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一位新手妈妈,不仅仅记录宝宝吃睡玩的时间,还记录着每天放几次屁、什么时候放,而且关于宝宝放屁的事情也显得尤为焦虑,屁少了、多了、比以前臭了、响了等等都会来咨询。


说起宝宝放屁这个事,有把自己吓醒的,有带出便便的,还有能把大人臭晕的......真是搞笑一箩筐。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点儿轻松的,说说宝宝的那些“屁事儿”。
友情提示: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请先捂好鼻子哦~
屁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体中气体其实是兵分两路排出体外的:
胃部的气体从嘴中排出,叫打嗝;
进入肠道中的空气或代谢时产生的废气从肛门排出,就叫放屁。
放屁是一种生理现象,每个人都要放屁,正常情况下屁的臭味都不会太浓烈或无味。


01臭屁
①吃了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宝宝的屁不仅臭,还伴酸味及偶尔打嗝,这主要是因为宝宝进食过多的蛋白质类食物,使肠道发生了食物滞留。
让宝宝少吃点就可以了;
给宝宝减少奶量,适当喂点白开水;
减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但是当宝宝放臭屁的同时,还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大人要小心是否是肠道及消化道出现问题,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②宝宝想要拉臭臭
当成形的便便快要排出时,肠道内的气体就会随着肠的蠕动排出,放出臭屁。


02空屁
①暗示宝宝饿了
宝宝在饥饿时肠蠕动增快会引起放屁,有时,还会有肠鸣声。这种情况暗示宝宝饿了,及时喂养就可以了!
②吃奶时吸入了空气
母乳宝宝吃奶时,吸入了较多的空气;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吸入奶瓶里的空气;哭闹中的宝宝吃奶时,吸入大量的空气。
可用拍嗝法进行改善:
每次喂完奶都记得,将宝宝直立抱起,手掌握成空心状,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让宝宝把吃奶时吸入进去的空气嗝出来。喂母乳时要让宝宝含直乳晕处可预防吸入空气;喂奶粉的宝宝,冲调奶粉时不能用力摇晃奶瓶产生过多空气,奶液充满奶嘴,别让宝宝吸到空奶瓶。

03放屁带屎
一放屁就带出一些大便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吃母乳的新生儿时期。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排便控制力较弱,往往大便次数多而稀薄,很容易放屁的时候带出少量的稀便。对此,妈妈们不用大惊小怪,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就不会有问题!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这种现象会减少并消失。
但如果大宝宝出现放屁带便便,可能是因为吃了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也可能是肠道病毒、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致使大便增加。

04放屁哭闹
多是宝宝胀气。宝宝从出生1个月起,会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肠胀气,有时还会频繁放屁。2个月稍缓解,极少数会延续到4个月以后。月龄较小的宝宝,半夜会突然大声啼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胀气导致的肠绞痛。不过,胀气不太可能整夜持续。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拍嗝法,还可以通过膝盖顶压法,让宝宝放屁来改善宝宝肚子胀气:
让宝宝平躺,抓住两条小腿,让宝宝屈膝;
缓慢推压,让宝宝双膝并拢,抵住小腹,向内推,坚持1~2秒;
伸直宝宝的腿,重复数次即可。
除此之外,就是多揉揉宝宝的小肚子。宝爸妈可用手掌分布,轻轻按在小肚子上,顺时针慢慢旋转。重复几次后,宝宝就会噗噗放屁了。


05无屁
屁和大小便一样,归属于人体的排泄物。本应排出的排泄物留在体内,有害无益。大量气体的堆积,会影响肠道的收缩功能。因此,当宝宝没有屁的时候,家长要注意!
①肠梗阻,肠套叠:宝宝长时间不放屁,这种情况排便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会恶心呕吐的现象,需要及时看医生,排除肠梗阻,肠套叠的可能。
②胃肠功能紊乱:胃部消化不良,肠蠕动减慢时,会出现腹胀,光打嗝而无屁的现象。这种情况,多是饮食过量积食或胃肠炎等引起,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减少进食量,还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腹中气体排出,帮助宝宝发屁。


调节宝宝的饮食,肠胃更健康
1、少吃多餐
宝宝1岁半以前三餐以外可加两次“点心”,时间为下午和晚上;1岁半以后将三餐两点改为三餐一点,“点心”时间为下午。
妈妈需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需适量,不可过多。时间不能离正餐时间太近,否则影响正餐的食欲。另外,也不可随意给宝宝添加零食,以免造成营养失衡。
2、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是宝宝身体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宝宝不爱吃菜,妈妈可把蔬菜加工磨成菜沫给宝宝拌在饭里喂食。另外,水果也要多吃。
3、适量摄入动植物蛋白
在肉类、鱼类、豆类和蛋类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妈妈可以用这些食物来炖汤,或用肉末、鱼丸、豆腐、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宝宝。
4、吸收牛奶中的营养
牛奶中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钙质,利于宝宝吸收。因此牛奶是宝宝必喝的营养食物,每日保证摄入足够量。
5、粗粮细粮都要吃
不管是粗粮还是细粮,宝宝都要吃,可预防维生素B1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软米饭、粥、小馒头、小馄饨、小饺子、小包子等,不必吃多,每日保证150克左右的摄入量即可。


“屁”其实是身体的一面镜子,时刻反映着宝贝的肠道运行状况。所以,家长平时要多关心宝贝的这些“屁事儿”,尤其是小宝宝,肠道脆弱,容易消化不良,麻麻们也可以通过宝宝平时放屁的一些情况,分析看看究竟是宝宝存在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哦!​​​​