又有其特别之处,即在其山顶南侧的东面有一个天然的山洞,洞深长有十数米,宽有3到4米,高约近3米左右不等,洞底平地略底于洞口,沿数级台阶而下,有个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面积,世人称之为观音洞。相传古时候,佛教中二十五圣之一的观音菩萨,她巡游四海曾在此驻足多时,化作民间的郎中行医,为百姓治病消灾,弘扬佛法,行善乐施,点化有缘之人,后人即在此常年供奉她,遂称此洞为观音洞,此山头即称为观音山。


           观音山东麓山口,地名曰“五凤口”,地名的由来,凤凰又何时显现于此,民间又有段美丽的传说。说是天上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中,有两个思凡到了人间,一个是牛郎的妻子织女,另一个么妹老七,到了观音山南面的槐荫村,在和其老公董永一道,在地主傅员外家做长工干活。这天由于大姐收到了小妹难香求援的信息,带着四个妹妹前来,要帮小妹解决一夜织成百匹绸缎的难题。她们化身为五只凤凰,飞行到此, 知道己离目的地不远了,大姐就按排休息片刻,计划装扮一下,准备变成民间女子前往槐荫村。其时恰巧被人们发现,众人看到的是观音山谷口彩霞满天,异香阵阵,有五只凤凰飞落谷内,片刻时间消失。至此这山谷口就称五凤口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当年这儿有一庄户人家,生养了五个女儿,取名大凤、二凤、……小凤,由于姐妹五人长大出嫁后,在相夫教子方面,都成绩显著,五凤姐妹勤劳贤良,很受众人称赞,官府为表彰这家庄户教女有方,就顺从了当地民众的意愿,称这谷口为五凤口。哪种说法不重要,关键是这五凤口,确实是镇江的南大门,从古到今都是官塘驿道上的咽喉要道。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观音山据野史所传,南北朝时期山顶上即有寺庙存在,恐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其中之一。还有传说是昭明太子在招隐读书台著写昭明文选时,曾数次将其母接来京口小住,就按排在这山头的寺庙之中念佛修行,还因母亲识字不多,为方便她咏经念佛,特地将“金刚经”的经文分段和注解,一时传为佳话。


           和众多寺庙一样,观音山上的圆通寺,在历史上也是累建累废,就近代史所言,太平天国的战火和日本鬼子的轰炸,使圆通寺在观音山顶成为了瓦砾一片,但它一直在镇江老百姓心中,是朝山敬香的胜地。人们视九华山的高崇寺为小九华,称观音山的圆通寺为小南海、小普陀。寺庙的兴衰,并未影响人们每年的香期及观音菩萨生日的时候,善男信女上山的脚步。回想当年幼童时期,曾多次随祖母到此朝山敬香,还几回夜宿山寺。


           新中国诞生之后,党的宗教政策使圆通寺逐步恢复了生机,在当地居民和市内众多的善男信女的捐助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为加强寺院的管理,市宗教局派来了著名高僧茗山禅师的弟子曙法法师,前来主持圆通寺的日常事务,寺院的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


          登山游览,观景和礼佛同样是一种享受。站在观景台,眺望东、南、西、北,古城的风景尽收眼底。朝可迎城市的旭日,暮可送西山的夕阳。东连高楼成片,西接文苑、招隐。南面是众山如黛,北面山顶是竹海成片。细细品味圆通寺的建筑,它随山势而建,山门口是以石牌坊为主体的石雕群,随之是紫竹林夹道,黄围墙高低起伏,黑瓦盖墙头如巨龙蜿蜓。殿阁参差,相错有序,居士楼、菊花堂、观景台、圆通宝殿、……等,寺庙规制都在逐日完善。一些具有特别色彩的设施及规模,使圆通寺的恢复和发展有别具一格之处。从如来佛祖到十八罗汉,从睡佛到观音,从哼哈巨神到四大天王……,圆通寺的石雕佛像在全市范围内独树一帜,威武刚强的、慈眉善目的,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更是体现了观音山是佛教的庄严胜境。


          登观音山必走山下的五凤口,2004年市府修建了公路直至山顶,结束了千百年来爬山的历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变化,南山东麓旧貌换新颜,目前这五凤口有观音山隧道,有高架多向的立交桥,已经成为城东、城南地区的要冲,是现代公路交汇的枢钮。    更有可喜的规划,是这一带的山水还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的宏图如今正在实施之中,这一带原有的村庄、住户都巳拆迁,农田皆被征用。近年来,对五凤口南麓八公洞水库的整治已经完成,南山景区的东入口己初具雏形,一个青山绿水的花世界,一个紫竹林中藏古寺的风景区,将呼之欲出。届时人们到此休闲度假,可融情于山水之间,可听着南山的故事寄托情感思想。南山,家乡的南山,那是镇江的一张城市名片,而观音山、五凤口将会使这张名片更亮,更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