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一贱 交情乃见
人处高位时,到处都是顺风顺水,看到听到的大多都是虚浮的。
就象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所说,邹忌问他和徐公哪个美,不论是仆人、妻妾,还是有求去他的客人,都说邹忌美,实际上都在欺骗邹忌而已。
当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人情冷暖。
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交情。
明代李梦阳自幼聪明过人,21岁时就考中进士,被授予户部主事一职。
一时间,地方官员、富豪乡绅纷纷前来与他结交。
但好景不长,被外戚张延龄诬陷,大怒,下令将他打入大牢。
在狱中,李梦阳给昔日把酒言欢的朋友们一一写信求助。
但是无一回复。
他没想到就在他最绝望时,有个以前来往不多的人,叫康海,挺身而出,为他四处求情。
康海找到大太监刘瑾,答应成为他的幕僚,换取了李梦阳的性命。
李梦阳得知后,感叹:“没想到最终救我的,竟然是康海”
出狱后,当初那些朋友又热情地找上门来,李梦阳一概拒之门外。
他推掉了很多宴请和邀约,此后也只与康海等少数好友来往。
有句话说得好:“事不出,不知谁近谁远;人不品,不知谁浓谁淡。”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很多。
汉朝下邽(guī)县翟公起初廷尉,家中宾客盈门;
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
他复官后,宾客们又想往见,翟公就在大门上写道: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大多是因为权势和利益而交往,权势在,利益在,则交情在,醇厚如奶酪。失势失利,则清冷陌然如不相识。
君子君子淡如水,不张扬,不喧哗,相知相惜,不在权利,唯在道义,故可以久远,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