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襄阳的一位理想L9车主在高速公路上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时,因车辆辅助驾驶系统错误识别导致事故。车主认为事故应该由厂家赔偿,但遭到拒绝。


据了解,这位理想L9车主在G70高速上使用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时,系统错误地将高速公路上方广告牌上的汽车识别为真实车辆,自动执行了紧急制动,最终导致了后方车辆的追尾。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事故,车主感到十分无奈。他认为,这完全是车辆系统的问题导致的,自己新买的车还未上牌就变成了事故车,因此他向理想汽车提出了2万元的赔偿要求。理想汽车4S店给出了4000元现金补偿的方案,但双方协商还未达成一致。


交警部门对此次事故的认定为:理想L9车主承担全部责任。理想方面表示,事故原因是辅助驾驶系统将图片误识别为实车,并承认“的确是系统误识别”,承诺“后续会改进软件系统”。根据我国法规,车辆自动辅助驾驶只有达到L3级别,驾驶员才能免责,而L1,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都需要驾驶员承担责任。


对于这起事故,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再次提醒了我们在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时,也需要关注其潜在的风险。虽然辅助驾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驾驶者的负担,但其识别和判断能力仍有待提高。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软件系统,加强道路测试,以提高智能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智能驾驶汽车时,也需要充分了解其性能和特点,并正确使用相关功能。在行驶过程中,驾驶者仍需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权,以确保行车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行业内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特斯拉就曾因“幽灵刹车”事件而备受关注。这一事件表明,智能驾驶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误判和误操作,从而给驾驶者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企业和消费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