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众所周知期末考试结束后每个班都会评选“三好学生”,我不清楚别的班如何评选,我们这个班之前是老师把达到评选资格的同学名单列出来让大家投票,票数前几名的可以当选。个人认为这个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可从上学期开始班主任突然改变了游戏规则,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所谓的“为班级做贡献者”可以加票的新条款,票数10-20不等。
这个新款很有意思,并没有事先说明什么叫做“为班级做贡献”,不过实际操作下来,可以发现大多与学校下达的指标有关,比如上延迟的可以加10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棋赛可以加20票,班主任指定的同学参加学校劳动可以加20票等等。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课堂纪律。下课不追逐打闹,不给老师添麻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代表学校参加调研考试,算不算为班级做贡献呢?所以说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拔机制,而更像是一种为某些群体量身打造的“自定义”。说白了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这样一通操作下来那些本来学习不错但没有参与利益交换的同学,得票数就会远远落后。甚至最高票会出现九十几票的离奇数字,而全班总共也就不到50人。
我倒不是有多在乎这个“三好学生”的虚名,只是对这种不公平的选拔方式深感不齿。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特别是小学更是这个社会为数不多的净土,毕竟小学生还没有太多的接触到人情世故的尔虞我诈之中。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小朋友会认为原来不靠自身努力,依靠家长、依靠外力也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这种思想一旦扎根,将会给他们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为中考、高考是不可能依靠外力,依靠家长的。既然将来不能那从现在开始应该开始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自立根深的意识,用硬实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荣誉。
每次经过学校大门,核心价值观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几个大字都特别醒目,作为家长在家也是潜移默化的向孩子输入这些理念,当然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其实这么做也能理解,毕竟这些都是硬指标,如果完不成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绩效。但所谓做人留一线,也总得留一些公平公正的空间给孩子们去参与去竞争吧。这些所谓的“为班级做贡献”者完全可以让他们当当班干部,或者平时口头多表扬多鼓励。
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不公,但我认为孩子应该在大学阶段,在慢慢踏入社会的过程中自行感受和适应,而不应该过早的触及到一个小学生身上,这样不仅会对他们自己的努力产生质疑,也会对将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希望红旗小学的领导看到此贴可以引起重视并对某班的不良风气加以改正。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3-7-25
希望红旗小学的领导整顿一下某年级谋班的不良风气
回帖推荐
各位网友:首先感谢大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我校始终坚持“坚守标准、公开公正、多维评价”的原则,严格学生各类评优评先工作。每学期末,老师会公布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表现情况,由学生集中投票,再结合其他方面表现获得的加票数,最终按得票数从高到低共同推荐“三好学生”人选。对于楼主反映“三好学生”评选问题,学校会进一步严格评选标准和流程,要求老师及时公布学生所得票数,过程透明、公平、公开、公正。学校所有工作的开展都以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最后,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学校的发展,如对此项工作还有其它疑问,欢迎致电沟通,电话:0511——80859103
镇江市红旗小学
2024年6月13日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22-11-10
- 来自 江苏省
- 精华 0
- 注册 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