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小初语文教育经验分享
    家有学子  >  [小学话题] 小初语文教育经验分享     
    查看: 14694  回复: 5
    [小学话题] 小初语文教育经验分享      查看: 14694  回复: 5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9-8-29
    •  
    小初语文教育经验分享

    1:本帖不招任何学生,也不会私信任何人。
    2:本帖尽量以提问—回答—分析的模式走。
    Q1:孩子总写错别字怎么办
    A1:“错字”练笔顺和偏旁,“别字”多查字典

    本质上说小朋友对于汉子是图形记忆,所以倒笔很常见,他们的印象里只要最后图形是一样的就行了。所以需要建立基本的汉字偏旁概念,形成逻辑记忆。同音别字属于基本释义不熟悉,例如“谈笑风生”的“生”容易写成“声”本质上说是成语意思不了解。意思是谈笑的风趣意味自然产生。

    Q2:孩子作文口水化,不会写
    A2:多听,多读

    作文口水化本质上是规范的输入不足。换言之整个语言环境以日常交流为主,所以写东西当然也口水化。这个时候需要加强规范的语言环境输入。需要大声朗读课文和多听正确的、规范的音频。例如凯叔讲故事,康震讲诗词等。





                      
    • 来自 北京
    • 精华 0
    • 注册 2019-8-29
    •  

    语文阅读基本逻辑分析:
    Q1:老师我们家孩子阅读读不懂
    A1:读不懂是正常的。你家孩子14,作者40,作者经历了父母老去,孩子成长,写了自己儿子的故事,孩子读不懂太正常了。

    Q2:阅读老是达不到“点”
    A2:就是基本阅读知识不行。

    首先“点”是一个模糊而抽象的概念。从老师到家长到学生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楚什么是“点”。大家讲得模糊,孩子学得更混乱。
    “点”本质上就是对于题型的分析。“赏析题”的点就是“手法+分析+情感”;“作用题”的点就是“内容+结构”。所以达不到点的原因只有两个:1不知道对应题型的答题规范,2不知道问法转化之后是什么题。

    Q3:老师说我们家积累不足
    A3:都是推辞

    首先给你说“积累不足”的老师都是水平不行。你反问一句“积累什么?看几本书?要看到什么程度?能考多少分?”他一句回答不出来。
    类比数学,你计算不行。回去练500道,这种题必须一眼出答案。很明确的标准。你公式不熟,回去做50题,做完就会了,很明确。语文积累,积累什么?读哪几本书?读到什么程度?从来没人告诉你。这就和你去求佛没成功,别人说你心不诚是一样的,怎么心诚就能求成功?没人告诉你。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1-30
    •  

    经验分享,感觉不错。好东西。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5-6-23
    •  

    您跟“远方的疼”老师一样,说的都是干货。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9-9
    •  


    QUOTE:
    原帖由 或许我真的错了 于 2022-12-3 20:32 发表
    您跟“远方的疼”老师一样,说的都是干货。
    的确赞同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7
    • 注册 2004-10-29
    • 行业 政府行政
    •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41248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