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快捷导航

精彩推荐:MY0511客户端下载

    • 中信银行

    • 希尔顿欢朋酒店

    • 公益体彩 乐善人生

    • 官塘桥鹏龙星徽奔驰

    • 天然石材·人造石

    » 梦溪论坛 » 母婴乐园 » 四院知识小课堂——宝宝人生发脾气怎么办?
    母婴乐园  >  [育儿话题] 四院知识小课堂——宝宝人生发脾气怎么办?     
    查看: 2830  回复: 2
    [育儿话题] 四院知识小课堂——宝宝人生发脾气怎么办?      查看: 2830  回复: 2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5-5-20
    •  
    四院知识小课堂——宝宝人生发脾气怎么办?

    因为独生子女关系,现在很多宝宝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中有些宝 宝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大发脾气。而每次宝宝发脾气,爸 爸妈妈总是用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才能把宝宝“安抚”或“镇压”下 去,年轻的爸爸妈妈常常弄得筋疲力尽。

    还是让四院专家来帮帮你吧~


    婴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敏感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情感 上最容易受感染,容易冲动,变化大,控制也难。一岁左右的孩子当其行为受到阻止时就会手抓脚蹬,以大声哭叫来发泄。两三岁的孩子进入反抗期,他们一改过去的安静、听话、依赖,强烈要求表现“自我”。他们喜欢自我主张和独立完成“危险性”的活动,力求摆脱大人的约束,一旦行为受到限制,就会大发脾气。其实,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发脾气和认生是一样的,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不能只要求宝宝有快乐的情绪,只是我们要用正常的心态对待,任何一种情绪的发展,对宝宝来说都是一种帮助。除了发脾气,宝宝还可能会出现害羞、不爱分享、喜欢触摸生殖器官等情况。


    害羞、特别粘人,陌生人焦虑症


    宝宝在6~12个月的时候,可能表现出特别粘人,其实这可不是单纯的害羞表现,而是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的“陌生人焦虑症”。孩子6个月开始对陌生环境、人产生警觉,随后就是认生,1岁达到高峰。在孩子性格成长关键时期,家长要这样对待孩子。

    1

    接受、不强迫孩子

    对于孩子的害羞表现,要深入理解,到底是因为不熟悉、不喜欢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帮助孩子改变这种心理,而不是强迫孩子跟别人打招呼。

    2

    给予支持和鼓励

    当我们发现孩子情绪紧张时,可以抱紧、拍拍肩膀或拥抱孩子,让他有安全

    3

    增加户外活动

    多带宝宝出门走走,公园、超市、亲戚家、动物园等,增加宝宝和陌生人的接触机会,都可以使宝宝信心增加,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不愿意分享,自我意识萌芽


    一般,1~3岁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这时候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你”“他”的概念。只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与独立存在,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无法从别人的角度理解问题。这一时期的孩子通常会认为,自己的东西时自己的,别人的东西也是自己的。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占为己有,他们的“抢”是没有任何恶意的正常行为。当孩子开始说“我的”,就意味着自我意识开始建立。

    1

    不轻易评价、指责孩子

    如果在孩子不分享的时候,爸爸妈妈当面指责,会伤害了孩子的内心。而如果家长强行把孩子的东西拿给别人,会使其变得讨好别人或对别人充满敌意,更不愿意分享。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非常不利。

    2

    帮助建立所有权概念

    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当孩子“以我为中心”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家长要引导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且用游戏或合作的方式让孩子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平时在家吃东西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孩子要将食物分给家里的其他成员。还可以读一些分享主题的绘本,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慢慢养成分享的习惯。


    1.一开始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会分享。如果孩子在上学,分享对于他们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设备、玩具和其他物品都属于学校,不归孩子所有。在家庭里,我们指望孩子能分享一些大家都要用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很昂贵,或者再买一件回来很不切实际。在小朋友一起玩时,是否愿意与人分享会成为建立或破坏友谊的决定性因素。

      2.当孩子清楚地知道不必与人分享所有的东西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与人分享某些东西。替孩子找个特殊的架子或箱子,专门放那些他不愿意与人分享的东西。要明确家里的规矩:“在未经许可前,不能进入别人的房间或使用别人的东西。”


      3.如果孩子不愿意,不要强行要求他跟别人分享属于他自己的玩具。如果孩子有朋友要到家里来,应提前跟他们商量哪些玩具是他们愿意跟别人分享的,并可以建议他们将不愿跟别人分享的东西收好。

      4.如果你答应借东西给孩子,要让他们明确地知道你希望他们如何使用,该怎样归还你。有时候要求孩子留下一些抵押品是会有帮助的。比如孩子要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交给你,直到他们归还借用你的物品为止。

      5.利用家庭会议讨论孩子对于分享的看法。对于家里受欢迎的东西(如电子游戏机),大家一起制订一张轮流使用的时间表。如果孩子还是无法共享并发生争吵,就把东西收起来,直到大家想出一个双赢的解决办法后再拿出来。

      6.花些时间教会孩子怎样与人分享。每个月在一次家庭会议中讨论有关分享的内容,给所有家庭成员一个机会,让他们谈谈和别人分享东西的例子,说说当时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们觉得别人有什么感觉。
      7.让孩子懂得可以分享的不仅仅是物质性东西,分享还包括共度时光、互诉衷肠或交换意见。晚上抱孩子上床睡觉前,让他们跟你分享一下一天里最难过和最高兴的事情,并跟他们分享你一天里最难过和最高兴的事情。
      8.家庭会议应留出特别时间让一家人共享,并让这成为家庭会议的常规议程。
      孩子能由此学会的生存智慧 孩子会知道有时候要跟人分享,有时候要尊重别人不愿与人分享的要求。他们还会知道可以与人分享的东西不仅局限于物质。

