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
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
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情绪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时,可以鼓励孩子对着小动物倾诉;鼓励孩子跑步、做运动发泄情绪……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发泄情绪的好办法,但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父母要理解和认同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悲伤和软弱。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最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
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开始讨厌学习,讨厌写作业,甚至对父母常说的“要好好学习”等话也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 本帖最后由 0511值班客服 于 2020-12-6 13: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