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家有学子 » 八叉巷小学 » 介绍八叉巷小学早期知名校友胡邦彦先生
    八叉巷小学  >  介绍八叉巷小学早期知名校友胡邦彦先生     
    查看: 5048  回复: 5
    介绍八叉巷小学早期知名校友胡邦彦先生      查看: 5048  回复: 5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61
    • 注册 2003-7-3
    • 行业 其它
    •  
    介绍八叉巷小学早期知名校友胡邦彦先生

    胡邦彦1915-2004,字文伯,一字彦龢,号蹇翁。镇江人。曾在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实验小学(注,张风雷2018年考证,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实验小学即为八叉巷小学之前身之一)、省立镇江中学学习,师从任二北(任中敏),后在无锡国学专修学院肄业,师从唐文治。1935至37年任天津中南银行文书;1937至39年任职于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1939至41年任复旦大学文书主任兼中文系助教,教授应用文;重庆内迁妇女辅导院国文教授;1941至49年任中央银行文书主任,为银行高层捉刀撰写应酬文字,如寿屏、挽联、贺幛等。1949年后被贬职为银行行员,1950年代任高中语文教员,1960年参加《辞海》重编,任语词分册编辑;1963年调任上海教育出版社文科编辑。1975年退休,1977至83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为硕士研究生敷讲文字学,任研究生导师并参与古籍校勘工作;1981年秋季应云南民族学院之邀为师资培训班讲授文字学;1985年再次参加《辞海》修订工作;1987年应邀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大学访问学者,敷讲中国古代官名、人称及阅读与书写等课题。著有《字学鼎脔》,整理研究丁蘧卿先生《所堂字问》和刘体智先生《小校经阁金文拓本释文斠补》,遗著《胡邦彦文存》于 2007年由岳麓书院出版。


    胡邦彦词存(录自《胡邦彦文存)》
    1 浪淘沙·题墨荷画册
        狎鹭忆游纵。惜此荷风。瓜皮艇子入花丛。莲脸留将春色住,弥望葱茏。    刬地又相逢。聊许从容。凌波芳躅剩空濛。剪绿裁鸿新意态,妙在烟笼。
    2 人月圆·闰中秋词和陈以鸿学长
        姮娥眷注人间世,好梦许重圆。冰轮畅满,崇楼云际,如与桥联。    清辉难画,小词添兴,翰墨因缘。良宵惜取,绸缪意赓,唱到明年。
    3 长亭怨慢·除青翳
        问何故、双瞳添翳。雾里花枝,眼前图史。独坐沉吟,便依稀到华胥氏。把蛾眉泪,春夜雨从头记。更约略平生,总剩取兔园册子。    好事。赖金针一拨,帘箔恍同蝉蜕。光阴烛跋,讶复见物犹如此。是真个刮目看人,地偏处无多同气。待收入诗囊,争得偶然神思。
    4 浪淘沙·甲戌端午节作
        虎变记当初。剥复乘除。疮痍满目待何如。四十五年弹指过,大隧飞车。    诗苑众芳图。共此蘧庐。离骚鵩赋总成虚。投饭苍江修故事,欲告三闾。
    5 苏幕遮·题屏麓掬陋室观书图
        数层峦,看叠翠。才到屏山,一斛尘襟洗。遥指飞鸿怜远志。且自寻诗,随分添幽思。    爱清泉,凭石几。二酉书多,料想应如此。人世浮沤原偶寄。滩涨西江,更掬曹溪水。
    6 西江月·题夜读轩图
        窗下每嫌日短,灯前未觉更长。百城啸咏自称王。玉躞金题宝藏。    兴到偶寻白堕,狂来欲舞青霜。马蹄秋水爱蒙庄。畅好诗成鸡唱。
    《胡邦彦词存》终

    [ 本帖最后由 zhesue 于 2018-11-9 21:16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61
    • 注册 2003-7-3
    • 行业 其它
    •  

    胡邦彦1915-2004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61
    • 注册 2003-7-3
    • 行业 其它
    •  

    任中敏(1897~1991),中国著名词曲学家,戏曲理论家、敦煌学家。原名讷,曾用笔名二北、半塘。江苏省扬州市人。他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500多万言。其学术成就主要在词曲和唐代音乐文艺的研究方面,理清了汉乐府、敦煌歌辞、声诗、词、散曲的音乐线索,并横向梳理了唐代与音乐有关的各门类艺术,创建了相关理论。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生导师。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61
    • 注册 2003-7-3
    • 行业 其它
    •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 (1865 年 ) 十月十六日生,原籍江苏太仓,民国元年 (1912 年 ) 定居无锡。父亲唐若钦为清贡生,以课徒教书为业。唐文治自幼从父攻读经书, 14 岁读完五经。 16 岁入州学,从师太仓理学家王紫翔,潜心研读性理之学及古文辞。 18 岁中举。 21 岁进江阴南菁书院,受业于东南经学大师黄元同和王先谦的门下,从事训诂之学。



    辑录:张风雷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61
    • 注册 2003-7-3
    • 行业 其它
    •  

    岳麓书院的早期山长是宋朝张浚之子张栻,他是著名理学大师。此在镇江上隍《张氏宗谱》中有记载,是为我族镇江上隍张氏——宋朝南渡以后——的第二世祖。

    [ 本帖最后由 zhesue 于 2018-11-9 10:54 编辑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61
    • 注册 2003-7-3
    • 行业 其它
    •  

    卢作孚(1893-1952),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卢作孚幼年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材,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建国初年,毛泽东曾对黄炎培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4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1]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因服用过量安眠药物不幸逝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47477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