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于区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一般来说,级别越高,说明这个人在该专业领域的能力和水平越突出。比如:重大科技项目的负责人和项目组核心成员,至少需要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2作为人才考核指标。
职称可以作为选拔人才、职务晋升的考核指标。比如:晋升部长,需要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3作为门槛类指标。
在特定岗位,需要具有特定的等级的职称,一般会将是否具备职称,作为任职资格,否则不能上岗。比如:从事会计岗位的,至少具有初级会计职称;从事政工类岗位的,至少具有初级政工师职称。从事档案管理岗位的,至少具有档案管理员职称。
4有助于提高个人薪酬福利待遇。
很多企业内部都会设置职称津贴,职称级别越高,相应的津贴待遇也就越高。比如:中级职称300元津贴,副高级职称500元津贴等等。
5特定历史时期取得的职称,退休时会增加养老金。
在过去,要想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难度很高。能够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凤毛麟角。国家为了激励这些职工,各地在核算退休职工养老金时,会将职称作为其中一项计算依据。
职称评审不是符合条件就可以评上了。每个地方、每个专业都有一定名额限制。从往年的经验来看,每年基本职称评审的通过率基本控制在:中级65%、高级35%。
所以,有过人之处才能突出重围。我们除开在自身业绩方面进行加强外,还可以从论文、专利、软著、奖项等等方面准备。职称评审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优胜劣汰。
参加2022年职称评审你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