    触摸生殖器,正常的生理行为


    性心理和性行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触摸生殖器的行为。在他们眼里触摸生殖器和触摸眼睛、鼻子、耳朵一样自然,只是触摸生殖器时感觉很好,产生的快感比触摸别的位置明显强烈,所以更喜欢触摸、玩弄生殖器。一般,孩子开始抚摸自己的生殖器是在1岁左右,3~6岁是触摸生殖器的高发期,6~7岁性发展进入潜伏期,触摸生殖器的行为逐渐消失。这时少数孩子可能还有,但并不影响健康。孩子触摸生殖器不会带来疼痛和器质性的损伤,更与道德无关,也不是出于性的目的。学龄前的孩子抚摸生殖器,是好奇心的表现,很正常的现象。

    家长不必有精神压力,但需要正确的引导。

    1

    不要恐吓、责怪孩子

    家长如果采取吓唬、责骂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和不安,使之形成怯懦、敏感、自卑或孤僻的性格。而且还会使孩子更好奇,增加触摸次数。其实,我们要做的是不要说破,转移孩子注意力,只要孩子没机会触摸生殖器,全神贯注在游戏中,慢慢的就会改善。


    2

    不穿紧身衣裤

    紧身衣裤会刺激到孩子的会阴或阴茎,从而诱发孩子触摸生殖器的行为。而且紧身衣裤透气性不好,为了孩子健康也应尽量选择宽松的衣裤。

    3

    良好的卫生习惯

    孩子的私处护理很重要,男孩和女孩子在睡觉前都要清洗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而且还要保证被褥、内裤的卫生清洁。

    4

    广泛兴趣爱好

    一般抚摸生殖器多发生在孩子独处的时候,所以除了正常活动和学习时间外,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房间里。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运动,广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精力都投入到活动中时,有了更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忘记触摸生殖器这回事了。还有一些病理原因会导致孩子触摸生殖器,如外阴炎、尿道炎等。所以当孩子触摸生殖器时,要检查是否有红肿、皮肤溃破的情况。而且,家长也不要逗弄孩子的生殖器,防止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


    发脾气、攻击人,只是无法自持罢了


    15个月~30个月幼儿期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都还没有完善。这个时期,宝宝的行为一旦受到限制,就会感到沮丧,这种独立性的丧失,会立即导致强烈的挫败感,使宝宝失去自控能力。宝宝发脾气只是代表自己不高兴了,这是大多数学龄前儿童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宝宝发脾气的行为,并不是严重的情绪或人格紊乱的症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特别是2~3岁的孩子。如果家长处理得当,在4~5岁时发脾气的轻度和频率都会降低。

    1

    充满爱的家庭

    幼儿和学前时期,给孩子提供稳定、安全的家庭生活,充满爱的管教和全天候的陪伴。

    2

    不看暴力镜头

    电视或影像里的暴力镜头、打斗场面、大人打小孩等,都尽量不要让孩子看。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也不能有粗暴的态度或随意拍打的行为,以免孩子学样。

    3

    必须遵守规矩

    告诉宝宝规矩的存在,并坚持的实施。并且每个照顾孩子的人都应认同,孩子违反规矩之后应采取的举措。除了做错事的时候教育孩子,对孩子积极、恰当的行为家长也要给予赞美和真诚的表扬。

    4

    其他反应方式

    要正面强化家长希望的行为,教孩子其他的反应方式,在生气的时候,应该用语言表达愤怒,而不是打人。


    5

    不应攻击别人

    让孩子了解,真实的和想象的侮辱之间的差别,了解适当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因为愤怒而攻击别人是不同的。

    6

    平静中断策略

    在孩子的行为不得当的时候,还可以采取“平静中断”策略,在孩子1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但“平静中断”策略是最后的办法。

    这时可以让孩子坐在椅子或没有玩具的空地方,这其实是为了让孩子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冷静下来。可以简短的向孩子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让他这样做,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平静中断”就可以马上结束。


    所以,当暴风雨爆发的时候,要尽量以比较随和的态度来对待,帮助孩子克服它。当他征服了自己的脾气以后,你可以愉快地对他说,“现在你感觉好些了吗?我很难过你刚才失去了控制。”而不要对他说,“你发脾气了,这样很不好。”然后再建议他去做一项活动。不要总是想着孩子发脾气的事。事情发生了,也就过去了,剩下的就是向前看了。

     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如:商场、超市或家里来了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 度易于温和、妥协,使孩子有可乘之机(如:前面提到的强强)。这时,如果孩子提出的是合理 要求,就满足他,不合理的要求间接答复他,如告诉他回家再说,或对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说 等等。家长语气要强硬,使孩子不敢再利用这些机会提不合理要求。孩子都是活泼、可爱的,发脾气、耍赖不是童年的必需行为,只要你控制得当,孩子的任性、 坏脾气会有大的改变。


    幼儿偶尔发脾气很正常,但发脾气的频率和强度在4岁半的时候应该降低。如果孩子的脾气爆发得很突然、很频繁,或持续很长时间,连续几周都具有攻击性,并且家长无法应付的话,这时就应该带去医院检查了。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1
    • 注册 2015-4-11
    •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05-6-18
    •  

    两个字,学习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您目前是游客,本帖已被系统设置了自动关闭,不可回复!

    0/5000字

     
    < >
     

    Powered by Discuz! X 2 0.019757 s 清除 Cookies - 镇江网友之家 - 手机版
    论坛导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