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一些主体公司的朋友聊天,他们和我说,今年他们开门红打的不错,频频出现一些几百万保费的保单。
2.5%的增额终身寿,有那么香么?
什么是2.5%增额终身寿,很多用户买了这样的保单,都不知道买的就是我提到的这种。
如何描述明白呢?
首先,这个产品在名称上,叫某某某增额终身寿险。
其次,这个增额终身寿险收益是完全固定,也就是没有任何的后缀,没有浮动分红,没有其他什么利益。
在当下监管的要求之下,所有的收益完全确定的带储蓄功能的保险,就是增额终身寿险。而监管规定的增额终身寿的预定利率就是2.5%,怎么理解呢,就是这个产品一辈子的收益上学就是复利2.5%。
但是2.5%是不摆在明面上的,甚至合同里都不一定提到。有的合同里会用保额递增百分比来打掩护。比如保额按照2.8%的复利递增,但是保单收益的复利依旧是2.5%为上限。
记住一点,所有的当下在售的收益固定的增额终身寿险,收益的上限都低于2.5%复利,是小于,不是小于等于。
这里面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在大力推广。
但是你说2.5%好像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啊。为什么能大卖呢?
核心就是——信息差。比如在镇江和在深圳或者上海,2.5%增额终身寿,一定是镇江卖的更好,上海深圳卖的更差。
第一,2.5%增额终身寿,在宣传推广的时候,是根本不会提到2.5%复利的,它们会说,我们的年化收益是多少,这个年化收益,就是单利。
单利只要通过时间的加持,是可以无限大的。
比如“年化收益10%”是不是听起来很香?
只要持有101年,这个保单的平均年化单利就达到了10%,但是对应的复利仅仅是2.45%。
有的公司还会用,现金价值增值率来掩盖。这一招银行用的非常多,很多银行的培训也是用这样的技巧来偷换概念。
现金价值增长率,是每一年现金价值比上一年现金价值高出来的部分,除以本金,这个算法得出来的数据是高于复利的实际值的。 比如阳光人寿在银行卖的保单,第六年复利1.31%,单利1.34%,但是现金价值增长率为2.5%。所以这个偷换概念,就可以割韭菜。
第二,为了卖好2.5%增额终身寿,附加一堆权益。
比如,附加万能账户,而万能账户的有两个利率,一个是保底利率,一个是实时结算利率,现在保险公司的实时结算利率可以达到3%以上。
所以1+1组合售卖,就变成了,保底2.5%,实时3.1%这样的迷惑性极高的组合。
恕我直言,现在市场上的万能账户,保底只有1.5%,非常低,加上万能账户进要收手续费,前五年取钱要手续费,取钱有的还有20%的上限。追加还有额度的限制。
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在信息越闭塞的地方,可以靠营销实时结算利率来蒙蔽客户,比如说,因为我们是大公司,我们是世界500强,我们投资了京沪高铁等等等等,所以我们的结算利率很稳定。
这都是扯犊子。
国家对万能账户的结算利率是可以一刀切的。是可以强制干预结算利率上限的。不然为什么几年前的保底3%的万能账户现在都是保底3%的结算利率呢?既然你们投资了这么多国家重点项目,为啥结算利率不能维持5%呢?几年前你们怎么和用户说的呢?
第三,和国债和银行定存比依旧具备优势
是的,保险赢在时间+复利。
国债的利率长期下行,银行存单也如此。
所以拉长时间看,2.5%的增额终身寿能够突破年化单利2.5%,来反超国债和银行定存,甚至超过银行理财也不是问题。毕竟银行理财也不保本了。
所以,基于这一点,很多人觉得2.5%增额终身寿一样存在价值。
写在尾声。
2.5%增额终身寿到底好不好呢?
一个稍微认真学习当下比较前沿的保险专业知识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从业者,
都不会去自己购买一份2.5%的增额终身寿险。
不要和我们上价值,不要讲任何动人的故事。
这种保险行业的过气产品,真的要用来收割百姓,搞臭行业的名声,透支个人的信誉么?
是啊,现在保险从业者也就不到一百万人,很多人赚一笔快钱就走了,又如何会在意几年后自己这个行业有没有信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