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都是礼仪之邦
好客、热情等等品质
都是父母们希望孩子拥有的
因此
常常有父母要求孩子们
见到人要打招呼、给客人倒茶等。
然而
这其中有一些礼仪教育
实际上却可能对我们的孩子造成伤害。
伤害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朋友4岁的儿子在玩自己的玩具时,2岁的妹妹来捣乱。俩人争抢起来时候,她看到了,抱起妹妹,觉得妹妹太小了,哥哥应该让着她,就稍微说了两句她儿子。
没想到儿子情绪一下子爆发了,一边大哭,一边嚷着:不让,就是不让!
从《孔融让梨》,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都在肯定谦让的文化传统,但是如果一味地借用这种传统礼貌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
结果往往是大孩子认为父母偏心,和父母离心;小孩子恃宠而骄,逐渐任性。
但是朋友家的场景,却出现在许许多多个有二宝的家庭当中,家长们总是认为东西要分给客人、要让给弱小,却很少考虑这种“分享”当中,隐藏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
在孩子发生争吵时,我们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强横的要求孩子遵从。
不懂得拒绝的讨好型人格
在孩子的社交中,我们也经常希望他们能成为受欢迎的人,因此,一旦出现公共场合的玩具纷争,我们也倾向于让孩子通过让出玩具,来获得友谊。
当别人想玩宝宝的玩具,二话不说就给,我们试图给孩子建立一个更良好的社交环境。但是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真的是这样吗?
不,其实这更是一种讨好型的人格,为了索取「懂事」的标签,孩子不得不受委屈退让。这种懂事,只会造成孩子长时间的自我压抑。
贴标签伤害孩子的自我建构
除了懂事的标签外,很多人还喜欢给孩子贴「讲礼貌」的标签。
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这本身也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有些孩子触觉很敏感,遇到生人就躲到了妈妈身后,不敢打招呼。这时爸爸妈妈为了缓解尴尬,就会跟别人介绍孩子「内向」。
于是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就会强化孩子的触觉敏感。只要自己表现的内向,就可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孩子就缺乏了和他人沟通,实现自我建构的渠道。
其实,想要培养孩子有礼貌,并不需要强迫他们,只需要父母找到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为孩子消除敏感的触觉,亲身示范、在家里让孩子对陌生人有提前的准备等等即可。
事事谦虚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自信心
听到夸奖时,习惯性地回复“哪里!哪里!”,这也是常见的中国式谦虚和礼仪方式。
但是如果经常这样“拒绝”别人对孩子的夸奖,孩子很可能会开始认为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努力了还是做不好。同时,有些爸妈还害怕自己的孩子由于夸奖,变得骄傲不肯努力。
其实,只要做好正确归因,让孩子的努力得到肯定,比如「他最近经常练习骑车,进步很大」,既能合理应对这种场景,又能正确鼓舞到孩子,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更加自信。
教育是条漫长的路,孩子的自我建立,就在一些小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